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后爹全家是皇帝+番外(208)
可如果他后爹一直不明白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真正关系,就不可能同意立太子,不立太子,李从荣就不会善罢甘休,不善罢甘休,李从荣就会继续指使人上书立他为太子,可上书的人又不知道他后爹不立太子的真实原因就会一直上书……
林从突然发现,这简直是死循环啊!
“那先生觉得二哥手下那群人什么时候能发现这个问题?”
冯道摇摇头,“只怕很难。”
林从突然想起李从荣也是沙陀族,“二哥自己也发现不了么?”
冯道叹了一口气,“秦王是在晋阳出生的,夏氏是汉族女子,秦王虽然有沙陀血脉,可和汉人无异,别说秦王,就是先帝,因为出生的晚,老晋王当时已经发迹,先帝是出生在晋王宫,一出生就由老晋王身边掌书记教导,再加上先帝生母也是汉人,我昔日跟随先帝二十年,除了生活秉性还有些沙陀之风,我都没觉的先帝和汉人有何不同。若今日不是你注意到,我都没想到这点,沙陀毕竟汉化都快五十年了,若不是陛下年纪太大,压根不会出现这个问题。”
“那这事要怎么办?”
冯道开始收拾棋盘上的棋子,“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的,谁都不要说,陛下不立太子,不过是秦王一派折腾下,可朝中大臣若是知道陛下不知常识,只怕会趁机起歪心思,到时平生动乱。”
林从心生一凛,立刻决定把这事烂肚子中。
至于李从荣的太子,那关他什么事啊!
第104章 我娘要从政!
林从虽然不打算告诉别人, 不过回去之后,还是把这事偷偷告诉了他娘。
对于他娘,他很多事还是不瞒着的。
王氏对于这事也很震惊, 和冯道一样也恍然大悟,不过王氏也特地叮嘱林从, 这事不要千万不可让外人知道,甚至提醒林从千万别好心想去提醒李嗣源。
王氏说了一句“你爹可能不知道太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但他未必不知道自己的情况, 为娘跟你爹这么久,发现他平日在家话也不少, 但出去多沉默寡言, 而这么多年都没人发现这事,未必是别人都不朝这边想,更有可能是你爹不愿意表露出来,所以这事你千万别到你爹面前乱提,省得戳中他忌讳。”
林从一想也是,他爹以前只是大将军时,没人揣度他爹心思也就罢了,他爹现在都是皇帝了,周围多少人注意他爹一言一行,揣度他爹想什么, 可这都没人注意,本身就说明他爹应该是知道自己的短处,并且已经会不动声色隐瞒这事。
想到这, 林从立刻打消了去他后爹面前隐晦提两句的打算,帝心难测,他爹和他虽然亲近, 可他不会傻的去犯忌讳,再说李从荣和他又不多亲近,他犯得着为他冒险么!
不过林从和王氏倒是从中看出来另一个商机,就是以后和他后爹说什么事时,一定要说的简单明白,千万别乱绕弯子,尤其想要什么东西,一定得说清楚。
而且林从和王氏也发现,对于他后爹,真是会闹的孩子有糖吃。
李从荣前脚因为立太子的事把他后爹气了一通,转头在他后爹病重时跑来当了几天孝子,又把他后爹哄好了,然后过了几天,李从荣要了个“天下兵马大元帅”,掌朝廷所有兵权。
林从:所以说李从荣的事别多管,人家虽然不知道,但丝毫不影响人家无师自通向亲爹要东西啊!
*
李嗣源本来只是个小风寒,可被何泽这一折腾,小病变大病,硬是拖拖拉拉半个月,都不见好。
曹皇后和王氏见状无奈,就和宰相枢密使商量,把李嗣源移到后宫,方便照料。
于是,李嗣源被移到王氏宫中,由王氏照顾,静心养病。
而朝政、军政的事,暂被委托宰相、枢密使处理。
李嗣源的突然生病,让朝堂不少人心思浮动,文官这边还好,有冯道压制,再加上文官一群文人,倒也闹不出什么乱子。
可武将,尤其一些前朝旧将,就小动作多了,没过些日子,宋州节度使王晏球突然上奏,言隔壁镇守定州的义武军节度使王都在定州谋反,并且勾结契丹,意图北下。
一时顿时激起千重浪。
范延光和赵延寿赶忙到后宫,向李嗣源禀报此事。
李嗣源虽然在病重,对于定州王都的反叛倒是没有太过惊讶,甚至有点意料之中。
说起来这义武军节度使王都,他反叛,知道内情的大多不奇怪,甚至两位枢密使对此也门清。
这王都原来是义武节度使王处直的养子,义武节度使王处直原来和李克用、朱温一样,都是唐末占藩镇为王的节度使,只不过义武节度使地盘非常小,只有两州之地,又打仗很一般,所以李克用朱温这样的是打仗争天下,他是当墙头草看别人打仗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