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275)
话是这么说,但杜邗也想去啊。
别忘了,当初纪国那群人,哪个不能带兵打仗啊。
留在都城的老臣们只能叹气。
早知道就不升这么高的官,否则就能去打仗了!
纪叔公那边则忙得厉害。
火药的生产直接关乎战争的胜负,或者说关乎纪国的伤亡。
自己人能不受伤,还是不受伤的好。
可现在的生产根本来不及用。
他们这边苦哈哈生产十天半个月,到前线几炮就没了。
难啊。
而现在的纪国都城,已经恢复往日的平静,虽然城郊安置灾民的地方还能看到愁苦,但比刚刚打仗的时候好多了。
他们内里的粮食也够吃,足够安顿灾民。
只是看着自己国家的人因为战火背井离乡,纪人难免咒骂昌卢郑。
甚至还编了童谣来骂。
好端端过日子,干嘛要打仗?
其实昌卢被骂,两国也都能接受。
唯独郑觉得自己倒霉。
现在的郑伯,也就是当初的郑大,他只是跟着凑凑热闹而已,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纪国的民谣还骂他,骂的更是难听,什么无能,什么郑无等等。
郑伯不仅被纪国人骂,郑国人也在骂他。
现在的郑国已经全部沦为昌卢的战争地,在别人地盘打仗,更是无所顾忌。
当地郑人敢怒不敢言,只好偷偷骂郑伯,现在更是能跑得全都跑了,还往纪国跑。
几番事情下来,郑伯气得厉害,但要让他找纪国麻烦,他又是不敢的。
思来想去,郑伯竟然把目光看向周。
周天子比他年纪还小,当初父亲怎么对他,郑大也是看在眼里。
那会父亲怎么欺负周天子都是无碍的。
要不然自己也过去?
郑大的父亲,就是死去多时的郑愍公,也就是郑锡当初跟着的郑国国君。
那时候郑锡还劝过郑愍公,让他不要去周找麻烦,当时那位郑伯不听,之后却追悔莫及。
估计他也想不到,自己儿子竟然有样学样,要把无处散的怨气发泄到周身上。
郑大眼看天下各处都在征战,他要是想挽回一些名声,也只能打仗了。
昌,卢,纪,是不想了。
不如去抢周的城池,也算他有些本事。
说做就做。
等公子卢知道,这郑大已经去攻打周了,用的理由也怪,什么帮周击退贼寇。
什么击退贼寇,真正的贼寇不是你吗?
周天子憋屈,只好派人应战,若真让郑大那么打下去,周为数不多的城池又要没了。
纪国此时的主力还在昌国,到十一月份共吃下二十二城池,其间也被打回去几座。
总体来说,还是纪国占据优势。
昌的几名大将皆不是纪胜郑锡纪凌的对手。
纪胜的队伍最是精良,他带兵有方,作战最是勇猛,对局势判断十分精准。
郑锡不用说,这都是老将军了,调兵遣将对他来说,再简单不过。
纪凌善用计,总会以最小的代价赢得胜利。
再后面的将士各有优劣,总体来说还是赢得多。
不过打到大雪纷飞,各处不得不停战,基本都没看到昌含笑的身影。
此刻的昌含笑正在昌国国都疗伤。
他在逃跑的时候身中两箭,失血过多,幸好医治的及时。
但在医治期间该有的责难一点也没少。
不是这个卿士过来骂他,就是那个士大夫看不惯。
昌国武将也来问,还有被俘的兵士家人,几乎日日夜夜都在烦他。
昌伯虽然并未加入责难的队伍,同样也没有阻拦,明显让他吃些教训。
昌含笑看着里面的人,这里有真心想骂他的,也有被昌仲指使骂他的。
还有些是昌伯其他侄子,大有昌含笑是侄子能当储君,他们为何不可的。
看着这一切,昌含笑有些知道,为什么立储君的时候要按照礼制,不是说礼制有多好,而是至少有个规则。
不像他们这样,一旦失去规则,那迎来的就是秩序的崩塌。
有时候昌含笑甚至想,要不然就说自己是昌伯的亲生儿子,这样不管什么昌仲,还是其他侄子,都会自动闭嘴。
要真那样做了,他亲生父亲绝对一巴掌耳光打过来。
昌含笑微微摇头,余光看到聘聘而来的妇人,昌仲夫人。
或者叫祁昌夫人。
这值得自然不是正室,甚至没什么名分,大家都这么喊罢了。
她是祁国人,嫁到昌国,所以喊她祁昌夫人。
事情发展到现在,昌含笑并未多怪罪这位,毕竟是他要去昌仲城池给警告,也是他执意掳走这位很会审时度势的聪明女人。
至于因为顺道找了趟昌仲就吃败仗这种事,跟人家没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