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131)
家里的麦子重要,还是帮你们攻城重要?
不过到底人多,锡城就算再坚固,也撑不到三天。
但就在同一天里,仉选接到边境两个城的求援。
因为就在夜半时分,人家纪国骑兵势如破竹,把边境两个城拿下,穿过这两座城直奔锡城啊!
还有!
我能一天之内把送信过来,不是因为我跑得快,是纪国骑兵带着我跑的!
人家已经在两座城池驻扎,增援的人就在路上!
其间还夹杂着纪国的国骂。
翻译成文明点的语言就是。
什么破路,难走死了,心疼我的马。
坑坑洼洼的能叫官道?什么垃圾。
这城墙跟纸糊一样,好笑死了。
青铜兵器?你们还在用呢?狗都不用!
什么?吃饭都没吃饱,我们顿顿大白馒头大肉包子!
别的还好,但边境的武城跟定城因为大白馒头跟大肉包子破防了。
因为郑国打仗,去年他们的粮食八成都送到前线。
今年粮食倒是要收获了,但至少有一半的壮劳力在打仗,眼看天就要下雨,连着下几天,麦子都要烂在地里了!
还白馒头!
黍粟都吃不上!
今年吃点野菜吧!
纪国军营的伙食一开,只听对面肚子咕噜咕噜,听着都可怜。
反正城已经占了,按照统帅大公子纪胜的说法,分他们一两个馒头也没事。
但分着分着,竟然有一种感觉。
他们这是打仗啊,还是扶贫啊。
随军的军师陷入深思。
这城池要是被他们收入囊中,是不是还要帮武城跟定城搞基建?
他们好像吃亏了啊。
这就是纪国的打算。
打都打了,锡城都被郑锡带到纪国了,没必要留个尾巴吧?
以后纪国跟郑国的边境就是锡城,从锡城往南,武城,定城,以后都是纪国的地方。
不然他们干嘛要出兵四十万?
说起来,纪国跟武城,定城还有些渊源,当初这两个城池是一个国家,之后郑跟纪联手灭小国,但城池归在了郑名下。
基本就是纪凌爷爷辈的事。
兜兜转转,竟然又回来了。
纪国大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武城,定城,直奔锡城。
骑兵还带着送信的一起,让行事送消息过去。
不是统帅纪胜狂妄,而是他知道郑国此时,收到不止这一个坏消息。
一个坏事尚且稳得住,要是连着来许多呢?
比如南边跟纪国打呢。
北面的赵,梁起兵,势必要夺回被郑国占的九个城池。
签了合约?
承认赵,梁是国家,就给你们九座城?
我们那是跟郑锡签的,与郑国什么关系。
再说了,我们都敢拉国君下马,把庆变成赵,梁,还有什么不敢的。
你们郑国还签过和平盟约呢,还不是你们最先挑头打仗?
忘了?
回旋镖总有天会扎到自己!
郑国统帅仉选,一面是北面九座城池被打,那边兵士不够,眼看就要失守。
另一面是纪国连攻两座城,到锡城之后,准备里应外合,打退郑军。
仉选连连向郑伯求援,一定要增兵啊!
再不增兵,就没得玩了!
可郑伯那边也焦头烂额,他当然知道增兵,但怎么增?
秋收的时候,下面卿士谁都不愿意出人。
不仅不愿意出,还想把人要回来,再打下去,粮食怎么办?真的不管秋收了?
天时地利人和,郑国一个也不占。
郑伯只是想教训一下郑锡,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连串的反应。
七月十四,锡城南面城门打开,迎接纪国统帅,有了纪国的增援,粮食物资要多少有多少。
百姓们只要躲在家中,根本不用出门。
纪国军队的军纪更是让人侧目,不进一家一户,不抢一针一线,令行禁止,跟外面饿急眼的郑军根本不同。
人家纪国人不缺吃不缺穿,斗志勇猛,作风优良。
能做到这几点,已经甩开其他军队一大截。
锡城在半日内被武装起来。
用铁板加固过的城门犹如天堑,谁都过不去。
本就难攻的锡城变得更加啃不动。
有纪胜在,这里没人能攻破。
也有人劝道:“大公子,这三座城拿的这样简单,不如再往前走走。”
纪胜虽然平时性格莽撞,但在打仗一事最为精通,临行前还有弟弟的嘱托,直接笑道:“贪多嚼不烂。”
“要犯跟郑锡一样的错吗?”
论将才,纪胜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其实这话他早就想说,弟弟也是同意的。
郑国一口气拿下庆国九个城池,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拿个三四个,四五个,其实早就占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