定风波(14)

作者:北川风

“魏王爷?就是那个统领大梁军权的小屁孩?”

“此子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领风骚了。”

阿木古郎回身狐疑的看着说话的人,那人一双丹凤眼如秋水含波,眼尾随时挂着笑意,眉梢微微下垂,说话慢慢悠悠,全身上下没有一点草原上蒙古人猛烈的狼性。

“我倒是忘了,你俩差不多年纪。想必那个魏王也应该忌惮一下了。”

那人恭恭敬敬作了个揖,并不言语。

战争惊醒了沉睡的太原城,唐炜乔命人挨家挨户敲门征收赋税。有的老农颤颤巍巍道今年的赋税已经缴过,敲门的官兵像模像样的翻了几下册子,让他废话少说,赶紧拿钱来。

经年如此,明白的人心里早就明白。

第二天,阿木古郎领兵回蒙古,唐炜乔恭恭敬敬抬上了几大箱银子,“此次多亏洪台吉了,否则以我大同的那点兵力,绝不是胡刀铁骑的对手。”

唐炜乔对这比他矮了一个辈分的人恭恭敬敬作了个揖。

阿木古郎嘴角挂起一丝不懈:大同?还真好意思封此国号。吩咐道:“思勤,收拾好行装,谢过大同皇帝,咱们整装出发。”

名叫思勤的年轻人不紧不慢道了声“是”,而后吩咐人接过谢礼,按照规矩恭恭敬敬和唐炜乔道了谢寒暄了几句,打点好行装,纵马跟上阿木古郎。

唐炜乔看着蒙古军渐渐消失的影子,眼睛里泛起一番苦水,似要把这天地苍生都融了进去。随后他只是叹息一声,回了宫。

蒙古马跑得快,不久便进入了蒙古地界。阿木古郎降下速度,漫不经心说道:“看来这梁人突然进攻,果然是因为屠城一事。你说的对,幸好我封了口,否则真是引火烧身。”

他在慧县攻城的时候太过迅疾,吃了暗亏,自己也损伤不少,一气之下屠了城。还是思勤提醒他不要把身份行迹泄露出去。现在看来以胡刀铁骑的战斗力,还不一定是找谁的麻烦。

“胡刀铁骑的战斗力很强,最近几年更是由十万军增加到了三十万。硬碰硬,我们不一定是对手”,思勤分析道。

“哼,小看他们了。看来大梁也不全是菜鸡——你让我小心那个魏王是怎么说?”

“他功夫很高,不在我之下。但是据我所知他年纪比我还要小些”,思勤眉头皱起。

“带兵打仗光是功夫高可不行……”

“他很有天分”,思勤插嘴道,“他的部署十分严密,而且狡猾。如果昨晚不是有我们暂时借宿在太原城,唐炜乔如今已经身首异处了,到时候中原局势就会大变。况且年纪轻轻能有如此身手,非天赋不可得。”

阿木古郎眼睛眯起陷入了沉思,良久才喃喃道:“看来我们很快就会在战场上见面了。”

大梁与蒙古这些年大小摩擦不断,但要说是举兵北伐的大战是没有的。梁人还没有准备好,他们有自知之明。蒙古内部斗争不断,占领的城池也需要时间去消化。于是便形成了一种局势,野战不断,大战没有。要说安稳,中原内部也算是安稳。

但这种安稳,仅仅指的是没有战乱的安稳,并不代表不会见血。很多时候看不见刃的刀子才能伤人于无形。

最近,一位工笔绝伦的男子被进献给赵无坤。赵无坤继位的七年里,江山社稷没怎么管,这书画上的手艺倒是长进不少。他还有个爱好,作画不冠名,流传到市井内供人评赏。时至如今,这作画手艺竟到了独步大梁天下的水平。还被各位不知名书画家赐了个名——留白兄。

赵无坤的画最擅长以留白勾勒意境,寥寥几笔将这江南烟雨水乡勾勒的是沁人心脾,韵味独特,看一眼便要陷进去似的。

他喜好写意,但这并不代表他欣赏不了工笔,相反,在全天下子民都受他的影响而作写意画、工笔画匮乏的今天,一位工笔绝伦的画作是最能吸引他的眼睛的。

就像此时,赵无坤的眼睛就在这幅《将军出征图》上摘不下来了——飒飒的军旗、整齐有序的队伍、巍峨的太行山、广袤无垠的万里疆土……栩栩如生,如在眼前。

“你可是参过军、入过伍?”赵无坤眼睛仍不离开画作,“朕瞧着,这个小人,到有几分模样像璟心。”

“草民未曾见过魏王爷的尊荣,只是家居北疆,见过带兵打仗的将军是真的。草民的家便是在这太行山脚下。”

“嗯……也是,朕也好久没见过他了,最近一次还是三年前,先皇的忌日,那时还是个娃娃呢,现在个头应该已经超过朕了。哎,真是个狠心人,一走了便不回家。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还总是念叨:北境很乱他得回去。他个毛孩子回去能做什么?北境真的有那么乱吗?”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