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庶女的庶子(287)
“不付出点什么,怎么得到收获?我早明白这个道理。”
既然她已经想明白,宋朗旭更不会阻拦,还要全力鼓励,支持她们去做。
而他,还有更多的筹谋在规划中。
丰产司的作坊逐渐建好了,正要投入生产中,宋朗旭提出了流水作业的办法来改进速度。
改造之前统计过的产量,一个熟练的木匠劳作三天,能够生产出一辆车,只有动作特别麻利的,能够只花两天半,想要提供速度很难,只能多聘工匠,但新来的工匠又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变成熟手,效率实在不高。
谢雪斋听明白了他的意图,但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真对提高效率有帮助?
“试一试不就知道了?先用个十来天试水,再统计最后的产量,一下子就能得到结果。”宋朗旭不争辩,只让事实来证明。
谢雪斋想了想,同意了,十多天也耽误不了什么事,反正现在也是试工期间。
他们出了作坊的大门,正巧碰见了工部侍郎。
这位侍郎是个一心专研实务的,不论建造还是水利等等都十分精通,属于每个衙门不能或缺的“实干派”。但是实干派都有共同的缺点,就是不通事故,所以晋升速度很慢。这不,被不情不愿的尚书踢来这里,帮忙协助作坊建造。
这位姓钱的侍郎也不多逼逼,凡事都听谢雪斋的,让熟悉情况就熟悉,让干嘛就干嘛。
碰面之后谢雪斋先打招呼,钱侍郎也跟着点头,然后宋朗旭才继续说话。
作坊建造在郊外,他们都是有马车接送的,省的来回费事。
坐在车上估算了来回步行,骑车需要的时间后,宋朗旭若有所思,“工匠们,以及其余相关人员,来回一趟不容易啊。”
因为要靠近水源要荒地,作坊地址距离外城的位置,足足有二十里,这还没算城内的距离。别看二十里听着不远,在现代就是半小时车距,换成步行可能需要一两个时辰,就算能骑车,需要的时间也不短。
谢雪斋道:“等到作坊建好,家家户户出行就方便了。”
“就算有车能骑,估计一户顶多舍得买一辆,而且是长距离才舍得拿出来用。”就说在六七十年代,自行车也是很贵重的大件,并不是人人舍得用,更多的还是靠走路和公共交通,而公共交通占了多数。
宋朗旭试探着说:“我觉得还有更省时省力的办法,比如拉一辆大车,一次装满人,带到固定的地点下车,收取一定的钱财......”
刚才还跟个闷嘴葫芦一样的钱侍郎突然插话,“我在民间也见过这样拉大车的,逢上赶集日,就拉着同村人一起上集市去,收十几个大钱的草料钱,反正他跑一趟也要走那么远,如果能收到钱,也算是补充家用了。”
“是啊,民间常常这样操作,作坊里的工匠住的地方不同,但目的地相同,统一在城门口候着,然后再进作坊,岂不是还省了路上的事?”
谢雪斋若有所思,“好像,也行?也不会花费什么,养着几辆车而已。”
钱侍郎却觉得灵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他喃喃自语:“如果这边办的好,内城也可以这样做?就在几条主要街道设马车来回拉人,城内人口多却不能养马,出行不便的居民肯定愿意掏钱换方便。”
而且能在城内住的百姓,兜里也还有几块散碎银子,也花得起。
钱侍郎在脑子里过了几转,越想越觉得这个主意,可行!如果由他们工部牵头来干,名正言顺。
只是这主意不是他想出来的,是三人一起闲聊想到的......而谢大人更是在御前说的上话的人,钱侍郎可没胆子尝试抢功的后果。
宋朗旭却在这时,给谢雪斋使了使眼色,谢雪斋便悠悠说道:“咱们不过在这里闲聊几句,偶尔想出了些新点子,但具体要怎么实施怎么操作,还差的远呢,况且作坊这边的事还没做完,我实在分身乏术,钱大人如果有心去做,不妨先试试,如果真觉得有效果,能在奏折上提我们二人一句,也就够了。”
钱侍郎连忙摆手,“那怎么行!我怎能独占功劳!”
“要说功能,我跟谢大人也就是动动嘴,真正做事的才知晓从一个构思变成实物需要花费多少心思,多少时间,钱大人既然擅长此事,倒不如术业专攻,一心做这个就好了。”宋朗旭笑盈盈捧了对方两句,一时引的钱侍郎引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