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番外(170)
倒是造成他们愤怒的始作俑者,此时心态已经彻底稳下,哪怕池云亭倒霉的又被分到的臭号。
接连两次“中奖”,池云亭都要怀疑自己是不是天选考生。
这次的臭号顶多就是和上次的臭号调换了一个方向,闻到的味道简直比上次正试还要冲。
池云亭照例钉上油布,带上耳暖和口罩,努力让自己忽略周遭的一切,认真去看题。
和正试一样,复试也是一篇八股文,和一首五言六韵试帖诗,题目也是主考官王学政现场出题。
只见这次八股文的题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出自《大学》。
也许格物、致知前几个会让人觉得陌生,可是后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让人如雷贯耳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顺序从前到后,并非平行,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格物,有探究事物的.道理,纠正人的行为的意思。
致知,达到对格物完善的理解。
正心,指端正一个人的心性,联系上下文就是,学会道理以后,端正自己的心性,而不是泛指。
诚意,诚恳的态度,用于学习和为人处世,态度诚恳,真心实意。
最后,修身,是对前几个词的总结,格物致知,指文化涵养;心正诚意,指处事态度,是一步步提高自身品德的办法。
除此之外,格物致知在古代还有科学的意思,就像之前正试的考题,飞梭织布机和竖纱锭纺线车,也被归为格物。
从格物到修身,这都讲的是人如何提升内在,等到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讲外在,属于两个部分。
总的来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把自己的品德提高,才能把家里整顿好;家里整顿好了,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自然能天下太平。
层层递进,由内至外,从个人到周边,从小我到大我,从品德到治国。
而在座的考生里,现在有谁能达到治国、平天下的水平?一个都没有。
所以这道题的本意并不是让考生达到圣人的阶段,而是让考生扪心自问,这八个条件,自己达到了哪一步。
当然后面几个完全可以忽略,因为只有当上官员才有资格治国、平天下,那对还是童生的众人都太遥远。
而池云亭又能做到哪一步呢?
想了想,池云亭目光落到“齐家”上面。
其他考生也大都选择从“修身”“齐家”破题。
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考生,他们已经经历过“齐家”这一阶段,自然有不少属于自己的“齐家”经验。
再说要是选前面几个破题,考官觉得自己还没修养好德行怎么办。
池云亭选择从齐家破题,毕竟真要说起来,池云亭的人生经历也算丰富。
三岁之前,池云亭跟着叔父生活,学会一些基本技能,三岁以后,池云亭成为孤儿,开始踏上科举之路。
如今池云亭已经八岁,距离他三岁启蒙,已有五年时间。
都说“十年寒窗苦读”,池云亭如今也算是进展到一半。
修身、齐家,自然重点落在慈幼局上,写的时候池云亭想起慈幼局的大家,又想起三岁前过的生活,未来他和身边人一定能越过越好的,齐家就是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和目标,他正在努力的路上。
至于治国和平天下,池云亭连碰都没碰,因为现在的他还没有那个资格,在自己范围内做好事情已经够不错了,就他这年纪,真要展望什么远大的未来,就太假大空了。
等在草稿纸上写完,池云亭看向诗的题目,居然是一首边塞诗。
边塞远在北方,对内陆的文人而言,并不是一个熟悉的题材。
不过像这类诗一般都会约定成俗的鼓舞士气,都不会往衰处写,尤其现在还是科举期间。
边塞诗可写的题材很广,军民、敌友、胜负、战争与鲜血,甚至是环境,池云亭纠结的是该从哪一点入手。
而其他文人就没他那么幸福的烦恼,因为对很多文人而言,边塞是那么的陌生。
他们是南方的文人,至今连北方都很少去过,就更遑论更北边的边塞。
池云亭脑海中正胡思乱想着,突然想起家里百夫长那条失去的腿,还有百夫长告诉虎子的话。
他对虎子说,战场那种地方能不去就不去,那不是一个好地方。
是啊,边塞从来都不是一个好地方,可是人们能因为它不好而放弃它吗?不能。
因为只有守住边塞,他们才能守住和平,前方的浴血奋战,是为了后方的和平安乐。
不知不觉间池云亭落笔,等写完池云亭突然潸然泪下,和自己诗中的边塞产生了共情,因为他知道,他写的是诗,也是边塞那边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