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穿书后我绑定了作家助手/七十年代恶毒女配写文日常+番外(312)

作者:祝珉

她还没来得及看杂志,现在在这里挑刺也完全是因为当初自己想要加入祝蹊跟陆明雪的小团体遭到了排斥,所以很不开心。

蔡颦颦没听出来刘舒晴话里的刺,连忙反驳:“怎么会没有人投稿?我们天天审稿都要累死了,杂志社下一期肯定更精彩!”

可能是因为经历的事情比较多,这时候的大学生们写出来的作品都很有血肉,不仅有优秀的作品,甚至其中还有不少精品呢!

这陆续审核着投稿过来的稿子,蔡颦颦都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

刘舒晴这种话有目的的阴阳怪气碰上蔡颦颦这种啥话都听不懂的真傻白甜,那可真是遇到了对手了,对方一阵乱杀,她是啥话都说不出来了。

“行行行,知道你们杂志社厉害了!”

蔡颦颦就当她是真心在夸自个儿,连忙做起了推销:“你快看看,你说的那个小说可是我们编辑部全员通过的投稿,不仅文笔很好,在各种描写上十分出色,在情节上更是没话说了,不知道是咱们哪位同学投稿的,这也太厉害了!”

稿费是祝蹊负责发放,所以她的马甲被自个儿保护得很好......

刘舒晴压根就没有被蔡颦颦这句话打动——她受过去的风气影响,现在其实还是不怎么敢看闲书的状态。

但蔡颦颦无心插柳哇,她后面还说:“希希给我们杂志社争取来了可多福利,过几天还要带我去谈合作呢,就是为了给杂志社发稿费!我这次的作文被选上了,希希给发了一块钱的稿费!”

刘舒晴:!!!

速速把杂志拿过来,这就开始学习杂志里面的文章,明天她就投稿!

花了三天时间就被卖光的《明天》在京市大学的校园里掀起了全新的浪潮,以肖校长和王总编两篇文章为代表,其中不少作品都被京大学子们反复研读,不为别的,就只为了文章当中激动人心的力量。

当然,其中最让人受鼓舞的还是肖校长的那封信了。

做教育工作的,对学生心态的了解完胜王总编,写的那封信不仅让新入学的学生们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也引发了许多往届的工农兵大学生的思考。

刘志强他们宿舍亦然。

高考的恢复对他们这些工农兵大学生来说是一次巨大的冲击,毕竟有了正式考入学校的,这批学生还有从乡下回来的各位真才实学的老教授们教授,他们一夜之间就变得不这么名正言顺了起来。

只要稍微换位思考一下就能想到了,如果自己是单位负责人,是更想要这些名正言顺分配到自己学校来的学生呢,还是更想要他们这些推荐入学的呢?

他们对前途一下子变得迷茫了起来,被推荐入学的荣誉感也减弱了许多,还是被肖校长那封信里写的“英雄不问出处”给激励了。

既然高考已经开始不问出身了,那在任何地方都应该不问出身,只要他们有真本事,那是不是推荐入学的又如何?

一时之间,学校掀起了非同一般的学习浪潮,肖校长表示——十分满意。

除此之外,被人讨论最多的就应该是不言的《明月青春》了。

知青们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看到自己下乡的那段岁月,不是知青的人接着这本书里描写和情节窥见了另外一个世界,它在自己身边,却又离自己这么远,让人对其好奇不已。

类似王亚男这样的女性从李越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不被家庭重视、自尊自强,身处逆境也不屈不折。

因为小说里设置的几个主要角色的年龄跟现在大学校园里的大部分人相近,所以很容易让大家在阅读的时候代入到他们的视角当中,共情着书中的情节,引发自己的思考。

一点都不夸张,她们杂志社现在活动室已经能够收到读者来信了。

这些来信无一区别,都是冲着《明月青春》来的。

蔡颦颦因为成功竞选成功跟着祝蹊去食品厂谈合作的人选,现在几乎已经要成为祝蹊的助理了,两个人在活动室先把这些送到这儿来的信件稍微整理了一番,蔡颦颦看着这些信件,羡慕道:“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收到这些信。”

她的文章在这一期杂志里也有不小的水花,但到底篇幅太小了,没办法引起持续的关注,并且太过关注文字的精美度,有一定的阅读门槛,传播度也不高。

祝蹊深知蔡颦颦作品的优缺点,但艺术哪里有准确的标准,她认定的优缺点不一定就是真的优缺点,她都还是学生呢,可没有资格指导蔡颦颦,只能给她出主意:“要不你也试着写篇长篇小说投稿试试?不过为了不影响咱们编辑部的审稿公正性,你投稿必须用笔名哈,咱们杂志社内部的人员投稿都必须用笔名。”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