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为妃(485)

作者:时浅

至于王姝尤和王家的事,想必风箫寒已经想好了在哪个时间、以哪种更为合适的方式跟他说,也不必谢语凝操心。

此事安排妥善,后宫便彻底安稳下来,谢语凝早已代行皇后之权,在她的管理下,各宫嫔妃也都还算安分,未曾闹出过什么事情。

风箫寒更是再无顾忌,光明正大的搬进了落云轩,堂而皇之的把后宫诸多嫔妃当成了摆设,连做做样子都不再需要。

第752章 论功行赏

该罚的人都已经罚了,仅剩的一件事,就是给有功之人进行封赏。

在对抗王懿的这一战上,许多人立下了大功,而后的边境战役,同样有人功劳赫赫,更有一部分人,两场战争都有参与,并且都各自挣得了功劳。

如此贡献,必然是要重赏的,之前是因为战事未了,才没有顾上,如今战乱结束,等使团和谈回来,就可以开始论功行赏。

和谈的过程并没有持续太久,一个月后,使团带着议和文书,如期返回京都。

此番和谈,大启是战胜国,其余国家是战败国,为了停战,他们承诺每年向大启纳贡,并保证未来二十年绝不侵扰大启边境。

这点好处对大启来说,虽然算不上什么,但对于那些小国而言,却是倾尽了三分之一的国力。

如此一来,他们也无力再养兵备战,今后必然不敢轻易对边境百姓再行抢掠之事。

边境小国再无威胁,使团回京,边军回到原本的营地继续驻守,主将和数名小将安排好军中之事后便一同返京,等待着即将到来的封赏。

那些立功的小兵同样有赏赐,只是不可能所有有功者都返回京中,风箫寒便让主将各自统计好立功士兵的名册,确认无误后带回京中,由风箫寒定夺完依次给予赏赐,再让主将将赏赐带回分别兑现发放。

几日后,选定回京的将领以及各处代表顺利抵达,京中一时无比热闹。

风箫寒亲自到达城门处迎接,而后办了一场盛大的接风宴,好生招待了一众赶来的军士。

第二日,早朝之上,风箫寒当朝宣布了每个人的嘉奖,有的升官进爵,有的赐下金银田地,全都按照合适的方式给了他们应有的奖赏。

最后一个接受奖赏的,是锦王。

风箫寒和谢语凝都对锦王存着疑虑,这些天也都有派人暗中去盯,可结果并不意外,没有任何异常。

对于这位皇叔,风箫寒始终保有的态度都是慎重对待,他从未断定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也至今没看明白锦王心中的想法。

但正如风箫寒先前对谢语凝说的,不论锦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在被抓到端倪之前,锦王都是护佑大启有功的功臣。

而既然是功臣,就理应受到嘉奖。

对于给锦王的赏赐,风箫寒也考虑过,之前甚至叫了锦王进宫,询问他是否有入朝的打算。

得到的答应和当年无异,锦王不想入朝,婉拒了风箫寒的提议,并表示他胸无大志,只想继续当他的逍遥王爷。

风箫寒不清楚他是否真的不想要权利,但既然锦王坚持,风箫寒便也遂了他的意。

于是,锦王被赏赐了大量珍贵物件,例如精美的玉石、漂亮精致的雕刻、有价无市的前朝诗画,以及一部分金银玉器。

许岩念完赏赐,锦王便恭敬地上前谢恩,对于这些东西,锦王看上去很是满意,脸上的喜悦简直无懈可击,高高兴兴的把赏赐全数收下了。

第753章 很沉?

风箫寒观察着他的反应,没发现任何异常,便收回了打量的目光,抬手让他起身。

封赏结束,早朝也差不多结束了,风箫寒又和大臣议了下旁的事,便散了朝。

各处受赏的士兵在京中待了几日,而后依次返回驻地,锦王带着他的赏赐回府,极有兴致的办了一场盛大的诗会。

各处重现繁荣,风箫寒手中的杂事全部处理完毕,于是挑了个合适的时机,宣布了立谢语凝为后的事。

若换做以前,谢语凝的身份要封后,必然会遭到一片反对之声,可现在整个后宫只有谢语凝位分最高,且又生下了二皇子风逸,除了她,确实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更何况,王家已灭,秦家已倒,如今剩下的大臣里,唯有兵部尚书谢琼送了女儿入宫,非要论个母族地位的话,也已经够了。

最重要的一点,在皇后被废之后,对于谢语凝会被册立为新后一事,众人心中早有预料。

原因无他,以风箫寒对谢语凝的宠爱程度,加之各方面条件都合适,谢语凝封后,几乎已经是板上钉钉。

如此一来,封后之事几乎无人反对,轻而易举就定了下来。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