槿记糖铺(15)

作者:唐半双

在灶洞前烧火的李婶吃惊地问道:“好好的糖浆为何往里面放灰啊?”

“李婶,你等下就知道了,这样出来的糖又好看又甜。”

钟予槿撸起袖子加速翻搅着糖浆,这还只是最简单的方法,后面会更加繁琐耗时,草木灰只能将糖浆中的部分杂质吸附出来,留下较为干净的糖,后面还需要加入木炭析出更加细白的糖。

但考虑到眼下只有草木灰可以利用,钟予槿打算先止于此,日后等研制出来器具会更加方便。

李婶登时反应过来,人家是制糖大户家的大小姐,想必一定有自家熬糖的秘方,且跟着人家弄就是了。

加入草木灰后,要一遍遍地撇去浮沫和杂质,直到深夜,星光亮起,钟予槿看着越来越干净的糖浆,敲了敲酸痛的肩膀,抬头看了眼窗外的星星。

“李婶,要不你先去睡吧,这估计要熬到天亮了,小冉明早还要去学堂。”

李婶坐在灶洞前,脸上闪动着火光,“你一个人怎么行,我帮你烧火添柴,你轻松点,再说小冉那么大了,早饭她自己会弄。”

钟予槿默默地回笑,额角的汗在火光的辉映下闪烁。

寒冬晨起,屋外寒气极重,屋内却还残留着热气,望着已经结晶的糖块,钟予槿擦了擦头上的汗,穿上外衣,手掌因为不停地翻搅,发热发红起来。

饶是做好了准备,还是被风雪吹了一脸,脸上的热降下不少。

天已大亮,雪花再次飘飘扬扬地落下,好在只是零星几片,钟予槿站在门口透气,冷不丁地对着空气打出喷嚏。

“哟,槿姑娘,您这是熬了个大夜啊?”卫寅驾着马车从她面前驶过。

钟予槿揉了揉眼睛,从昨日中午忙到今早,中间多亏李婶她才眯了一会,现下看见灰蒙蒙的天,脑袋里也是混混沌沌的。

她抚了抚鬓边凌乱的头发丝,迟疑了半晌后才认出卫寅那张圆乎乎的脸,满脸倦意地点了点头。

她何止是熬了个大夜,从削皮,碾碎,再一遍遍的熬糖翻搅,忙到今早全身上下都是酸痛的,心里暗暗下决心定要把高效率高产出的制糖术搬过来,日后再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

“熬夜做什么?”谢有尘正要去学堂上课,透过半个车帘能看见他上身青色的外衫,再往上看便是如玉般的脸,和秀挺的鼻梁,墨色的眼眸好似沉静的砚台般让人不敢妄动。

可是钟予槿却没这个心思去欣赏教书先生无双的美貌,她头昏得厉害,再不去睡怕是又要当场晕倒在家门口。

“熬糖。”钟予槿打着哈欠回了句,最终忍不住抬起昏沉的眼皮瞧了瞧谢有尘。

她长舒口气,果然那句多看帅哥能延长寿命的研究成果不是骗人的。

纵是眼前的少女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还有未曾梳洗过的脸,谢有尘却觉得她像只一夜未归的小猫,拖着懒散的身子蹭着主人的衣领,带点傻气的可爱。

“谢先生,您上课要迟到了吧?”见他靠在车窗悠然自得的模样,钟予槿皱着眉头略显严肃地向前走了几步,身为老师怎么能迟到呢?

钟予槿的发散思维在意识不清醒时最严重。

一迟到课讲不完肯定要拖堂,一拖堂那些等着回家吃饭的小朋友要挨饿。钟予槿记起自己小学数学老师,总是迟到,总是讲不完,总是拖堂,实在可恶。

这个谢有尘居然这么气定神闲地在这里看她瞌睡,他怎么好意思。

谢有尘抬起眼皮扫了眼她浓重的黑眼圈,端着脸说道,“钟姑娘还是莫做夜猫子为好,不然像这般没精气神,若是再晕倒在家门口,我可没那个时间去扶你,要赶着上课。”

钟予槿晃了晃脑袋,对着远去的马车背影摇摇头,这位谢先生怪会挪揄人的。

作者有话说:

目前发现最早的对甘蔗的描述是公元前四世纪末,屈原:《楚辞·招魂》胹鳖炮羔,有柘浆些。

煮鳖肉烤羊羔,里面放甘蔗浆来调味,以此类推,说不定那个时候有有糖醋排骨和糖醋鱼

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中有载:“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也就是食用蔗糖已有2000年的历史了。

那个时候用甘蔗汁做成的蔗糖,古称石蜜。

东汉杨孚所著的《凉州异物志》记载:“石蜜非石类,假石之名也。实乃甘蔗汁煎而曝之,则凝如石,而体甚轻,故谓之石蜜也。”表明甘蔗汁曝晒凝结后形成石蜜,颜色泛黄,或者泛黑,总之品相非常不好。

古代制糖匠让糖再白一点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澄清剂(草木灰,石灰乳)的改进,另一条是印度人发明的熬炼法,就是加入牛奶不断熬炼,撇出浮沫。

上一篇:娇宠小帝卿(女尊) 下一篇:君为念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