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妻薄情(320)
如今,杨首辅申请让许、王二人入阁,代表他向皇帝申请:咱们统一下部门,提高点效率,干点大事,中不?
晏鸿之问:“厚文兄怎么想?”
王尚书道:“这要看陛下的决心有多大了。”他想想,给句实话,“依我看,陛下已经下定了决心。”
晏鸿之慢慢点了点头。
--
在所有人的观望中,皇帝思考几天,最后同意了杨首辅的申请,并对职务进行调整。
杨首辅升为吏部尚书,兼任东阁大学士
曹阁老升为次辅,为兵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崔阁老为吏部左侍郎兼武英殿大学士
许尚书入阁,兼任中级殿大学士
王尚书入阁,兼任建极殿大学士
人事、财政、军权,全部归于内阁。
同时重申了六科的职务,明确六科“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
很巧,调任的诏令下发那天,是程丹若上班。
她捧着印玺,在内阁的小书房里看到了新鲜出炉的旨意。
这和之前说的完全不一样啊!
程丹若沉默地盖完章,回去反思。
她发现,自己对政治太稚嫩了。
只是在晏家时,随便听女眷闲聊揣测,就以为许、王仅一人能赢,甚至两人谁入阁,关系到心学和理学的发展。
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
或许,某派领头人能够位任高官,确实对学派有影响,但皇帝会关心这个吗?
当然不会。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因为喜欢儒家,讨厌道家吗?朝廷的官员为科举南北榜的名额,快要打出狗脑子,妨碍皇帝任用谁了吗?
程丹若调整思路。
官有官的利益需求,朋党、学派、地域……他们不得不考虑这些。
因为巨大的人脉网络,才是官员升迁最重要的倚仗,一般的普通官员,皇帝哪能记得谁是谁。
但她又不当官,为什么不站在皇帝的角度看问题呢?
许、王同时进内阁,代表着六部对内阁的制约降低了,内阁权势更大,地位也进一步提高。而三省六部,本来就是为了分散相权设定的。
将权力再度集中,通常意味着……要搞大事。
猜测正确。
在今年的财政计划上,皇帝决定削减卫所的开支,除却边境卫所,内地的卫所少发钱,让他们屯田开荒,改种地去。
这不是改动,而是既定事实,多年来,很多卫所子弟已成农民,根本不会打仗。
军费的大头,用以募兵。
这件事,在泰平十七年的秋天就有了影子,十八年的考试侧面印证,十九年的春天,皇帝终于下定决心。
卫所不行了,可大夏的麻烦还是很多。
北面的蒙古部族分分合合,但没忘记持续骚扰边境,有时候他们互相打,有时候一起打夏朝,什么时候他们统一,汉人的麻烦就大了。
西南少数民族依旧自治,偶尔叛乱,琼州有外国人打打杀杀,东北是女真、高丽时不时出事,东南沿海倭寇、海盗猖獗。
皇帝上位十九年,从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藩王子弟,变成大权在握的帝王。
磕磕碰碰的执政生涯中,他犯过错,也做对过,慢慢懂得了一个道理:
我强敌弱,我弱敌强。
君王强势,臣子就会臣服,国家强盛,周围的敌人才不敢乱动。
靖海侯谢云已经死了十八年。
昌平侯已经五十多岁。
他需要新的将领,新的血液,新的强兵。
当然了,计划是计划,募兵不可能一下子取代卫所。
皇帝深思熟虑后,认为北地不能乱动,也没有必要大动。因为寒露之变后,已经梳理过一回,军费勉强到位(特指发到士兵手里),将领也可靠。
改革可以,但没有十足的把握,改什么都不能改北边。
西南呢,也不能乱动,万一触碰到什么敏感神经,让某些部族以为要拿他们开刀就弄巧成拙了。
所以,拿倭寇开刀就很合适了。
但东南沿海,从广州到浙江、江苏,再到山东,海防线这么长,大家都想要钱要人。消息传出去,奏疏一本接一本,都是哭穷喊爹的。
照理说,这事和谢玄英毫无关系,他太年轻了,又没有任何正式的地方军职,可耐不住天时地利人和。
天时:皇帝要改革军制。
地利:他人在山东,正和倭寇干架。
人和:干赢了。
--
消息传到光明殿那天,好巧,又是程丹若值班。
她今天的工作,又是给皇帝捧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