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殿珠林(上)(125)

作者:彼岸琴音

她要躲什么?要逃什么?

皇帝现在不知道,也将永远不会知道。

“我成不了这后宫的妃嫔,这个孩子也不能成为皇子或者公主,”安勤无奈的陈述出一个三百年来命定的事实。

不然这世界就乱了!

历史不允许被改写!

如果,因为这个孩子她要在这里继续生活,那就请让他们在历史的夹缝中寻得一片安全、宁静之地吧!

“借我一方乐土,赐我平凡一生,可好?”

--------------------

第84章 世无双全法

===========================

为什么?

为什么就成不了妃嫔?

为什么就不能是皇子公主?!

皇帝重重的将门一甩,扬长而去,他百思不得其解,现在只有先去寿康宫看太后有什么法子,慈宁宫里的这头倔驴子他真是无计可施。

他进了正殿,太后并不在。

如意立刻迎了出来说,太后娘娘正在后殿的西暖阁歇着呢。

这一大早的,太后并不似平日精神抖擞、神清气爽的模样,浑身乏力似的歪斜着坐在木炕床的黄色座褥上。

她身边的红小几上,放着一只珐琅春艳图空瓷碗,自安勤走了之后,她已喝了两碗参汤,但太阳穴仍突突的跳得急。

一想这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过来,自己从侍妾一步步的成了太后,也算是各种场面和奇事都见过了的,怎晓得到了晚年还遇到这样的怪事。

草草用过晚膳后,她就一直坐在这里候着,也不知皇帝是否从圆明园过来了?是否已顺利处理好了?

当看到他满脸沮丧的出现时,不用询问,太后就知道答案了,这是碰了壁。

“历儿啊,快坐到额捏身边来!”她心疼的伸出戴着金丝护甲的手,朝皇帝招了又招。

“如意,赶紧也给皇上端碗老参汤过来,”今日任谁都难熬啊。

“儿臣恭请母后圣安,”皇帝请安后就坐到了炕床边,双手分别支在膝盖上,默不作声的沉思起来。

太后当然知道他此时的苦恼与困境,并不出言打扰,直到如意将参汤送到小几上,她才轻声提醒道:“先喝口参汤,醒醒神,船到桥头自然直,什么难事都会有办法的。”

“嗯,”皇帝端起瓷盏喝了几口,原本气得微微发抖的手,渐渐稳住了,确实觉得头脑清明了不少。

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太后一人的时候也琢磨出了大半:他们两个人性子都烈,偏偏是一个要留、一个要走,最棘手的就是:中间多了个孩子!

她也是同样是不明白:勤儿为何一定要出宫?大清立国以来,汉女妃嫔又不是没有?何况,皇帝这么多年来一直对她念念不忘,可见是动了真情,以后定不会亏待于她,如今怀了孩子,不正是母凭子贵的好时机吗?怎得就执意要出去呢?

唉!思来想去,罪魁祸首还不是自己吗?若不是当年一时兴起将勤儿带回了宫,哪会生出如此多的事来?

两个人各存心事,相对无言的坐了很久,直到太后打破了僵局:“历儿如果觉得难办,那就放心交由额捏来处理,但有几句话,我是要提前问清楚的,你要如实作答。”

“额捏请问,”皇帝一听到太后有了好法子,顿时精神一振,坐直了身子洗耳恭听。

“这个孩子你留是不留?”首先,这是最关键的问题。

“留!”他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勤儿的孩子,甚至连惊喜都没来得及。

“那勤儿呢?”言下之意是,留了孩子,还留娘吗?

“留!”这些都是皇帝完全不需要思考的问题。

“很好,你是坚决两个都要留的。那你是愿意留这娘俩的名分?还是留他们的性命呢?”名分与性命有何关联?皇帝猜不出太后的意思:“历儿不懂,还请额捏直言不讳。”

“你可以一意孤行的让他们‘母凭子贵’,但勤儿并不是软弱的性子,怕只怕最后她们娘儿俩的名字是上了大清玉牒,从此流传百世,但,这两条性命却不一定能留得住了。”

“你若是能退一步,就此放勤儿出宫,让额捏来好好安置她们,定能保他们母子平安于世,不过是岌岌无名罢了,”这可是太后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才想出来的一个迂回的法子。

皇帝此时被太后的言辞绕的有点烦闷了:“为何到了勤儿这里,就不能两全了?儿臣实在是想不通这个道理!”

那么多人都可以抬位分,生皇子,为何安勤就不行?

太后居然还信了安勤那见了鬼的歪理邪说!

“历儿啊,你也是多年礼佛之人,许多道理或许比额捏看得更通透。世间本无双全法,你难道不懂吗?!这人间八苦,谁都逃不过的,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蕴炽盛苦,即便你是一代帝王权倾天下,又能逃得过哪一个?”太后除了苦口婆心,没有别的办法。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