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重做国宴主厨(18)

作者:椰丝糖

手工纺织石棉线在五十年代是许多农民和城镇居民的重要收入,也许在向家村这样贫苦的地方曾经被人们看作是摇钱树。石棉线并非是棉,而是一种硅质矿物的纤维,在工业上用途很广,所以石棉线的利润极高,但是相伴而来的危害也极高。尤其是在农村,绝大部分是手工劳作,像郑芬这样就是用纺棉花线的纺车纺石棉线,就算戴上自制的土布口罩也不能做到有效防护。

纺织过程中的石棉尘会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几百倍,长此以外手工纺织石棉线者大多会换上石棉尘肺。得了病的人轻则咳嗽、气短,重则呼吸困难,极难治愈。

但随着国家对石棉尘的危害越来越重视,早已经出台文件,从上到下禁止石棉制品单位向农村和城镇居民噫哗安排手纺加工石棉线。向家村不知道为什么,竟然还偷偷进行手纺石棉线。

向云蔚语气坚定:“既然村里还有其他人纺线,你也看见那些长久纺线的人身体变化了。而且这东西是‘一人纺线,全家受害’,嫂子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孩子想。”

“不,不影响孩子,”郑芬连连摆手,“我是干完农活,偷着去邻居孙大娘家里纺的。”

“你熬坏了自己身体,孩子们将来没了娘就能好过?!我就问你,孙大娘现在身体怎么样?”

郑芬垂下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向云蔚拍了拍她的肩膀,决定拉她一把。一个愿意为了孩子燃烧自己的母亲,值得被拉一把,也能够信赖。正好自己也需要一个帮手。

于是她开口道:“嫂子,我不是不让你去找活干,只是不想你做这种伤害身体的事。我这里另外有一个活,你来帮我卖米花糖,别再去纺石棉线了。”

“卖米花糖?”

“对,卖米花糖。我昨天去镇上试过了,就在电影院门口,才一会功夫就卖了两块钱,这还是没有多的米花糖了。保守估计,一天能卖上四、五块钱。我给你按抽成算,每卖出一块钱,你抽一角。一个月下来,肯定挣得比五块钱多。”

郑芬眼睛都睁圆了:“一个月能卖一百多块钱?!”

“我有八分把握,”向云蔚说,“你如果答应,明天跟我去镇上卖一趟就知道了。”

郑芬立刻点头:“愿意,我当然愿意!”

第二天,向云蔚和郑芬背了三斤的米花糖进城,来到解放电影院门前。两人才落脚,有人就先上来打听是不是昨天进城卖米花糖的人。

“我昨天买了两根,香得不行!才开场就吃完了,被我对象催着在电影半当中跑出来卖,结果就找不着你人了。”

然后在郑芬吃惊的目光中,向云蔚开门就卖出了六根米花糖,收入三分球。

向云蔚一边收钱一边冲郑芬说:“嫂子,现在你信我了?”

郑芬埋头给客人包米花糖,小鸡啄米一样地点头。等再有几个客人上门来,她脸上激动的绯红逐渐扩大,也鼓起勇气放开了嗓子。

声音颤颤巍巍又坚定地吆喝起来:“米花糖嘞!又香又甜的米花糖嘞!”

从日落西山到满天星辰,在六点半的《闪闪红星》放映前,三斤米花糖全部兜售一空,一共卖了十二块钱!

向云蔚当场就数了两块钱塞给郑芬:“咱们的米花糖小买卖就算是正式办起来了!开门第一天,凑个整数图吉利,以后发大财呢!”

郑芬激动地说:“小妹,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干!”

大功告成,姑嫂二人携手回家。出城前,向云蔚特地拐去邮局门口,往信箱里投了封信。

郑芬好奇地看了几眼。向小妹从小在村里土生土长,向家也没有在外地的亲戚,她写信这一举动着实叫人意外。但郑芬没有问出口,因为经过这一下午,向小妹在她心中已经是个聪明又有手段的厉害人物,厉害的人物总是会有写信的朋友。

向云蔚要是知道郑芬内心的想法,一定会笑出声来。因为她写信的对象并不是外地的任何一个人,就是本银山镇的人——银山镇县委书记孙通才。她这封信的内容是为了向孙书记举报有人在银山镇乡村收买农民非法手工纺织石棉线。

按照郑芬的说法,私下手纺石棉线的不止她一人。向云蔚阻止了郑芬,也希望能够阻止、挽救更多的人。

第17章 修房顶和大肉面

向云蔚和郑芬带着收获的喜悦回村,路上约定好今后的生意——向云蔚负责每天制糖,然后放学的向福向燕会把米花糖带回去。为了避开向老爹,郑芬会提前去村口等待,然后带上米花糖进城,卖完后再返回。

向云蔚叮嘱:“卖不完也没关系,米花糖存得住。别赶夜路,早些回家。”

郑芬表示没有关系:“邻居孙大娘的儿子就在银山镇木材厂上班。他家只有孙大娘一个,孙晓东是个小子,每天都赶回村里照顾母亲。如果太晚,我可以和他结伴回来,不用担心我的安全。”

向云蔚这才安心。

两人说定好事情就在岔路口告别。郑芬脚步飞快地走回向家村,她捂着胸口里揣着的两块钱,只觉得浑身发热,就在夜风当中浑身也是热融融的。路过邻居孙家的时候,里面传来脚踩纺织机的声音和接连不断的咳嗽声,郑芬的脚步一顿,转而推开了孙家的门。

“大娘,不是说好不纺石棉线了吗?”

郑芬听过云蔚的解释,清楚明白手工纺织石棉线对身体的伤害。昨日回来便劝过一回孙大娘,没想到今天还听见她在纺线。

孙大娘就停下了手里的纺织,布满皱纹的脸笑了笑:“向福她娘啊……”

才说一句,瘦干的身子就佝偻着咳嗽起来。

咳了好一阵,她才继续对郑芬说:“大娘已经老了,身体再坏又能坏到哪里去?趁着还能干,我得多替晓东攒点钱。他一个人,得还多少年才能还完那个贼老子的赌债。”

说到这里又是一阵咳嗽。

郑芬明白是劝不动她了,给孙大娘倒了一杯水没有再开口。心中暗暗记下来,打算和孙晓东说,让他来劝孙大娘。

当她离开孙家的时候,又能够听见身后传来孙大娘的咳嗽声,和一样不停歇的纺织机声。她感到自己的幸运,同时又明白了向云蔚给书记写信的用心。对于穷人来说,有时候钱比命更重要。光靠他们劝说是没用的,只能上面彻底杜绝,底下的人才不得不放下这害人的活计。

***

向云蔚和郑芬的米花糖生意蒸蒸日上,每天都能保证有八到十块钱的进账,要是幸运一天能赚十五块钱!很快向云蔚手里就攒下了一笔钱,没动用钟奶奶给的三张大团结,她就请赵老爹帮忙收了一批新烧的红瓦。

赵老爹找了在银山镇市场工作的朋友,托人写了条子,在距离隔壁县的砖瓦厂买到五百多片红瓦。价格很便宜,五分钱一块。向云蔚钱给得痛快,当天砖瓦厂就把两板车瓦片拉过来了。

这时候大洼村里许多人家住的是泥房顶加盖草棚,瓦房顶还是个稀罕事。钟家小傻子院里放了两车瓦片,这消息就像插上翅膀传遍大洼村,吸引来不少围观的乡亲。

其中就有钟家大房一家子。

钟大投向瓦片的目光就像是条毒蛇,还恶狠狠地吐着有毒的蛇信,说:“想不到,老太婆够能藏钱的。当初分家,还私藏了这么一笔小金库。”

“可能不是老太婆的钱呢,”钟杏花阴阳怪气地搭腔,“向小妹有本事,说不准是她弄来的钱,就是不晓得从哪里弄来的钱?”

向云蔚一锅热水就泼到他们面前去。

钟杏花虽然没有被泼到,但还是吓得尖叫出声:“向小妹,你长没长眼睛!”

“刚才闻到一股臭味,以为是什么畜生在家门口拉屎了,赶紧泼水冲一下。没想到是有人嘴臭,真是抱歉。”向云蔚的语气没有半分抱歉的意思。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