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对照组后,我进大院躺赢[五零](98)
其实李文畔干了这么多年,故交好友哪里都有些,江平之未必是能在地方给李明宛照顾最多的人,可是相较而言,李明宛最熟悉江平之。李文畔很清楚李明宛的性子,轻易不愿意去打扰别人,对待身边的人都是这样,更别说是父辈有故,但自己不认识的陌生人。
她从小到大,除了家里人,也就是对着江平之还算能放开。当初是江平之机缘巧合救下李明宛的事情,他后来也听说了。如此依赖,李文畔就更放心了。
远在北平,李文畔一边给花浇水,一边还同胡若弗闲谈道:“看时间,平之应该已经接到明宛了。”
胡若弗对着时钟算了算时间,点了点头,“火车路上没耽搁的话,是差不多这个点。你啊,之前也不早点和我说,原来你早就有了打算,害得我那几天担心得翻来覆去睡不着。”
面对老妻的指责,李文畔含笑无奈摇头,“我总要把事情办妥了,才能和你说吧。你知道我的脾性,事情未成之前,是不会开口的。”
胡若弗哼了一声,懒得搭理自家老伴。但转念想起李明宛,心里又浮起担忧,“也不知道明宛那孩子能不能适应,乡下条件艰苦。”
李文畔叹了口气,“这是她选的路,再怎么也要走下去,我能帮她安排好一切,却不能替她去走。吃一番苦也好,对她未来未尝不是件好事。”
虽然知道李文畔说的有道理,可是对于他同意李明宛下乡,后面又没及时告诉自己他找过江平之的事情,胡若弗或多或少有些迁怒,没好气的说,“孩子才刚下乡,你就说这些话,我看你是一点也不关心孩子。”
说完,胡若弗就起身要走。
面对胡若弗日渐不好的脾气,李文畔是没一点办法,他放下花洒,无奈的说,“你这是又要去哪?”
胡若弗瞪了他一眼,用果然如此的眼神,“明宛下乡肯定吃不到好的,我千辛万苦才把她从瘦骨嶙峋的一丁点养成现在的样子,我还能去哪,当然是寄点吃的用的给她。”
李文畔被呛了也不生气,无奈摇头,胡若弗这些年对明宛是愈发关心,疼到了骨子里,平时也是极为理智的人,可不知道为什么,一涉及到明宛的事情,就方寸全无。
明明李明宛才刚下乡几天,估摸着才刚到呢,就火急火燎的寄东西过去。
他虽无奈,可没说什么阻拦的话,胡若弗心疼,他何尝不是。而且,他多少有些能猜到李明宛坚持下乡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李明宛嘴上不说什么,心里比谁都清楚。面对这样的孩子,谁能不心软疼爱呢。
而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明宛,正坐在军用吉普车上挨训,说是挨训也不贴切,主要是车里面氛围有些低。
江平之上了车就一言不发,尽管江平之没有明说,但是熟悉江平之的李明宛多少能明白,他估计是有点生气了。
想想自己初来乍到,能有什么引得江平之沉默的事情,大概是……
她死活都要下乡的事情。
果不其然,过了一会儿,随着吉普车开过乡间小路,开始晃晃悠悠,江平之看着李明宛不适的蹙起眉头的时候,不冷不淡的开口,“现在才知道下乡苦了吧,这还只是开始,你待在北平不好吗,非要下乡。你还一声不吭,难道这么多年,我都白做你哥哥了?”
李明宛自知理亏,好半晌没敢说话。
她虽然不像其他人,因为江平之的压迫感而怕他,但是作为从小看着她长大的人,在自知做的不对的情况下,难免气弱。
江平之看着她本来都因为车子颠簸而晕车难受了,还是尽量忍住的模样,心中那丁点的郁气早就消了。
他放轻声音,软了语气,“好了,你既然已经下乡了,就别像之前一样,什么事都不告诉我。我受李伯伯之托,要照顾好你,所以不管遇到什么事,都不要怕麻烦。”
李明宛知道下乡的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她低低应了声,“嗯。”
自从知道李明宛要下乡之后,江平之就托人打听过她下乡的那个村子的情况。
怎么说呢,附近几个公社都不太富饶,民风也不算好,但李明宛去的村子是附近难得富饶一点的,主要是主事的大队长人还算好,明事理,是四里八乡有名的公道人,村子里的村民也比较勤快。
关键是离江平之的驻地近,由此可见,李文畔也是花了不少心力。
江平之和李明宛稍微说了些村子里的人和事,以及一些节日里的避讳,然后又道:“你到的早,知青到了以后都要先去大队长那,我既然接你过来,等会儿去拜访的时候,就和你一起去。
村里面要是有人欺负你,一定不要瞒着,知道吗?如果你怕影响不好,不能提李伯伯的名字,就提我的,我住的近,他们多少要顾及些。我有空的时候会去找你,有什么想吃的想喝的,可以告诉我,到我那去打牙祭。有的活太累了,干不完,能留着的,就留着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