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成先生家的小王爷(326)
南王府如今盘踞的地方不止蒲岭以南的三州之地。种种迹象表明,他们和楚江以北姜国没占下来的所有地方,都似乎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
在撕掉了平和的假象后,南王府呈现出更具有攻击力的一面。
而从他们派往南地的探子返回来的消息,南地这些年远远不是人们口中的遍地野人的场景。
只要抛开他们的一些剪发和衣着方面给人的不适应,很容易就能发现南地的百姓们日子过得不差。南地几个出了名的大城,丝毫不弱于北地的几个大城。甚至风貌方面,还尤有胜之。
此前最远往南泉去的探子,递回来的消息让所有人震惊。
如果说作为南地首府的梁州,还是他们认知中的宏城,那么南泉已经超出了他们的理解。
探子有不错的绘画功底,把南泉的港口、码头、普通百姓的家、街道种种都画了下来。最后集合成了一本厚厚的画册,派人送了回来。
宏大的城池、海量的人口、繁忙的码头、闻所未闻的货物,一切比话本里编纂的故事更加离奇。
更让姜卓惊疑的是,在南地普通人读书是一件很便利的事情。
家有余财的家庭,自然有书可以念。普通百姓只要愿意,也可以去学校认字、学算术。
和姜卓在梨园小筑看到的学校很像。在这些学校里教书的“先生”,谈不上什么学问,就是经年累月教这些基础知识,都是统一由南王府“聘请”。
想要学习的,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儿,每个月可以在固定时间段报名,满一个班级的人就开班。
上完一门课程,会有专门的考核,会有南王府审核发放专门的证书。
想要再学深一点,学专门的学问,就必须自己花钱进入专门的学堂。有识之士,只要证明身家清白,通过专门的考试后,加入到官吏的队伍中去。
当详细的考核选拔制度,被摆在姜卓的案头的时候,他内心的震动是前所未有的。
他一瞬间就明白,这是一份真正能够让他摆脱世家门阀掣肘的东西!
他可以从平民百姓中,选择适合的人作为官员。
这些官员哪怕有私心,也清楚只有他、只有皇帝才是他们真正的靠山。
他们不会像那些门阀子弟那样,把家放在国之前。
可惜门阀不会这么轻易地答应,他得想个办法。
在此之前,他得先去一趟银城,看看他那个义子。
春季涨水之后,沃水北段的河道还是相对温和的,没什么凶险。
从京城往北走陆路,也很方便。
姜卓选择了从一号码头坐船到银城。
这一路完全没遇到大风大浪,连春季常见的雨水也一次都没下,十分顺利就到了银城。
这边的主码头还连个影子都没有,但是临时码头那边已经有一些船只停靠。
他们这一次来没有提前通知,船也是普通的中等大小的客船。
这边客船很少见,领航员着实愣了一下,才引领他们停泊好,等被几名御林军提醒,才意识到来人竟然是皇帝。
一时间,码头上所有人都跪下来行礼。
有人赶紧要去通报竺年和尉迟兰,被姜卓阻止:“那俩小子做什么呢?带朕去瞧瞧。”
一名小吏努力克制紧张:“回陛下,王爷和先生这会儿应该在种树。这两天树苗陆续运来了。”
姜卓显然想到了一号码头那边的遍地梨树:“来的时候,梨园那边的梨花早的已经开了。这边是准备种什么?”
“榆树、槐树、银杏、枣树、樱桃、苹果……王爷说,本地有什么树,就种什么树,不挑。”
姜卓听完还没说什么,就听姜崇笑出了声:“这小子,尽想着吃,种的都是能吃的。”
姜卓就笑骂一句:“年纪不小了,还成天跟个小孩儿似的。”
一群人浩浩荡荡到了银城内,走不多路就看到许多人都在忙着种树。
但即便到处都是板车、树苗、铲子之类的工具,整个银城还是显得秩序井然,一点都不脏乱。
前面种好了的地方,有人扫地,有人浇水。
前面还看不到人,就听到竺年的声音:“你们有没有吃饭?我两个坑都挖好了,你们一个都没挖好?”
“不能跟您比啊!”
“你们两个人,还是御林军,平时瞧你们天天操练,比我还忙,怎么就不能比了?”
姜卓他们过来,就看到竺年穿着一身短打,拿着一把铲子杵在地上,一只脚还踩在上面。尉迟兰也是同样一身短打,一个人扛着一棵不小的树,往竺年挖好的坑里一放。
竺年唰唰几下就把坑给填上,还不忘和御林军斗嘴。
尉迟兰把土踩结实:“少说两句,土都扬到嘴里去了。”
“嗷!”竺年就跟真吃了土一样跳起来,让人给他拿水要漱口,左右一看,看到姜卓了,“皇叔……父皇?”
野爹怎么来这么快?
姜卓免了他们的礼,凑过去看竺年:“怎么穿成这样?不冷?”
“干活方便,不冷。”姜卓来了,竺年也不干活了,把铲子交给御林军,拉上尉迟兰,招呼他们去自家的小院里坐,随口说道,“等天热了,您也试试。”
其他人一听,正想叱责:混账,怎么可以让陛下穿这样不得体的衣服,就听竺年继续说道:“婶婶的女学夏天校服也是短袖短裙。”
沃州女学本来就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学习的内容还是很多很深的。
在沃州这个内卷严重的地方,想要在贵女中脱颖而出很不容易。沃州女学很是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女性学者。
当然,这一批人的数量还是太少,也不当官,造成的影响很有限。
在前两年沃州原本的门阀生态被清洗之后,现在占据上位生态的姜国门阀们,忙着瓜分利益还来不及,暂时还没想到女子教育这一块。
倒是卫皇后在被近乎以发配的方式到了沃州女学之后,或许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姜戈,或许是为了争一口气,狠下了一番功夫了解了女学的历史,在沿袭了女学过往的教育方式之外,还增加了一部分姜国特色的东西。
至于卫皇后这般狼狈到沃州的缘由,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
毕竟家丑不可外扬。
外人知需要知道沃州女学是皇后亲自坐镇教学,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
等到后续发现教学内容确实很不错,哪怕是为了攀关系、镀金,把女儿往女学送的人家也变得非常多。
现在沃州女学风生水起,许多人家的姑娘都在其中读书,谁也不敢说女学不好,不然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姜卓抬手拍了竺年的后背一下:“轻浮!你还去过女学?”
“那倒没有。”竺年想到在沃州的日子,觉得更热了,“女学向南货商人订了一批贝壳纽扣,我偶尔看到了样衣。”
姜卓看他的神情,发现还真没带半点异色,也就放过了这茬,正好走到竺年住的小院,眉头就皱了起来:“怎么光秃秃的?你就住这儿?”
竺年以往收拾的地方,他都去过,不论大小,不一定多精致,但绝对足够舒坦。
怎么这个小院,围墙也不高,树也没一棵,草都不见长。
嗯,还有一股咸鱼味儿!
竺年推开门,邀请众人进去:“这是工地啊,能住这样的很好啦。等这两天挑一棵好看一点的树种上,就能舒服多了。”
院子里有一口井,搭了一个宽大的凉棚。
仆人去搬了桌椅板凳放进来,又去厨房拿了煮得酥烂的赤豆汤,再摆上花样繁多的各色糕点。
赤豆汤里放了红枣和桂圆。
姜国人大都没见过桂圆干,竺年特意说了一声,略过一桌子精致点心,伸手去把一叠虾干拿在手上,刚咔嚓了一声,就被姜卓抢走:“噫!您多大个人了,还抢我东西吃!我要告诉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