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山里汉:满级娇娇三岁半+番外(10)
薛琰现在住的屋子里,灶台还在,但上面却铺了一块宽宽的木板,木板上放了好几个箱子。
箱子里,自然是住在这屋子里的人的各自的衣物。
原来放米缸的位置,挨着墙,砌了个土炕,上面挤四个人还是行的。
搬来的书桌就放在炕边。
书中上,笔墨纸砚还在,原来书架上的那几本书,也被放在了这书桌的左上角。
这屋里没有凳子,倒是这屋门口有一个小板凳,薛琰就给搬进来了,然后,放在了书桌旁。
姜月会意,站在了小板凳上,就能更看清书桌上面的情况了。
薛琰则坐在炕沿上,从书桌上的一叠泛黄的纸下,抽出好几张画有图的纸,一一摊开,然后,都推到姜月面前。
并道:“我想在山边,借助那里的水,造个水砻脱谷作坊,边种庄稼,边可以靠这个作坊给稻谷脱壳挣些银钱。我曾经在一本书上看过一种水车,就是借助水,我觉得谷砻完全也可以借助水,这是我画的水砻结构图,主要是将谷砻和水相结合,你看看,应该能成。”
谷砻,是这里农家将稻谷脱壳成精米的工具,通常用柳条或竹条编成底圈,中间用粘土充填,并打入硬木齿,上下两圈相叠。
但靠人力或者畜力来转动谷砻,给稻谷脱壳,一天其实脱不了多少。
可若是利用水力的话,便可以天天日夜不歇的让谷砻转动,那效率就会高很多。
姜月挺惊讶的。
没想到薛琰聪明到这种地步,光是通过水车,便能联想到谷砻也可以借助水来脱谷。还将结果图画的这么好。
水砻的每个部位都被画的很详细。
的确十分可行。
她记得,末世的时候,有对近代的记载,说曾经在太原晋祠镇发现过谷砻,上圈直径80厘米,高70厘米,下圈高38厘米,一日能脱谷3000斤。
看薛琰在纸上画的这个尺寸还要大一些,应该能脱谷至少3000斤。
“是能成。”姜月点点头,“但想造成,多少都需要点银钱,可你有钱吗?”
这是造一个小作坊,光房子就得至少盖一间来遮风挡雨,总不能露天吧?反正不花钱是不可能的。
“有。”
闻言,姜月惊讶了。这人这么稳重,在她眼里根本就不是什么七岁小孩,但说实话,这个家里这么穷,她真没想到他有钱。
第13章 你想当条咸鱼
她表现的这么明显,薛琰又不傻,自然看得出来。
只见薛琰有些尴尬,干咳了一声,才道:“前些日子,镇上几个学堂的大小学子一块踏青,当时先生主张大家作诗,赢的人可得一端砚,我赢了,昨儿回来之前,我将那砚台拿去卖了,卖了六两银子,应该够了。”
这里一文钱相当于末世的一块钱,而一千文钱等于一两银子,那六两银子,相当于末世的六千块。
知道端砚在古代不便宜,这应该还不是上好的端砚,上好的端砚更贵,姜月自然一点不惊讶。
同时,也觉得够了。
“造了作坊后……然后呢?”姜月问道。尽管这么问,但她总觉得没然后了。
不然他也不会说什么边种庄稼,边可以靠这个作坊给稻谷脱壳挣些银钱,这是小富即安的心态,想一直窝在这槐树村里,并没打算更进一步。
果然,薛琰道:“没有然后了。”
“知道了。”姜月点点头,无所谓的样子。“你想当条咸鱼。”
咸鱼?
薛琰一开始有些不太明白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但结合语境一想,他就大概明白了,微笑道:“可以这么说。”
都知道人家的打算了,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只见姜月十分痛快的伸出一只手:“望以后相处愉快。”
说实话,她对他印象挺好的。
稳重、聪明又有主见,还不会让人不舒服。
薛琰微微垂着眼,定定看着她伸过来的一只小小的手,不大懂她的意思,为什么要伸一只手过来,但她又说什么以后相处愉快,那这伸出一只手,应该是什么仪式……
这么想着,薛琰就挺尊重的,也跟姜月一样,伸出一只不怎么大的手来,想完成这个仪式。
看薛琰只是学着她的样子伸着手过来,也不握,姜月难得也微微笑了,随即,握住他的这只手,晃了晃。
然后,便松开了。
薛琰明白了,原来仪式是握手。虽然不知她哪里学来的这个仪式,他从未见过这种仪式,但也没多问。
人都有秘密,就跟他也有秘密一样。
能不问的,他不会问的。
又随便聊了两句,姜月才回了自己那个小房间,坐在床上,想着事情。
她不会在这个家白吃白喝,她也会帮着改善一下这个家,而薛琰的那个打算,她觉得挣钱太慢了,等他作坊造好,开始挣钱的时候,最少也得一个多月,她想尽快让这个家的人过上好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