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小娇妻(157)
“不信你瞧。”他随手指了指袖口,“这处就是我织的。”
“我信你才有鬼。”宋翠花扬手拍了他两下,等巴掌落到他身上的时候又收了几分力道。
“是真的,堂伯母,我作证,这一处真是他织的。”沈姣姣笑着接话。
沈姣姣说了,宋翠花才信,眯了眯眼睛,“看不出来啊,你还有这手艺,那明年过年你再给我织一条。”
宋毅夸张地大喊,“堂伯母您可饶了我吧,我手笨,真织不来。”
他坏心眼地点了点崽崽,“指望我是不成了,指望这小子还有可能。”
宋翠花白他一眼,“那还用你说,崽崽肯定比你有孝心,到时候别说给我织一件,织十件八件都使得。”
崽崽懵懂地看着大人们,几句话里只听懂了他的名字,但不妨碍他用小肉爪子举着勺子凑热闹,瞎乐呵,丝毫不知道他爸已经给他埋了个坑。
一晚上就说说笑笑地过去了,隔天一家四口又去了百货大楼,买了点时兴的年货和小县城没有的日用品。
回来宋毅找了房东,他们虽然回乡过年,但仍付了这一个月的租金,大部分的东西都寄存在这,付了租金以免房东把房子短租出去,新住进来的人把他们的东西弄乱了或者弄不见了,得不偿失,不必要省那个钱。
打点好沪市这边的事,一月二十二号的早上,就坐了火车回红旗公社。
正好赶上春运,车厢很挤,还好宋毅提前订卧票,回去的路程才不算那么难熬。
这次坐火车不像上次那么跌宕起伏,遇着了小偷,两天一夜除了挤和吵就没有其他感觉了。
下了火车,三人都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火车站在县城,要回红旗公社还得从县城再转路。
他们带了不少东西,宋毅索性在车站找了两个担夫,谈好了价格,帮着一路担回红旗公社。
村口,宋大山一会抽一管旱烟,一会抿两口茶水,总之就是闲不下来。
见他这样,有社员调侃道,“大队长,别急嘛,说是今天到就是今天到。”
早前宋毅就来了信,说今天到公社,宋大山逢人就说,他老婆侄子和侄媳妇还有侄孙今年要回来过年了。
乡下地方,哪家鸡多下了两个蛋都是能拿来说嘴的事,何况宋毅他们是从大城市里回来,加上又是农闲时分,今儿一早,就有不少社员跟着宋大山在村口的大榕树下等人,顺便看个热闹。
“嗯。”宋大山应了一声,仍是时不时地眺目远望。
社员转了转眼珠,“大队长,你家宋毅在沪市混的不错吧?”
县城里的邮差几乎每月都会给宋大山捎包裹,捎来的包裹鼓鼓囊囊,一看就装了不少好东西,看得社员们眼热。
宋大山一愣,含糊道,“还成吧。”
宋毅在沪市做生意的事他在信里倒是提了几嘴,不过没细讲,宋大山也没问,财不露白,就算赚了钱,也不会到处嚷嚷。
另一个社员也凑过来,“你侄媳妇是去沪市念大学,那可是大学生,方书婷胡兰她们几个寄信回来给乡亲都有提到,一个月能领十来块钱的补贴,估计你侄媳妇也没少领吧?”
刚开始知青下乡的时候,红旗公社的社员们都是稍稍带着些崇拜的态度对待他们的,毕竟是文化人嘛。
到后来发现他们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连个半大小子都不如,那股子崇拜就化为了嫌弃。
到了恢复高考,知青们能考大学了,大伙也不以为意。
直到有些上大学的知青寄信回来说,一个月能领多少多少补贴,再跟其他人一打听,这年头的大学生,那可是金饭碗,毕业包分配,赚的不比工厂里的工人少。
嫌弃又化为了景仰,有些社员还跟家里的小孩叮嘱,要他们好好读书,将来也考上大学,去大城市,领国家补贴,接父母到大城市享福。
这样一来,公社里的知青都成了香饽饽,未来的大学生,一时间社员对他们的态度都好上不少。
普通知青都如此,更何况实打实考上大学的沈姣姣了,在不少社员眼里,她就是镶了金边,山窝窝里飞出的金凤凰。
社员想完又咂咂嘴,“那可是十来块啊,我们在地里干多久的农活才能赚到,以后要是毕了业,那更是……”前途无量,他没说完,只竖起大拇指。
大虎牵着赵小穗也在一旁等着,看到有八卦的社员不停地追问宋大山,皱了皱眉头,“张叔,你问那么多干嘛,宋毅又不是你侄子,你有那闲工夫把家里苞谷收了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