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396)

作者:年岁

又或者他们也回答,但只是敷衍地随口说上几句,跟真心实意地回答她的问题,那肯定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安思彤不希望是这样的。

因此她快要习惯这种模式了。

但安思彤在西施食品厂附近的居民那里采访,遇到的最大问题不是会被居民们反问一些很简单、但是却要安思彤一次又一次重复回答的问题。

而是这些人似乎都对西施食品厂的印象好得不得了。

问了好几天,也调查走访了不少人,他们嘴里的西施食品厂简直完美的不真实。

安思彤干这个有几年了,在大学校园里看到的一些案例就不提了。

她实习开始,基本就都是在做这个。

她可以说自己虽然还比较年轻,但已经是很有经验的一个老手了。

一般像是这种开在居民居住的区域旁边的工厂,除非是公家的、附近居民家里也全都有人在厂子里上班。

否则很少会对厂子没有怨言的。

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

因为一个上百人的大工厂开在你家附近,先不说工厂里那些大型设备工作时难免会发出一些噪音了。

就是工人们上下班活动的时候,也是不可能全程静音的。

工厂工作的时间一般也都比较长。

上下班的时候附近居住的老百姓很可能在睡觉或者是在做什么,就是难免会感觉被打扰到。

一次两次还行,那食品厂可是开在这里一两年了啊。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就过年休息那几天。

其他时候都是正常上班的,晚班的工人们下班的时间一定会打扰到附近的老百姓休息。

这些并不是说食品厂做的不好、有什么毛病。

安思彤采访的类似的工厂其实不少了。

公家的个体户开的都有。

甚至还有公私合营的。

多多少少都会有类似的问题。

这是难以避免的。

哪怕是开在郊区的工业工厂,也会有人觉得污染他们吃水的河了、污染他们的空气了。

安思彤不是一定想挑西施食品厂的什么毛病。

只是她在什么地方看到的一句话似乎是这样说的。

“若批评不存在,那么赞美将毫无意义。”

大致是这样。

在安思彤的采访里也是这样。

在她采访的人的口中,西施食品厂、还有厂长施向南,好像都是没有缺点的。

在他们眼中好得不得了。

简直有些不真实。

但问题是安思彤采访的时间很长了,也能看得出来他们是真心实意这么觉得的。

没有什么口不对心、更没有半点违心。

人家是真心这么想的,她也不能逼着别人硬要别人说点什么坏话吧?

安思彤有点苦恼。

可是她试了很多次,别说大人和老人们了,连半大不小、表达能力已经很不错的孩子们她都试了试。

也是差不多。

后来她才总算是弄明白了。

原来是西施食品厂会经常搞一些新产品试吃的活动!

最开始他们为了节省时间和一些人力成本,都是直接在食品厂附近的老百姓当中找大量的各个年龄段的人来试吃他们新研发出来的新口味的。

第279章

有句老话叫吃人嘴软嘛!

难怪这些人嘴里全都是食品厂的好话了。

一句不好的都听不见。

原来时这样!

安思彤恍然大悟的同时,就有了解决的新办法。

这个问题也很好解决。

安思彤本来也没有打算只把自己局限在西施食品厂、和西施食品厂附近的位置。

她走访一些远一点的地方就好了。

不管是云山县城里,还是远一些跟西施食品厂签了承包土地合同的农村里,都可以去走一走看一看。

安思彤都已经计划好了,连自行车都借好了。

准备先在云山县城范围内走一走。

毕竟西施食品厂的动静比较大,在整个云山县城已经属于是明星企业了。

不说人尽皆知,也是绝大多数人都知道的。

她多走访一些人自然就可以知道自己想知道的东西了。

县城里的信息收集的差不多了之后,再往偏远一些的乡下地方去。

安思彤都计划好了。

没想到一出门就遇到人自动找上她说是有关于西施食品厂的厂长施向南的事情要说的。

而且看他那表情,听他那语气,明显要说的不是什么对施向南有利的事情。

安思彤当然不是别人说什么就全都照单全收相信的。

但是听一听也没有什么妨碍嘛。

她也想知道这个年轻人能说出点什么来。

那人自称是施家洼旁边的村子的,杨树坪的。

说是施向南的外公外婆就是杨树坪的人,虽然她外公外婆都已经去世了,这会儿杨树坪里的是施向南的两个亲舅舅。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