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成年代文对照组后+番外(44)
只有极少数的四合院还是独门不独户,其中往外卖的又少之又少,往外卖的四合院里又得挑产权明晰能过户的。
林二少相中的这处四合院不大,南房三间,北房也是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再加上一间厨房和一间厕所,总共也就只有十二间,小院里的路是用青石板铺的,左右各种了一棵柿子树和石榴树。
关键这院子位置好,出了小巷往东就是华清附中,这附近又有几所知名大学,以后年年上中学、上大学都不用搬家了。
而且小院保存的也算不错,不用怎么收拾就能住进来,又有独立的厕所,不像一些大杂院,把原本的厕所都填平改成房子了,一个巷子里的人共用一个公共厕所。
不光老婆孩子看了满意,老岳丈和刘伯伯都对这套房子赞不绝口,除了价格贵点,没别的毛病。
房主直接要价一万块。
林二少已经不是刚穿过来那个不懂物价的傻白甜了,一万块在这个年代是什么概念他清楚的很。
他相中这套小院到现在已经好几个月过去了,院子还没卖出去就已经证明一万块在八一年什么价位了。
他的钱加上他老婆的钱,都付不了一半,加上他女儿的钱,才能勉强凑齐。
是的,全家最富林年年。
当初父女俩合伙当导游的时候钱是对半分,但林向北花销大,给老婆零花钱是他,给岳丈买拐杖是他,出去买好吃的也是他,老婆买相机光他的钱是不够的,所以挪了年年的钱算入股,后来办照相馆也给年年办了入股。
林二少穿书前虽然没经过商,但毕竟家里人都是从商的,耳濡目染之下,对股份这些东西也不陌生,所以照相馆的股份还是比较清晰的,按照投入算,年年的股份是最高的,分红也是最高的。
林二少开销大,姜露也不差,不说那些瓶瓶罐罐,光是置装费就不便宜,所以全家年年最富,两口子的钱加起来勉勉强强才到年年那个数。
但以林二少最近这半年的生活经验,钱凑够了也要讲价,不然就是别人眼里的冤大头。
“一万块实在太贵了,五千吧?”
有着半年丰富讲价经验的林二少上来就拦腰砍,没往脚脖子上砍都是他对这处小四合院最大的尊重了,也是怕把房主吓跑,万一误认为他是来捣乱的不是来诚心买房的就不好了。
房主是个年轻男人,闻言反倒是有些高兴,拦腰砍说明是来诚心买房的,那些上来就咬死一两千块钱的人,更像是来捡漏的。
“同志,买小院附赠全套的家具,里面的家具我们都不搬走,您可以随便看,都是上好的木材,做工也是一流的。而且您既然想买房,肯定也去别的地方看过,像我们这样保存的这么完好干净的四合院不多见,一口价九千五。”
可以直接拎包入住的四合院,不谈之后的升值潜力,九千五都是值的。
但值也要讲值,不能被人背地里笑话冤大头。
“八千吧,就当是交个朋友。”林二少试探道。
“好,就八千八百块,您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年轻男子双手拽过买家的手握住,激动的晃了晃。
半年了,七千以上的价格这是头一次出现。
八千八和八千就差八百块,行吧,从一万块讲到八千八,整整便宜了一千二,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讲价了,如果面前的卖家不表现的这么高兴就更完美了。
林二少、姜露和林年年最近这两个月在照相馆的分红都存在银行里,但这些不足以支付房款,林二少兑换了一半的美金,拿了年年存钱罐里的钱,还有他和老婆放在家里的存款,这才凑够房款。
签合同买房过户那一天,林二少带着刘老爷子和强子一起,买家那边也带了人,除了买卖双方,中间拉线牵桥的街道办干部也在。
先看存折,再签合同,转完一半的款之后,办过户手续,过户手续办完再转剩下那一半的房款。
谈价三分钟,办手续一整天。
房子登记写的是三个人的名字,出大头的林年年是第一个,后面是姜露,再后面是林二少。
晚上六点半,照相馆还没有关门,不光姜父在这儿,姜露和林年年也都在这里等着。
姜父刚开始对小两口把所有的钱拿出来买房这事儿是不太同意的,因为家里有一套房子,又不是住不开,不带这么霍霍钱的。
但老连长说的也对,俩孩子手里松,不在买房上霍霍钱,也会在别处霍霍,与其花在别处,还不如拿来买房,房子起码不会跑,降价也不会降到哪里去。
而且那套房子的确是漂亮又敞亮,又在西城,离结婚照相馆只有四站路,上下班方便,和服装厂家属楼这边距离稍微远点儿。
姜露激动了一整天了,并非因为这是她们的第一套房产,而是因为这将是她有生以来做过的最成功的一笔投资,哪怕投资占比只有四分之一,但是将近万倍的增值呢,看谁以后还敢说她是笨蛋美人。
林年年的欢喜是因为新家离她向往的学校很近。
作者有话说:
晚安,明天见~
第43章
北边的三间正房, 中间是客厅,左右两边各一间卧室,因为有两层台阶的缘故, 并不适合给姜父住,林二少和姜露住在左侧的卧室,林年年住在右侧的卧室。
姜父和刘老爷子住东厢房,刚好一人一间,西厢房一间是强子的卧室, 一间做为林年年的书房。
南面的三间房, 一间作为杂物间, 一间作为浴室, 还有一间收拾出来预备给将来的保姆阿姨住。
规划好之后, 林二少才开始往里添置,首先是东厢房需要再添加一张床, 客厅需要把原来的红木桌椅撤掉, 改换成一整套的沙发和茶几,书房因为是给女儿准备的, 所以桌椅也要去木匠那里订做, 换成小孩子用的高度……
添置家具再加上打扫卫生,搬家已经是三月下旬的事情了。
强子不用说,肯定要跟着他们走,但刘老爷子这儿却是不太愿意。
“我在这儿住得好好的就不跟过去了,再说这里离照相馆还近一站路呢,我还折腾什么。”
老姜那是跟着女儿女婿住, 强子是过来工作的, 还得用三轮车接送老姜, 当然也得跟过去, 他跟着过去算什么。
林二少指定不能把刘伯伯一个人留在这儿,人多才热闹嘛,而且刘伯伯一个人光吃饭都是问题。
“我把您的房间都准备好了,就在我爸房间隔壁,我还给你们准备了躺椅和小茶桌,方便你们喝茶聊天。再说了,我从滨海回来的时候,刘营长还托我好好照顾您呢,我要是把您一个人留在这儿,全家跑到另一个地方去住,那还算照顾您吗?”
一套说法不起作用,林二少就果断换了另一套:“让您搬过去,主要还是考虑到我爸和强子,他们俩单独上下班,我实在放不心不下,还得劳烦您多操操心。”
岳父再怎么要强,腿脚毕竟是不方便,强子呢,带着助听器也只能听到近距离的声音,上下班骑三轮车必须得有人在后面提醒。
如果刘伯伯不能跟着去的话,那要么是他再招人,要么就得租车上班,总归是不方便。
刘老爷子叹了口气,小两口买房的时候他还真没想过搬家的事儿,只觉得那套小院又漂亮又敞亮,住在那套院子里肯定比住楼房舒服,只是……孩子们来看他怎么办。
他住在年年的房子里,不会觉得不自在,但孩子们肯定不好意思上门去别人家看他。
“我倒觉得您不能做常住的打算,不是不欢迎您,而是您现在每个月也能拿百分之十的分红,将来如果开分店,您去主持分店的话分红可以调到百分之二十,钱留着又不能生钱,银行利率那么低。我看您也挺喜欢这种小四合院的,您先在我这儿马马虎虎住上一年,等明年你也在这儿买上一套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