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农家小娘子的发家路(15)
孟氏点点头,对儿媳妇越发地改观了。杜乐娘有些不服气地冷哼了一声。
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了,四周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叫卖声和讨价还价的声音。
“冰糖葫芦,酸酸甜甜的冰糖葫芦!”
“硬面儿……饽饽……又大又香的硬面儿饽饽!”
“老板,你这鱼怎么卖?”
“十五文?方才那个才卖十文咧。”
……
偶尔还能听见妇人的叫骂声,“哎哟,哪个走路不长眼睛的踩了老娘的脚?”
都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菜市场果然是最有烟火气的地方。宋宁也被这样的氛围感染了,跟着吆喝起来。
“买豆腐干呢!白水村的豆腐干!先尝后买,不好吃不要钱!”
王婆婆一脸欣慰地看着她,孟氏也跟着招呼路过的买主。渐渐地,他们的生意也跟着好起来了。
杜乐娘咬咬牙,干脆提着篮子站在路边面带微笑地招呼路过的众人道:“伯伯,婶婶,尝尝这个豆腐干、萝卜干,不好吃不要钱咧。”
在三个人齐心协力下,临近散场的时候,她们带来的东西终于都卖光了。
宋宁数了数总共卖了一百五十五文,萝卜和笋都是自己家的,按市场价满打满算也就二十文,再除去买豆腐的成本和那些调料成本,大约赚了八十五文。
八十五文,都能够买五六斤猪肉,七八斤细面了,虽然对于那些有钱人来说不算什么,但对于他们这样的乡下人来说已经是一笔很不错的收入了。
而且这一次她们谁都没有做买卖的经验,做的东西本来就不多,下次多做一些还能赚更多的钱。
宋宁掂了掂有些沉甸甸的荷包,数出五十文交给婆婆,孟氏说什么也不肯收,就听她笑道:“娘,你先拿着吧,明年相公要去县城考试,用钱的地方还多真呢。”
孟氏看了看儿媳妇,见她坚持,只得答应道:“好,这钱娘先给你们存着。”
母女三个再次谢过了王婆婆,又帮着老太太一块儿收拾好摊子,刚收拾完就看见一个面容秀丽的小妇人来接老太太回去了。
宋宁道:“娘,您看家里还缺些啥?咱们也去买一些。”
孟氏点头道:“好,那咱们去西市上转转。”
娘三个去西市买了两斤盐,又买了一些香料,突然看见一家店门口挤满了等着买东西的顾客,又闻见一阵诱人的香味儿扑面而来。
“娘,这是什么店呀?生意这么好。”杜乐娘有些好奇地问道。
孟氏看了看挂在头顶上的店招,一块黄底红边儿的幌子上用朱笔写着“鲁记烤鸭”四个大字。她不虽认得那几个字,但认得门口那牌子上画得圆滚滚的两只肥鸭子,于是笑道:“是卖鸭子的。”
宋宁踮起脚往里面看了看,听见店里的伙计吆喝:“各位客官,瞧一瞧,看一看,新鲜出炉的鲁记烤鸭,三十文一只,十六文半只”,于是转头对婆婆和小姑子道:“娘,我想买半只回去尝一尝,你们先去对面茶铺里坐坐,我买到了就过来找你们。”
孟氏点点头,拉着女儿去街对面的树底下等。
杜乐娘等得有些无聊,看见旁边有个妇人卖小鸡仔,又见那小鸡一个个生得毛茸茸,黄灿灿的十分可爱,忍不住凑上去看。
宋宁买完鸭子回来,见小姑子还蹲在地上目不转睛地盯着那窝小鸡,于是问道:“乐娘,你想要吗?”
杜乐娘闻声回头看了她一眼,垂下眼睛,摇摇头。
孟氏察觉到女儿脸上一闪而过的失落神情也跟着轻轻叹了口气,从前他们家里也养了两只母鸡,一只公鸡,都是乐娘捉田螺、捉虫子从小喂大的。
后来为了给哥哥攒束脩就把两只母鸡卖了,小丫头虽然没说,但心里还是有些舍不得。
宋宁也没再说什么,打开手里的油纸包,笑吟吟道:“娘,你们都饿了吧?快尝尝这个味道怎么样。”
她们母女几个从早上忙到晌午,的确有些饿了,闻见那股子冒着油气儿的肉香味儿勾得肚子里愈发地饥肠辘辘起来,再吃那鸭肉,只觉得油滋滋、香喷喷的,滋味好极了。
宋宁自己吃过觉得也还不错,不过跟她家老爷子从前做的比起来还是差远了。
老爷子爱吃,更爱带着小孙女研究各种各样的美食。
有一回她只是说了句想吃烤鸭了,老爷子嫌外面买到的鸭子味道不好,还专门跨省拜访了当地最有名的烤鸭师傅。
老爷子回来后还真琢磨出自己的一套烤鸭配方,专门找人做了烤炉。做出来的烤鸭外焦里嫩,肥而不腻,连农场里做菜的老师傅尝过都忍不住竖起了大拇指。
“娘,你们觉得这烤鸭子味道怎么样?”宋宁忍不住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