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肖帝(快穿)+番外(101)

作者:辛宸

嬴政点头:“所以归根结底,一个是寿命问题,一个是生产力和科技问题,朕当初追求长生,就是不想万世基业未成便撒手人寰,然而操之过急,累苦了百姓,也坏了大秦的根基,的确是朕之过。”

【啊啊啊,我听到了什么?政哥居然在认错?!】

【政哥也没说错,他当初对大秦的构想,简直就是封建王朝的模板,打破了分封制,断了诸侯割据的根,郡县制多好啊……可惜他英年早逝,要是再多活个五百年……咳咳,五十年,或许就没刘邦什么事了!】

【是啊,刘邦口口声声说是推翻暴秦,结果除了分封诸侯,其他的制度不还是抄袭人家秦制的!】

【分封诸侯也就是一开始为了安人心,后来不都找着借口把外姓王都给干掉了?】

【嗯,吕后再把刘家的诸侯王干掉一波,基本上汉初的诸侯王就被解决的差不多了,这两口子,真般配!】

【可后来兜一大圈虽然回到了政哥的郡县制中央集权,那些朝代也没见长命多少啊……】

【没办法,人心贪婪,开国君臣再怎么英明,也经不起不肖子孙的败家法啊!】

话题兜了一圈,又绕了回来,依然没有人能替嬴政解答他的问题。

嬴政叹了口气,“罢了,既然目前无法改变这个循环,就像后世人所说,经济基础还不够。无论对现在关外的鞑子,还是南方的倭寇海盗,唯有先发展起我们的民生经济,武装起我们的将士,才能将他们打得不敢来犯。”

“既然唐寅和徐经解决了江南的盐税和海商问题,那就让他们负责从市舶司招商,组织商队出海,这一次,我要大明的水师,先去看一看这个世界!”

唐伯虎和徐经已经从那些海商的手中,搜寻到了本该在几十年甚至百年之后才开始在大明推广的红薯马铃薯和玉米辣椒,都按照嬴政的吩咐,将这些作物分送到各地开始育种,准备在培育出足够的良种后再进行大力推广。

而当初的状元郎伦文叙,则负责引进南越的稻种,在岭南和江南一带,已经开始推广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水稻,哪怕产量没有后世的高产,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口来说,已经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

嬴政也没有再为难北方边镇的百姓再去种植粮食,那里的土地过于贫瘠,种粮食付出的代价过于高昂,然而收获并不如人意。

北方开始种植马铃薯红薯和棉花等作物,河套地区再次被收回后,王守仁将原本关外的堡垒又增加了许多,层层推进,如一道道锁链,连环相扣,终于将这片水草丰沛的养马地收入了大明的防御线之内,开始为大明养马。

当初朱元璋的美好愿望是给所有人安排好代代相传的工种职业,来保证大明的稳定,最大限度地将人与地绑在了一起,缺乏流动的结果,到弘治朝就已经十分严重,嬴政这一招因地制宜,各自发展,起初朝臣们还十分担心,北方缺粮,若是南方运粮北上,成本高昂,终会导致北方百姓吃不起饭,饥荒南逃,最后依然不得不放弃了北方边镇。

可谁也没想到,没过两年,他们想象中的南粮北运的确大量出现,这次不用盐引的诱惑,单单是南方丰收超额的粮食导致粮价暴跌,就让他们不得不想办法外销,那又有什么地方会比北方边镇的近百万边军和百姓更缺粮的呢?

无需朝廷的命令,无需盐引的超发,商人们主动地运粮北上,光是靠卖粮食就可获得数倍之利,更何况他们还在北方发现了更有价值的商品。

北方不光有能燃烧的石炭,比木炭的温度更高更耐烧,还有一种据说是从石油中烧制成的油灰,无论制墨制灯的效果完全不亚于最上等的松木。价格却连松烟墨的两成都不到。尤其是这两年朝廷下令,不得肆意砍伐树木,避免水土流失导致洪水泛滥,虽然百姓们一开始不明白,可后来知道砍树容易种树难,吃过水灾旱灾之苦的人,也不敢再去砍树,便慢慢转用这些从北方传过来的石炭和石油灯。

那些北方的棉花和棉布,是用朝廷这两年推广的新式织机织造出来,不光柔韧绵软,价格还十分低廉,完全不亚于南方的松江布。

而那些往年好吃却不好保存的羊肉,如今也有了新式的密封罐储藏,哪怕带去南方放大半年也不会坏,对于缺少肉食的南方人来说,无论肉罐头还是肉干,运回去都是暴利的畅销货。

他们运粮过来赚一笔,再从这里采购羊毛羊肉制品石炭石油和棉布回去,又是大赚一笔,来回都不会空车空手,利润之丰厚,远比坐商高出数倍。

第一批跑南北货的商人们大赚特赚,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商人北上。

嬴政只是让人继续执行当初弘治帝的政策,兴修水利,开垦荒地,顺便……继续修路。

嗯,政哥修路基建狂魔的人设不倒。

后来的商人们也都学精了,只要跟着朝廷修的路走,就没有不赚钱的。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是海路,跟着官道行走,不光有大大小小的驿站可以保障休息和补给,还不用再担心那些拦路打劫的水贼山贼路霸海盗,只要有足够的本钱采购合适的商品,就没有不赚的。

虽然第二批第三批的商人,因为去的人多了,互相压价,利润也没有原来那么丰厚,粮价也慢慢回到了正常水平,毕竟边城就算缺粮,总人口在那放着,比起江南来说那完全是小巫见大巫。

有了这些充足的粮草补给,九边军镇的士气大振,王守仁也慢慢从巡察御史升任了三边总制,开始他的格物练兵之道。

这一世,他没有在龙场悟道,却在一次追击蒙古兵时,在草原迷路后悟道,在所有人以为他不幸遇难之际,带着不足百骑人马烧毁了蒙古王帐,收服了十多个小部落追随着他南下投靠了大明。

嬴政并没有学永乐帝那样为蒙古骑兵单独设立军镇,让他们继续拥有完整的建制和统领权,直接将这些部落打散归入各军镇手下,准许他们妇孺老弱入关居住,亦可学习中原文化,既可以读书科举,也可以继续牧马放养,甚至愿意从军效力的一样欢迎。

每个人都有美好的未来,虽然没有他想象中的“乌托邦”那样美好,但在这一世,计算小王子再重整旗鼓,也无法召集到那么多人马随他南下掳掠。

更何况,王守仁和朱厚照这对师徒,在有了兵部和火器局研发的新式武器之后,加上养马地源源不断出产的好马,手下的士兵战斗力成倍增长,不再局限于据关守城,几次出击北伐,收复了大片草原之地,将那些追随小王子的部落不断驱逐向更为苦寒的北方冰原。

在朱厚照十八岁成年之后,嬴政禅位与他,便带着这些年来安安静静地在后宫吃斋念佛的张皇后,踏上了已经环游世界的大明宝船。

以朱厚照现在的能力和手段,就算他离开之后,原身回来,也不可能再与他争夺皇位,既然张皇后口口声声一生一世一双人,那么就让他们继续去过那种你是风儿我是沙缠缠绵绵到天涯海角的浪漫爱情之旅好了。

眼一闭,再一睁,嬴政还没来得及接收这个身体的记忆,就感觉到身下激烈的颠簸,周围传来的厮杀声和马蹄声车轮碌碌声混杂在一起,冲入他的耳中,刺激得他头疼欲裂。

“铮!——”

又是几支利箭射到了马车的车厢上,其中一支箭擦着他的面颊而过,带起了一溜血珠。

嬴政正准备想办法时,却感觉到身后一个柔软的身躯紧紧地抱住了他,低声说道:“阿弟莫怕,阿姐一定会护着你的!”

他内心一震,阿姐?

“不好!这样谁都跑不了……”身后一个男子粗鲁地骂了句粗口,一脚就将他们姐弟踹下了马车,“为父定会替你们报仇的!”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