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番外(444)
因为不管是道路规划还是造桥一事,都不是一拍脑袋就能定的,而是需要专业的人才。
像工部,现在就缺少这样的人才,以至于他们不停的劳碌奔波,工期依旧加不快。
“还有户部,也需要对账务更精通的人才,科举的算学比例也需要增加。”
“礼部同样,邸报的发展不能只在京城打转,还需要深入地方。”只有地方的人多了,他才能发展民报、日报。
池云亭这么一说朝臣们就明白了,“是,陛下,臣等回去后就仔细琢磨这件事。”
这些条件还没有超出他们的承受范围之内,顶多就是把四书五经往别的方向靠靠,本质上他们还是正统文人,现在则是换了一个方向筛选。
这些事情宜早不宜迟,尽管距离下一届会试还有一段时间,可是总得先通知出去,给考生们一些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学新的知识。
传到六部以后,六部官员各有思量。
户部,户部尚书陆泉垂眸,“我准备给咱们户部招揽一些专业人才。”
他的同僚们眉眼抽搐,道:“大人您可别尽招一些商人子嗣进来啊。”
他们知道陆泉在户部的根基不深,生怕陆泉扩张自己的势力,挤压到他们的空间。
“商人子嗣无法科举,如何能和诸位大人相比,我只是让他们进来做诸位的文书,更好的物尽其用罢了,毕竟随着海关税收增多,我们户部的人手也不够了。”
其实也不是不够用,而是户部能说的话的官员,都是科举出身,换句话说,他们对数字敏不敏.感,得靠运气,不像这次,户部可以在科举一道上培养精通数字的官员。
礼部同样,能在科举一道上有所成就的无不是文采斐然之辈,可以说礼部的官员最好选,就是得格外考察一下思想方面。
相比之下,工部的人才是最难筛选的,谁让工匠地位不如文人,但凡正统文人,很少会有喜欢木活的。
所以工部的人才,已是工部侍郎的沈淳决定从民间选拔。
能入惊赶考的考生很多,可是被科举筛选下去的文人数量更多,也许其中就能找到几颗沧海遗珠呢。
所以沈淳去礼部拜托余川,帮他在邸报上留意一下工部相关的人才,届时一切费用由他们工部承担。
另一边,陆泉再次联系那些商人们,告知他们这个消息。
商人们很兴奋,又很忐忑,“陆大人,这件事真的能行吗?”
之前他们商人只是想穿一件丝绸,都遇到那么大的阻力,现在他们的孩子可是能入朝堂了啊。
“这些年大家对朝廷的贡献都看在眼里,要是没有你们,海关也不会如此顺利办成,只可惜碍于大家的出身,他们终其一生,官职可能都不会太高。”陆泉先把丑话说在前头道。
他是例外,毕竟寻常商人之子,哪有他的运道。
“已经足够了!”商人们高兴道,他们不贪心,要知道朝堂官员,也只有一甲、二甲出身,才有机会走更高,三甲的官员同样终身成就有限,他们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看到他们兴奋激动,陆泉手稍微抬起,示意大家噤声,“大家也知道这件事阻力重重,一定要送家中最优秀的子嗣过来,来之前还要对他们耳提面命,不要让他们在官场上行差踏错,要不然一出事,旁人不会只看到他们一个,而是会连累全部商人子嗣的.名声。”
听陆泉这么说,商人们充血的大脑稍微冷静下来,不由抹汗道:“多谢大人提点,要不然我们可能就要误事了。”
等他们回去,一定要好好挑选人选,不能让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
还有一个商人神色.欲言又止,看着陆泉想说什么,陆泉看向对方,示意对方请说。
商人眉宇十分纠结,“大人,我最出色的子嗣,是我的女儿,只可惜她不是男儿身,可要是换成我的儿子们,无论他们哪个上,我又不放心。”
难道他要为了大局放弃自家的.名额?要知道这些可都是他家真金白银、勤恳奔波贡献出来的,他家要是不占一个名额,心里怎么可能甘心。
可是他家的子嗣,也的确不出众,真送过去,坏事了旁人估计能生撕了他们家。
“女儿家吗,可以让你的女儿先入凤卫,在皇后娘娘那里挂个名,然后再分配到户部就行了。”陆泉倒没纠结道。
“啊,这样也可以吗?”商人们惊愕,为什么他们觉得根本不可能的事,到了陆泉这里是如此的云淡风轻。
“女子也能为官吗?”有人下意识问出声。
要知道在这之前,他们可都没有考虑过女儿的,不仅是女儿会出嫁,还因为朝堂这个大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