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帝(快穿)+番外(28)

作者:辛宸

所以他才会力排众议,不光准了嬴政去修郑国渠,还直接将他立为太子,让他去直面世家和诸□□芒。

或许残酷,但从质子府走出来的嬴异人深切地知道,在秦王宫中,养不出足以驾驭虎狼之国的秦王。

他在的时候,尚能为儿子遮风挡雨,可他若是去了,面对这一切的,就只能是他自己。

对于父王的这份信任和考验,嬴政心有戚戚焉。

后世许多人说他残暴冷血无情,其中一条,就是他对长子扶苏的“冷酷”,正因为他在扶苏面前的权威和压迫感太强,才会导致李斯和赵高的假圣旨到了扶苏手中,扶苏连验证一下的心都没有,就大哭一场后服毒自尽。

世人都说,扶苏仁慈温和,礼贤下士,是最好的接班人。

只因他不满嬴政的暴虐,才会被“发配”边塞,去那苦寒之地抵御匈奴。

若是扶苏不死,胡亥没有夺权,或许秦二世便会改写大秦覆灭的结局……

嬴政在图书馆里看了那些评论和各种穿越成扶苏的小说后,不能不说,这些人,站着说话不腰疼。

事后诸葛亮谁都会做,但很多事,就算知道结局,也未必能扭转局面。

就像他当初想在自己死前做完所有的事,尽可能留给扶苏一个安稳的帝国,才能让不擅长阴谋的长子以仁义宽和抚慰人心,去稳住帝国的方向。

就算坏事恶名都算在他头上又如何,他是那种怕人指责唾骂的人吗?

可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无法铲除六国余孽,无法消弭世家影响,也来不及扭转扶苏的心性,本以为让他到边塞见识匈奴的残暴和战争的残酷,会让他成长,懂得自己的一番苦心,可没想到,他脆弱得经不起一纸假诏。

若是换了他,那封要他命的诏书,别说是假的,就算亲眼看到是亲爹亲手写的,他也能把它从真的变成假的。

可惜,扶苏不肖他,更像他的祖父秦庄襄王。

他亦不肖父。

或许,这是后世人所说的——“隔代遗传”?

嬴政并无研究遗传学与性格成因关系的心思,带着人赶回咸阳后,便直奔王宫,去面见秦王。

路上还被两个侍卫阻拦,说无诏不得入宫觐见,当场就被嬴政拿出金剑格杀,亮出太子印信和秦王金剑,便再无人敢阻拦他。

这说明秦王虽然病重,但没完全失去对秦王宫的掌控,后宫那些夫人们,便是有世家的支持,想将宫斗的心眼玩到朝堂来,还得看有没有那个实力。

守在正阳宫门口的侍卫,竟是蒙恬,看到嬴政后,便命人打开宫门,拱手相迎。

“大王命吾等在此迎接太子!太子,请!——”

一年多不见,始终在战场上摸爬滚打的蒙恬身形更为高大,已经与成年人差不了许多,尚显稚嫩的面庞上此时却带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重,伸手拦下紧随嬴政身后的盖聂时,口气甚至有点生硬。

“大王命太子一人觐见,不可带随从及兵刃。”

盖聂皱了下眉,还没开口,嬴政已经解下金剑,交给了蒙恬。

“你们且在此等候,不得擅动。”

看到盖聂有些担忧的眼神,本不想解释的嬴政,鬼使神差般补充了一句:“若蒙氏不可信,则天下无可信之人。”

蒙恬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嬴政,连嘴唇都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嬴政冲他和盖聂点点头,转身大步朝寝宫走去。

蒙恬留在原地,握住剑柄的手背绷起了青筋。

盖聂忽然问道:“他会有性命危险吗?”

蒙恬愕然地回头看着他,似乎才发现这个“太子亲卫”的面孔是完全陌生的,并非当初跟随太子出宫的任何一人,而且他身上的气势和问话的口吻,完全不像是一个侍卫,而像是一个久居人上,执掌人生死的猛兽。

连他都会在这种锋锐森冷的目光下,有种后背发凉的感觉。

下意识地摇摇头,蒙恬又补充了一句:“我不知道。我父亲和三位上将军都在里面,只让我在这里等着太子。”

只是他没说,看到父亲脸上悲伤的表情,隐约觉得会有什么大事发生。

嬴政也能从他的脸上,看出这种感觉,只是他曾经经历过一次,如今便没了当初乍闻噩耗时的惶恐与不安。

唯一让他感到头疼的,是他原以为已经改变了的结局,依然按照历史的轨迹在前行。

哪怕没有吕不韦,没有赵姬,依然无法阻止父王离去的结局吗?

他默然走进寝宫,没有去看为他开门的寺人,也没有去看站在两侧的文臣武将,径直走向宫殿最深处。

那张被重重帷幔掩藏着的软榻上,秦庄襄王努力地睁开眼,看着逆光走向自己的太子,他年轻,高大,充满朝气,有着他所没有的青春和斗志,成长为他所向往的模样。

“政儿……”他有些激动地伸出手,嬴政疾走几步,冲动榻前跪下,握住了他的手。

“父王,孩儿不知父王生病,回来晚了。”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虽然没学过医术,可看到秦王乌青的双眼和憔悴的病容,握在手中那干枯削瘦的手腕,就知道这绝不是病了几日会造成的后果。

怕是在他走后没多久就病了,只是一直支撑着,想看他修筑大渠,想看他振兴大秦……甚至生怕会有什么意外,才会早早将秦王金剑和太子印信都给了他。

别人家的皇家父子相忌,骨肉相残,在他们两人身上并不存在。

他甚至希望父王长命百岁,可以看到自己一统六国,将大秦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帝国。

“父王,郑国渠要不了三年就可以修好,孩儿上次让人送回来的纸,吸引许多士人来投,他们带来了很多书,孩儿都让人抄录一份,给您送来……”

他还记得自己刚刚开始认人,才学会说话时,父王尚在赵国为质,不能离开质子府,便每日给他读书,可质子府中的书简也很少,那些书简翻来覆去的,很快就会断裂散开,后来父王干脆也不去编理,直接拿着那一根根竹简给他讲。

前世他完全忘记了这些幼年往事,反而是死后成为魂体,在后世拥有了记忆宫殿后,那些深埋在记忆深处以为早已遗忘的往事,便如珍珠般闪烁着微光,等着被他捡起来,串成最宝贵的财富。

所以这万卷楼收到的每一部书,他都会让人用最好的纸誊抄一份,送往秦宫。

秦国的政务繁忙,当年他可以一日一夜批阅八百斤竹简的奏折,可父王的身体远不如他,所以最好的纸,最新的书,都务必先送去秦宫。

如今秦国上下都已经用上了洛阳纸,李斯以为这是他的计谋,既可以让天下人觉得他孝心可嘉,又可以自上而下地推广这种新型的书写载体,比丝帛便宜,比竹简轻薄,从一问世开始,就已经注定要成为天下读书人疯狂追捧的对象。

秦王欣慰地笑了笑,尽管这个时候,他的笑容已十分僵硬。

“父王知道,你……很好。”

嬴政:“那父王你要尽快好起来,孩儿收集了很多很多书,都得等你身体好了才能看。”

秦王叹口气:“好……好……”

嬴政转头,望向一直紧张地侍立在旁的医官,“今日父王服药了吗?”医官忙不迭地点头,只是欲言又止地看着秦王,额角冷汗涔涔。

谁都能看得出,如今的秦王,已是油尽灯枯之势,药石无医,便是服药,也不过是拖延几日罢了。

嬴政若无其事地看了眼那些背景板似的文臣武将,淡然说道:“父王身体不适,诸位若是无事,便请回吧!”

跟着又补充了一句:“若是有事,也可先与我商议,莫要打扰了父王休息。”

众臣迟疑地望向秦王,秦王点点头,欣慰地说道:“都按太子说的办,自今日起……太子既归,便由太子监国……”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