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反派我养了![快穿](58)

在坎伯兰先生相当理智、绝不过多干涉的“还想不想生活在陆地上”的和善问候下,节目组刚拎着内部人员筛子一样火急火燎过了几遍,加上外界对教练突兀更替的高度关注,几乎所有人都在关注这一头。

原本“花滑训练周体验”的计划基本报废。绝大部分人都在关注总直播间,剩下四组家庭的直播间只有零星几个人在看,另外那两家已经带着儿子自由活动去了。

“不要紧。”一、二号家庭的家长佛系摆手,回答导播的问题,“对,来看看,余教练教得真好。”

他们两家都是小姑娘,练冰舞——也算是花样滑冰的一个小项,只不过技术性弱、艺术性更强,相对而言普及度也没那么高。

有不少人甚至都不知道花样滑冰在男单、女单、双人滑之外,其实还有个冰舞。

“余教练带不带冰舞的学生?”

一号家庭的家长很不满意跟闺女搭档的男孩,总想贴钱把人送去补补课:“教教步伐跟滑行也行啊,你看这改得多好。”

他们就没见过用刃改得这么利索的。

三个小时前,那只傲气满满的红毛小公鸡还一身刺头相,不顾其他队员的阻拦,站没站相歪踩着冰刀,格外挑衅地上下打量余教练。

这才过了三个小时,该改的毛病不都轻轻松松就改过来了。

导播看着累趴在冰上、大口喘气的少年王牌队员,总觉得“轻轻松松”这种说法相当存疑:“怎么……改过来的?”

“虚拟冰场有防碰撞模式。”那个家长说,“那个小红毛来挑战余教练,让余教练把那个模式打开再戳他。”

他们也是才知道,原来这个虚拟冰场里有这么多特殊门道,怪不得献祭了那么多建模团队的发际线。

防碰撞模式会开启自动监测,一切意外碰撞都会触发保护机制——这对于满场飞的花滑选手来说相当重要。有很多原本不该发生的受伤事件,就是因为两个人在动作中来不及避让、意外相撞导致的。

但同时,在花滑的练习中,适应摔、学会摔,学会避障也是极为重要的部分。所以这一模式开启后,并不会阻拦合理的摔跤。

换句话说,只要开启了这一模式,余教练手里那支手杖的落点就必须完全精准。

精准到能落在每个动作最关键的薄弱处。精准到连自动监测都被瞒过去、认为这本来就是动作不标准可能导致的摔倒,才能把人顺利戳翻。

导播看着已经被戳出了应激反应、看见人靠近就跳起来疯狂滑行的少年王牌,隐约猜到了后续:“所以……”

趴在不远处的少年组队长摇摇晃晃举手:“我们劝了。”

自从聊了次天,少年组队员的关系就突飞猛进一大截,现在都挺把讲义气当回事。

他们是真的努力、尽力、想尽办法劝了。

……可有人不听啊。

余老师制定的新训练计划其实挺磨人的——不改细节就不准练跳跃。踩刃起跳不行,平刃错刃不行,不准先拧半圈再起跳,找不明白轴心就一直用钓竿。

他们很喜欢余老师,但也很担心这么练会不会耽误事,一群人说好了,回头再偷偷熬夜练跳,就差派人去余老师那偷钥匙了。

商量完一抬头,就看见余老师在气定神闲收手杖,王牌大师兄在地上连滚二十圈。

那一跤一跤摔得……入队以来,恐怕都没人这么惨过。

惨得硬是给人活生生摔哭了。

水在冰面上就会结冰是常识,眼泪当然也会,运气好还可能是冰豆豆。

入队以来就手插兜没对手的傲气王牌摔疯了,就是不服气,4F摔就换4lo,再摔就换3Lz,最后厚着脸皮换了3T,结果还是摔。

然后师兄就不跳了,换了燕式旋转,然后余老师手杖一点,继续摔。

换成贝尔曼转也摔。

拖个刀都摔,还劈叉了。

做蹲踞旋转的时候摔得最惨,酷似大爷大妈玩的那种抽鞭子的陀螺,停下来的时候差点转吐了。

王牌大师兄趴在一堆冰豆豆里一边哭一边吐,一边恼羞成怒爬起来直奔余老师。还没等干点什么,就被不知从哪杀出来的一只小雪团冷酷一绊。

……虚拟冰场没管。

没管,就说明是技术薄弱点,是合理摔跤,真实冰场上踩着个冰坑也这么摔。

不会真正受伤,是种保护。不削弱疼痛反馈,是种警醒。

——离开“温室”以后要是敢再这么摔,就没这么简单了。

合理摔出去的大师兄合理地飞得很远。

合理地哭崩了。

一群围观的小狐獴仰头观看了一道抛物线,从起初的震撼到惊恐,再到麻木,再到安静如鸡。

三千大梦叙平生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