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四爷他妹后的基建人生(清穿)(305)
她才不会管那些龙子夺嫡,一个个人精,她自认为打不过,还不如安心做好自己的事。
十四阿哥有些失望,随即又觉得也对,连太子都被废了,公主要是参与进去后果可能更遭。
四哥曾经被太子和八哥联手压制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联系七姐,让七姐帮忙他说话。
额娘说得对,皇阿哥之间的事自己解决,别一边让公主们远嫁,一边还压榨她们,要点脸。
想到这里,他立即道:“七姐,瞧我糊涂了。其实我是问七姐你怎么训练将士了,个个都是精兵,尤其傅宁那支,神出鬼没,实在让人羡慕。”
这件事倒是能告诉。
她其实最先训练的时候,是根后世LA来的,可是却发现此路不通,封建制度等级森严,人家才不在乎老百姓呢。
于是根据喀尔喀骑兵实际情况,加上晚清时期最有名的阁老带兵明训,“其将死,其军散;其将存,其军完。从军之制,则上下相维,喻利于义。将卒亲睦,各护其长。”来训。
也就是说一旦某旗统帅战死,除非本旗有威望极高的继任将领,否则必全旗遣散回乡,另行招募成军。
这样一来,部下打仗的时候都会全力保护自己的统帅。因为只有保住上官,建制才不会被打散,才能有个人发展的空间。
安如毫不藏私道:“蒙古归顺大清没有多少年,他们不可能像八旗那样对大清有归属感。所以在他们没有认同大清之前,我们不能用自己人的生死存亡道德观点去要求他们,那么就只能用制度了。”
通过制度使军队变成了符合下属自身利益的一种行为,再加上惩罚分明的晋升制度,就会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岂能战无不克?
当然这种制度如果碰上从上到下贪赃枉法的官员也没有用,所以封建制度最终走向没落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不过这些话她就没有必要说了,说了封建既得利益的皇阿玛也不能理解。
但安如说的这些足够十四阿哥学习了,八旗兵没有多少,最主要的是看顾中原大地。那么西藏和准噶尔部应该就适应七姐的这种训练方法。
十四阿哥来了兴趣,道:“七姐,您继续说,怎么增加他们对朝廷的认同感呢?”
安如微微一笑:“皇阿玛不是下旨满汉一家吗?这就是凝聚的动力。”
“蒙古建立元朝,蒙古人就是华夏一员。我们满人以前在明朝做官,明朝皇帝把江山丢了,我们爱新觉罗入关,这就是华夏的传承。”
“所有民族都是一家人,华夏上下五千年,就是一代代传下来的。都是华夏人,为什么不认同?”
十四阿哥睁大眼睛,脱口而出:“他们相信?”
皇阿玛说满汉一家,可是如果满人和汉人有官司,照旧偏向满人。
随即明白自己说错话了,即便实际操作中心照不宣,可是满汉一家是自从爱新觉罗入关后的国策,皇阿玛也一直挂在嘴边,他怎么能违背呢?
于是就要解释。
安如冷冷道:“只要我们说到做到,言行一致,他们为什么不相信?”
又反问十四阿哥,道:“做到满汉一家,很难吗?汉人不是我们的子民?”
“你的军队里没有有汉人?这次打仗,你就没有所得?入眼那么广阔的天地,你就只看到眼前的一亩三分地?”
“长期让族群对立起来,于朝廷有什么好处?”
看着十四阿哥懵逼了,安如皱眉,起身道:“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去她的帐篷,休息一晚,明天离开温都尔汗,去漠南面见康熙。
第二天安如看着十四阿哥的黑眼圈有些好笑,但也懒得管,一挥手,出发!
然后她坐近马车,开始检查小萝卜…咳咳,侄儿侄女们的功课。
在开始平叛的时候,弘昱、三格格看和他们岁数差不多的宝珠都上战场,并且还取得功勋了,于是也要求上战场。
安如等砍下多尔济额尔德尼阿海和策旺扎布的脑袋后,剩下残部不足为惧,就让两人跟着大部队行动,增加经历。
没有想到两人竟然没有任何畏惧,虽然第一次见血有点颤抖,可是看着宝珠做榜样,两人很快就恢复正常,并且还真的杀了几个敌人。
安如见状就一直带着他们,两人功勋够了后,亲自给康熙上折子为他们请功。
然后弘昱忙被封为固山贝子,三格格是县主。
两人的诰封一下,让京城几乎都激动了,更加不要说被圈禁的大阿哥和废太子了,他们俩以为自己这一大家子就都成为了废物了。没有想到竟然还真有出头的。
尤其废太子,本来迫不得已的一步废棋竟然还成了儿女中最好的结果,顿时心中又有些蠢蠢欲动了,尤其听说安如手中喀尔喀骑兵所向披靡后,就想将弘昔也送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