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她成为魔尊(302)

作者:谢意

学堂内的学生在上课,无法浏览论坛或发言,老师倒是不受限制。学堂外,所有女子都看到米缸禁忌的最新行踪,包括小芸的母亲。

小芸原本叫张大丫,旁人管她娘叫“张家的”、“高氏”。后来小芸有了点名气,别人开始管她娘叫“小芸她娘”。

其实她娘有名字,叫高大丫。

起得这样敷衍的姓名还不如没有。

小芸借来《百家姓》,让娘选个顺眼的字,她娘嘀咕:“选个屁,我姓高!‘张’字是哪一个?”

“这个?”小芸随便点了个字。

“这是张字?选这个!”她娘不识字。

小芸面无表情:“这是邓。”随手翻开借来的字典,又选了一个字,“这是奉。叫你邓奉太拗口,叫你邓峰吧,寓意‘登峰’,是个好名字。”

她娘烦躁:“我不想改名字!”

小芸冷笑一声:“那你叫高大丫吧,别人听到这名字就嘲笑你,看不起你。”盯着她说,“告诉你,今儿你就算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改,也得乖乖地改姓名!你被嘲笑我无所谓,但是我不想被你连累!”

面对强势的女儿,当娘的试图拾起威严,骂道:“张大丫!你不孝!”

“我就是不孝,你能拿我怎么着?”小芸抬手揽住母亲的肩,困住她,压低声音,“所有人都说我是难得一见的孝顺女,你却不是个好娘。谁不知道你偏心儿子张平安,把我妹妹逼走?你指责我不孝,就算说的口水干了,也没有一个人会相信你。”

对上母亲惊恐的眼神,她轻柔地笑了:“不信邪的话,高大丫,你尽管试试。”

母亲甩开女儿的手,动了动唇,到底没有勇气跟女儿争。

她的女儿她了解。

自从小芸跟钩星读书习武,性格变得越霸道。平时小芸在学堂还好,小芸回到家里,吃什么、怎么吃、家里怎么收拾都有规矩,她如果不听从,小芸会生气,然后她吃瘪。

她回娘家,还没见到娘家的房子,小芸就跟来了,问她去哪里。

……好像她时时刻刻被小芸盯着一样。

她跟别人抱怨,别人表面上附和她,私底下说她苛待小芸,劝她顺着小芸,不要让小芸跟她离心。

小芸太可怕,她想远离,可她远离不了。

除了夫家和娘家,她一个农妇还能到哪里去?

生了小芸这样的女儿,肯定是她前世作孽,今生还债。

高大丫就这样改了姓名。

她的新姓名叫邓峰,进到论坛,她是邓女士六一二二一。

论坛说,在她之前,论坛里已经有六万多个邓女士。她不知道什么是万,论坛不厌其烦地向她解释,直到她完全理解。

“万”是她学会的第一个字。

她想,她应该选“万”字作为自己的姓。

然而她已经姓邓了,小芸肯定不会允许她改姓万,就像小芸不允许她改姓张。

“……在南州启明女子学堂周围的人,请携带袋子来学堂门口领取大米!”论坛里,宋飞燕说,“骂人就有大米,错过了未必有下回,想捡便宜就抓紧时间。”

事关禁忌,邓峰不敢冒然决定。

她通过论坛联系小芸,得到小芸在上课,暂时无法阅读消息的提示。

瞧见左邻右舍的女人要么提桶要么拿布袋,兴高采烈地出门,邓峰担心赶不上,也拿了一个大布袋追上她们。

“骂人要骂得狠,你想好怎么骂了?”女人们讨论着。

“我不太擅长骂人,别人的骂人话我都背下来了!拿到多少米,看运气呗。”

有人拍了拍邓峰的肩膀:“你平素是个刻薄的,肯定很会骂人。”

邓峰干笑两声,被那人提醒:“注意了,骂人话里不能有‘娘、丫、母、婢、妇’等关系到女人的词,不然你会被禁忌变成米。”

她们来到学堂门口时,发现大家饶有兴致地围观杨阿喜骂人:

“她骂了这么久,没有一句重复的,厉害!”

“看那米缸,米就像水一样哗啦啦地倒出来,没断过,她拿到多少斤米了?”

“至少几千斤!”

“哎呀,杨阿喜骂了不该骂的,头发没了!”

作者有话说:

只有一更。

第237章 想去冬州看雪

禁忌冷酷无情, 一旦触犯就逃不掉惩罚。

因为杨阿喜的头发化作大米,人群发生了小范围骚动,一些胆子小的急匆匆离开, 生怕自己一个不慎触犯禁忌。

出生在这个女子地位低下的时代,谁没骂过娘?口头禅难改, 即便很多人知道骂女人会口舌生疮, 也只是降低骂的频率罢了。

拂去落在肩头的大米,杨阿喜的心跳得很快。她脸色发白, 嘴唇紧紧闭着, 不敢说一句话。

米缸被她失手摔在地上, 它当然没有摔碎,缸口仍有少量米涌出。

宋飞燕也有点慌, 招手唤来两个人:“把她带去休息。”

在论坛里陈述事故发生的经过,她严厉地强调道:“控制不住嘴巴舌头的成员, 千万不要来占米缸的便宜, 你占不起。骂人的时候不要不动脑,不要骂得太快,宁可少拿米,也别讲不该讲的话。”

“依我看,禁忌就是禁忌,不应该接近!”

论坛里出现反对利用禁忌的声音。

“我绝不会吃禁忌米缸的大米,天知道吃了会发生什么!万一我死了之后连灵魂都没有,我得后悔死!”

“种水稻得到谷子, 把谷子碾成大米, 这比禁忌米缸安全多了, 虽然很辛苦, 可是我不怕累。”

“劝你们长点心, 不要听这里的人说什么就是什么!禁忌害死的人多得数也数不清,你们也敢占禁忌的便宜,真是茅坑里打灯笼——找屎(死)……”

学堂前,带着空口袋离开的人更多了。

命仅有一条,岂能拿来冒险?

攥紧空荡荡的大口袋,邓峰左看看右看看,想走,又舍不得白花花的米。

她种过地,不,从会走路到现在,她每一年都下田种稻子。一粒谷子从发芽到长出金色的稻穗,再从谷粒变成米粒,她这农妇必须付出大量的汗水、时间、精力。

有时她冒雨处理稻田里的杂草,生怕它们在雨后长得比禾苗更强壮,有时她顶着毒辣的太阳巡逻稻田,生怕水稻在生长的关键阶段缺水。

到了水稻成熟时,她低头弯腰割稻子,脸和胳膊时常被水稻叶子割伤,累得直不起腰是常有的事。才打的稻谷要晾晒,若是天气不好,刮风下雨,稻谷干不了,会发霉长芽……

但晒干稻谷并不是结束,邓峰家的水田不肥沃,收获一百斤粮食要交二十五斤税。她租借地主的田地耕种,一百斤粮食要交五六十斤作佃租。

饶是南州一年能种两季稻谷,忙活一年下来,邓峰也吃不饱。

她渴望粮食,厌恶重复的繁重劳动。

骂几句男人就有大米,无需劳动,哪怕给她大米的是禁忌,哪怕吃了禁忌的大米她有可能投不了胎,她……

她也愿意冒险。

杨阿喜的想法估计和她差不多。

一边看论坛成员总结的骂言,邓峰一边琢磨着怎么骂,加入领取大米的队伍。

有人走,有人来,米缸前的队伍没有缩短。

排在邓峰前面的也是个中年女人,邓峰认识她,说:“如宝她娘,你不是住在镇上吗?咋来得这么快?”

刘如宝的娘原名李引姐,刘如宝说这名难听,给她更名李仁。她高兴地接受了,逢人便说自家女儿有学问,给她改了个好名。

听得邓峰问话,李仁转过头,目光里流露出少许不屑:“是你?我家如宝今儿生日,我特地杀了一只老母鸡炖汤,送来给她补身子。”

把头扭回去,她嘟囔:“我家如宝是宝,我得好好地对她。小芸也挺好的,可惜……”

可惜什么?

可惜遇到个不喜欢女儿的娘?

无需细听邓峰也猜得到李仁在嘟囔什么,她的脸色变得不好看,满肚子怨言:“小芸挺好,那我跟你换个女儿?哼,你根本不知道小芸是什么人!”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