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年代文里的小人物(191)
一群人你说不过我,我呛不过你的,干脆打起了赌。
这个赌局过了一整个夏天,鹿仁佳都高中毕业,拿到毕业证书了,才盼到了姚姥姥出门。
“老姚啊,这包袱款款的,是准备去哪儿啊?”张老太坐在门口洗衣裳,恰好看见隔壁背着几个大包袱出来,瞬间想起了几个月之前的赌局,忙不迭地开口问道。
“大孙媳妇要生养了,我过去服侍两天,顺便伺候月子。”
如今王敏坐胎稳当了,姚姥姥也就不瞒着了,乐呵呵地回答道:“他们小年轻哪懂得什么带孩子哦,还得我们这些老的过去帮衬帮衬,等孩子大些了我再回来,再说了,家里各个都忙,就我一个大闲人,如今也算是找了个工作了。”
“应该的应该的,你们一家子拿工资,你不去谁去?”
张老太对于姚家的现状也很是羡慕,说真的,她虽然儿子多,但是随着年纪的长大和小家庭的建立,兄弟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如小时候,现在一家子几十口都住在一个小院里,平时吵架斗嘴不得少,闹闹腾腾的,更加衬托的隔壁日子过的舒坦。
其实有的时候躺在床上想想,也觉得这孩子多不一定是好事。
但又一想,家里有个什么事,她一招呼,几个儿子一起朝前奔,又觉得儿子多了确实不丑,说来说去,千般心思,万般想法,还是觉得,多子多福的好。
所以她歪了一嘴:“这老大家的有了,戈壁呢?佳佳没怀上啊,不小咯,这结婚都两年了,赶紧生养一个,不比什么都强?”
这再有钱有什么用,家里冷冷清清的,日子过的都没有滋味。
“哎,戈壁两口子我不盼哦,能活命就不错了。”姚姥姥说着,眼圈都红了。
这一作态,张老太赶紧闭了嘴。
也是,两年前都快定棺材的人,现在还能活蹦乱跳的,已经很不错了,孩子什么的,真不能强求。
鹿仁佳陪姚姥姥去了滇省,在路上摇了三天,本以为姚姥姥要比田雪的反应还严重,却不想姚姥姥在火车上很是活跃,这一次她们这个小隔间里住满了人,其中还有个带孩子的妇女,那孩子估摸着才五六个月,正是好玩的时候,姚姥姥时不时的逗着玩。
经过一番自我介绍,鹿仁佳才知道这带孩子的妇女是去部队探亲的。
她丈夫是个普通战士,所以她没有随军资格,只能有每年半个月的探亲假,可以去临时家属院里住半个月,因为去年她怀孕生孩子,一直没空过来,所以孩子刚满六个月,就赶紧的带着孩子看看他爸。
“好歹抱着孩子拍张照,省的以后孩子大了,连一张合影都没有。”
这军嫂也是个爽快人,心思很是开阔。
不过不开阔也不行,这样什么都靠自己,她不想着法子叫自己开怀的话,早晚得憋死。
“是啊,这孩子也得见见爹才行。”姚姥姥也想到离家几年的大孙子,这越靠近,心里就越想,忍不住的就念叨了起来。
一直到了滇省,鹿仁佳先去将云丝的数量给对了,才带着姚姥姥去了家属院。
王敏怀了孕就不再跟部队了,而是留在医务室里,她现在也拿到了正经的医生执照了,王洋不在部队的时候,她就负责给军属们看一些头疼脑热的,和做一些产检方面的工作。
姚姥姥到的时候,她正给一个磕破头的孩子缝针。
那孩子咬着牙,含着眼泪泡,握着小拳头,死活不肯出声。
王敏手脚麻利地给孩子缝了针,又给上了药,包扎上了,那孩子才哭了起来,旁边当妈的又心疼又生气,一边骂骂咧咧一边又不停的给孩子呼气。
一直等人走了,王敏坐了下来舒了口气。
这时候姚姥姥她们才进了门。
王敏一见姚姥姥来了,赶紧站起身来,姚姥姥赶紧跑过来:“慢慢的,慢慢的,你这肚子都这么大啦。”
鹿仁佳也满眼惊奇。
上次见王敏她还是细条条的一个人,现在肚子里居然就揣了小娃娃。
“肚子能给我摸摸呗。”等姚姥姥亲香完了,鹿仁佳凑过去小声问道。
“摸吧。”王敏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就笑着点点头。
鹿仁佳小心翼翼的摸过去。
她力气大,生怕伤到了王敏,所以只摸了小小的一下便收回了手:“真神奇。”
她眼睛亮晶晶的,带着纯粹的喜悦。
“是啊,我到现在都不敢相信,我肚子里居然是个孩子。”
王敏垂眸,抬手摸摸肚皮,然后肚子里的孩子就跟感受到了似的,也踹了一脚,给予回应。
“预产期什么时候?”
“我妈算了,说不是年底就是正月,这孩子要么生日特别小,要么生日特别大,就看他愿不愿意吃亏了。”
“那正好姥姥在这边过冬天,暖和。”
王敏连忙点点头。
晚上的晚饭是鹿仁佳做的,姚姥姥到底年纪大了,哪怕看着不累,但头沾到枕头就睡着了,王敏挺着个大肚子烧火,鹿仁佳给做的晚饭,沐胡杨回来的时候,还从食堂打了饭菜,把王洋也喊过来一起吃的晚饭。
鹿仁佳这次过来,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送姚姥姥,连云丝的对账都是顺带的。
所以第二天下午鹿仁佳就托司务长买了回程的票,第三天一大早,天没亮就坐上了回宁省的火车。
途中有人见她只是一个人,还想来骗她,结果被她捏碎了手腕,直接送到了乘警那边,也因为她这手劲儿,直接震慑住了所有人,一路上都没人敢到她这个隔间来,反倒让她逍遥自在了一路。
回到家,因为姚姥姥不在,一连几天都有点混乱。
“这家里少了一个人就是不一样。”鹿仁佳感叹。
“姥姥也是很重要的。”
沐戈壁有些心疼的揉了揉鹿仁佳的手,这几天连着做饭,手都有些糙了。
“明天我早点起来做饭。”沐戈壁还是舍不得鹿仁佳太过劳累。
“没事,也就添一把米的事。”
鹿仁佳还真不觉得做饭累:“只要不要我洗碗就行了。”
“我洗我洗。”大不了多做些醋汁泡手。
沐戈壁的手重要,能帮上的忙很少,最终洗碗的活计被田雪给接手了,周厂长甚至也接过了晚上做饭的任务,老夫妻俩让小夫妻俩赶紧去复习。
他们也从自己的渠道里听到了一些风声。
高考,很可能快要恢复了。
他们一个都没说出口,但各个都心知肚明。
一直到了十月的一天。
突然广播响了起来,男播音员用慷慨激昂的声音通报了这个好消息。
高考,恢复了。
全国数十万学子,终于可以考大学了!
作者有话说:
突然降温了,姊妹们,千万要注意保暖啊,我这儿突然降温十度,昨天白天出了一身汗,晚上就不行了,不停的量体温,生怕自己发烧复阳,这日子啥时候是个头啊,太煎熬了。
第110章 高考
高考的消息如同一滴水, 落进了油锅了,到处都沸腾了起来。
走在街上,都能看见年轻的男女疾步匆匆的往书店去, 显然,这些都是想去看看有没有复习资料的男女, 他们有的是工人, 有的是还没考到工作, 随时准备下乡的应届毕业生, 还有的,是给乡下当知青的姊妹兄弟寻找的。
考大学,无论对谁来说, 都是一条登天路。
考上了, 就相当于有了铁饭碗,有了光明的未来。
“这高考的消息一出啊, 人心都乱了。”沐戈壁从厂里开会回来,就忍不住地感叹道:“听说不少知青闹着要参加高考呢。”
“这不是好事么?”
鹿仁佳不明所以:“都是知识分子, 难不成真心甘情愿种一辈子地啊。”
“是好事,但问题是,不少知青早就在乡下结婚生子了,以后户口问题估计会查的更严, 到时候考上大学了户口迁到城里去,妻子儿女的户口还是乡下户口, 这走哪儿都要介绍信的, 容易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