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为妃(637)
风箫寒暂时不想开战,但熹月国如此行径若都能轻放,启国国威何存?
因此,除非熹月国伏低做小,拿出足以压下启国怒火的诚意,否则,风箫寒也必将以牙还牙,让熹月国付出应有的代价!
至于锦王,此人居心叵测,心机深沉,风箫寒直接削去了他的亲王爵位,将其关押至死牢,终身不得放出!
毕竟是皇室血脉,若非正面冲突时直接拼个你死我活,一般都不会赶尽杀绝。而且锦王是风箫寒的亲皇叔,哪怕他罪大恶极,风箫寒杀了他,也终究会背上一个“弑亲”的名声,说出去委实不好听。
不过即便免除死罪,也不代表轻轻放过,对于锦王这样的人来说,囚禁在阴暗的大牢,活得人不人鬼不鬼,将会比死亡更加折磨!
当然,锦王逃过一劫,其他锦王府的人就未必有如此好运了。
锦王的一众子女皆贬为庶人,男丁流放,女眷则赶出京都,终身不得再踏入一步,至于一众披着“公子”身份的幕僚,包括容清在内,全数处死!
锦王府查抄,家底尽数充公。
最后,便是一众倒戈的大臣。
最开始的时候,风箫寒问过跟在锦王身后的一众人等,他们是否真的要站到锦王一边,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脱离,却仍有不少继续支持锦王。
这些人说明已经被收买,而选择背叛的人,就算不是原本就心怀鬼胎,至少也是唯利是图的墙头草,这种人留下,早晚都会成为祸害。
风箫寒毫不留情,该贬的贬,该罚的罚,一众人等皆被发落,一个不留!
与此同时,有功之人,皆论功行赏。
在那些坚定站在风箫寒这边的大臣里,其实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内情。
经历过秦安和王懿的两次清洗,朝中留下的人里,除了极会见风使舵自保飞快的,剩下的几乎都是风箫寒一手培养起来的心腹,再然后,便得自始至终都效忠皇室的一部分清流老臣。
见风使舵者“择木而栖”,可风箫寒的一众心腹,却断断不可能轻易投向锦王。
第992章 赏赐
哪怕这段时间风箫寒性情大变,并不知晓任何内情的他们对风箫寒愈渐失望,他们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另择新主,更做不到跟着锦王前来逼迫。
说白了,他们见过从前的风箫寒是什么样子,打心底里,他们并不相信风箫寒会因为一个女人,变得荒唐无道。
心中始终对风箫寒抱有希望,他们即便一时摸不清状况,甚至对风箫寒不知该如何是好,却也相信他们英明果决的帝王,终有一日会站出来给他们一个合理的解释。
人都是会失望的,失望攒够之后便会毅然做出新的选择,若拖上个两三年风箫寒还是如此,他们可能真的会选择放弃他,但几个月……根本不够磨光他们的期待。
是以,这些人一开始的时候哪怕觉得锦王办事牢靠,对他有几分欣赏,却也不意味着他们会支持锦王篡权。
所以在听到有人提议让锦王暂代朝事的时候,他们并不同意。
只是刚准备拒绝,突然得到了楚澹的通知——他要他们配合锦王,假意投诚倒戈。
这一波操作可谓迷惑意味十足,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楚澹什么也没说,直言这是皇上的意思,至于具体的原因,待一切尘埃落定,皇上自会给他们一个解释。
说着,锦王还拿出了风箫寒的信物,证明风箫寒的口谕不假,并要求他们保密,不能将此事泄露出一丁半点。
于是,迷迷糊糊的一众人等,在深思熟虑之后,还是答应了配合,这才有了后面的这出大戏。
其中一小部分人到后面渐渐知道了一些实情,而剩下的大部分人时至今日都是一无所知的,直到锦王和熹月国直间的阴私牵扯爆出来,他们才隐隐明白了原委。
这些人在那样的情况下还能义无反顾地相信风箫寒,并且配合得极好,没露半点端倪,此等功劳,合该赏赐!
差不多该升官的升了官,暂时升不了的也给了其他的赏赐,风箫寒并无偏颇,给予了每个人合适的嘉奖。
一众只是摸到个大概,却尚未完全搞清楚情况的大臣们迷迷糊糊地领了赏,同时心头也狠狠松了口气。
这段时间的提心吊胆简直无法言说,如今看着已经恢复如昔的风箫寒,他们胸腔里始终吊着的一颗心,总算是落回了实处。
一口气把最基本的问题处理了,风箫寒依次派人紧盯执行,其他还需慢慢处置的问题,倒也急不来这一时半刻。
风箫寒深深呼出一口气,刚准备退朝,就见下方一个老臣站了出来:“皇上。”
风箫寒一顿,已经准备起身的动作停下,重新稳稳坐了回去:“爱卿还有何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