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对照组的首辅儿子(18)
士农工商,没有人不知道读书好,要是家里银子够,哪家不想送孩子去读书?
只不过绝大多数人送不起罢了。
现在,江家多出一个机会来了。
江兆恒惊喜万分,忙不迭的开口说道:“爹,我想送小六去读书,小六他记忆力很好,我前两天教他的字,他已经全都记下来了。”
“哦?”江老爷子有些意外,他知道老三在教小六认字,但这才几天,一下子就这么有成就了。
他问着自己的小孙孙,“你真的记下来了?”
江启点点头:“嗯。”
不待江老爷子继续问下去,另一道声音就响起来了:“爹,我们文生也学了不少字了,他现在能背的东西不少。”
众人惊讶的看过去,就见到脸色有些苍白,但依旧坚持的孙氏。
孙氏是二房媳妇,平日里二房一直不显山漏水,大家竟不知道她在暗地里教文生识字。
江启忍不住看了文生一下,毕竟他和文生住在一个屋里,几个小孩还经常一起行动,但在他记忆里,愣是没发现这孩子有在提前学东西。
虎娃和桃花也张大了嘴看向文生。
他俩和杏花才是和文生待的时间的最多的人。
家里几个孩子行动几乎是一致的。
文生抿抿嘴,低下头没说话。
杏花不吭声,但看她样子,也是知情的。
江兆恒只是愣了一下,倒也并不奇怪二房想争,机会难得,除了这一次,恐怕不论哪房想要送孩子读书,都得靠自身自己去赚钱了。但土里刨食的人,哪有什么其他赚钱的手段呢?
基本上,单凭各房的力量是供不起的。
所以这次要是不出声,自家的孩子差不多这辈子就只能这样了。
就连江兆恒这个外出走过镖,见识不少的人,都不能肯定的说,靠他自己,就能顺利的供江启一直读书。
所以家里的这个机会,他也不打算放弃,并且,他也很有信心。
“爹,小六能够过目不忘,我教的东西,他看一遍就能记住。”
第16章
集全家之力供养一个孩子,靠的是什么?是全家人一起挣得钱。
想得到的是什么?
大家自然是想这个孩子能够一路考上去,让家里有个靠山,实现阶级的跨越等等。
这是集体的利益。
毫无疑问,江启是这个家里最好的选择。
谁读书读的好,谁更有天赋,就该选谁。
江兆恒在三个兄弟当中,给公中交的银钱是最多的,当初大房的孩子读书,他也并没有反对,那会儿只有大房的孩子合适,现在轮到他的孩子了,他也理所当然。
他不会说什么小六身体弱,干不了农活,只有读书才是他唯一出路之类强行让家里人答应的话,一切看各自的实力。
这话一说出来,场面立时就一边倒了,先前江兆恒说自己教的字江启都记住了,大家还不以为然,毕竟启蒙嘛,一次能教多少个字呢?
顶多就是十几二十多个。
江启能记住,说明认真了,是个好孩子。
但大家万万没想到,江启竟然能过目不忘。
江老爷子激动的嘴唇都哆嗦的一时说不出话来了,“你……这……小六当真能够过目不忘?”
“对。”江兆恒骄傲的看着自个儿子,“小六,来,把爹教你的给爷爷背一遍。”
迎着他爹期待的目光,江启将手中的筷子放下,张口流利的背了起来。
一共几百个字,虽然算不上太多,但在这种没有提前准备的时候,突然去背,他背的毫不磕巴,足以见记得牢实。
江老爷子和江老太太眼光大盛,看着江启就跟看大宝贝似的,大房吴氏经过先前的整理,看起来已经接受了自个儿子不能继续上学的事实上,算起来,她的两个儿子都是那种壮实又大大咧咧的跳脱孩子,都不喜欢读书。
吴氏也是只能认了。
此时见江启表现的这么好,她忍不住也升起了一丝幻想,指不定,他们江家还真的能被小六给带的改门换户。
到时候考个状元探花啥的,去当官。
他们家可就是出了官员的家庭了。
在这个时代,家族观念非常强,父母在不分家可不是说说而已,而且因为每年的徭役等是以家庭为单位出人,所以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不会分家。
要是分家了,他们三兄弟每年没一个能逃过徭役。
当然了,江兆恒的腿瘸了,朝廷并不会拉这种情况的人去徭役,他不用担心这个。
可吴氏跟孙氏平日更要好一些,既然江启表现好,那么孙氏的儿子文生去读书的可能性便小了,她见状看了孙氏一眼。刚有些担心,又想到连她都不知道孙氏是什么时候教文生认字的,这不就是等着她儿子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