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厂穿民国(66)
秦无双微微一愣,终于反应过来,“那些青岛商人把衣服卖到日本了?”她有些迟疑,“之前不是打电话过来说日本不允许华国人在那边经商吗?”
这时候的日本人是看不起华国人的。不仅仅是从文化上,而且商贸往来也是日本人占主导。他们只允许从本国商人到中国采购。上回他们就是直接将货物直接卖给日本商人。这次却是直接运到日本。
陈掌柜点头,“对。一开始他们不允许华人在那边经商。后来还是有个留学生帮他想办法,和一位美国朋友合伙,两人开了一家服装公司。在报纸打广告,生意才慢慢好起来。听说衬衫卖得特别火。刚刚打电话过来,要再定十万件呢。钱已经转过来了,我刚刚去银行查过,已经到账了。这儿是汇票。您抽空去银行取了吧。”
秦无双接过汇票,上面的金额让她很满意,“那我让后头备货,早点给他发出去。”
陈掌柜将青岛客人要的采购单递给她,“他说越快越好。”
秦无双笑了,“你让他尽管放心,明早就能全部发出。让他大胆卖。”
陈掌柜松了一口气。
秦无双进了服装厂,苏锦绣正在盘点库存,看到她过来,立刻迎上来。
秦无双看了眼她的脚,“现在还疼吗?”
苏锦绣晃了晃脚上的鞋,“在大脚趾的鞋底加了铅,走加重量,走路就不疼了。”
她小时候折小脚,把大脚趾给掰断了,后来做完手术,大脚趾依旧没有恢复力气,于是她在做鞋的时候,在大脚趾部位加了铅,再走路就好多了。
秦无双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她让苏锦绣把库存单拿给她,秦无双看了一眼,确定库存足够。她开了个出货单,“我让小华去码头找工人,你继续盯着。衬衫卖得不错,继续再加货。”
苏锦绣颔首,不过还是提醒她,“面料不太够,是不是该补货了?”
秦无双头疼,这刚到手的四十万,还没买设备呢,又要花钱,可是这些钱不能不花,她只能点头,“行。我会补货的。”
她到小洋楼,让小华去码头找工人过来搬货。
小华飞快跑出小洋楼。
过了一个小时,码头苦力陆续过来了。
小华拉着一位大哥到秦无双面前,“东家,你猜这是谁?”
这些苦力浑身晒得黑黢黢,更是瘦得没人样儿。秦无双完全没有印象。
那苦力大哥却咧嘴傻乐,“东家,之前您买过馒头给我们吃。”
秦无双想起来了,“你们在码头干活怎么样?”
苦力点头,“还成。苦是苦了点儿,但是能吃饱。”
秦无双松了一口气,工头小跑着过来,苦力似乎有些怕他,向秦无双点了点头,就混到苦力队伍去了。
秦无双让他们将货物运到码头。海边停放许多船只,有港城的船,有日本的船,也有国外的船。秦无双喜欢用港商的船,虽说价格贵了一些,但是安全。
她将港口码头交待后,付了一半的船钱,等对方收到货,拿到回执单,再过来跟她结账尾款。
作者有话说:
第45章
回去的路上,小华一直闷闷不乐,秦无双问他怎么了。
小华才红着眼睛说,“他被那个工头拿鞭子抽。后背都被打出血了,好可怜。”
秦无双也不知该如何安慰他。在这个世界,她真的见过太多苦命人。她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帮这些人。
小华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他还给我买窝头,说他每天都能吃到饱,我都不敢告诉他,我每天吃的都是细粮,还有肉呢。”
秦无双叹了口气,摸摸他的额头,看着一望无际的大海,迎着咸咸的海风,心却泛起苦涩。
夜晚,秦无双回了趟现代。
她先是给采购商结算这段时间的面料费和材料费,每三个月结算一次,这个月刚好到了。总共20万,她又定了一批面料和材料。
随后她开始跟人打听开办铅笔厂。
她救不了所有人,但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她对铅笔厂一窍不通,甚至不知道要哪些设备以及要多少钱?
人们都说隔行如隔山,一点也不差。她原以为铅笔的制作流程非常简单,可是等她走坊一圈才发现,一整套流水线居然有十几套设备。
一位专门负责兜售设备的经销商给她介绍,“这台机子专门负责粉碎、研磨、混合、压滤。将黏土、石墨、色料、滑石粉、油脂、蜡类、树脂等原料加工配制成心料。”
她又介绍另一台机子,“这台机子专门负责捏练、辊压、锤击、压棒、压心、切心、浇注,可以将心料致密加工,注压成铅心。”
除了这些机子,还有烘心机、烧心机、油心机、截断机、锯木机、煮木罐、煮木池、切板机、规边机、塔板机、干燥窑、染板罐、烤板机、化学药物反应设备、刨槽机、胶心束夹机、刨杆机、磨光机、油漆机、印花机、热印机、烫印、移印、转印、丝印和电镀、氧化、电泳涂装、刻花镶嵌以及检测设备。
光这一套生产线,秦无双要是不听专业人士介绍,她压根都凑不齐。
最后当对方报住30万报价,秦无双心里第一个想法居然是:不贵。真的,这么多的设备,真的一点都不贵。每小时可以生产1万支铅笔。一天24小时运转,一个月就能生产出720万只铅笔,就算每只铅笔批发价是2毛钱,也有144万。相对于30万而言,贵吗?不贵。
可是心里觉得不贵,但是实际情况不允许。她手头只剩下20万,还差了10万。这还不包括她在民国盖厂房的花费。
就算砖可以在这边买,可水泥呢?民国的水泥厂在唐山,离上海那么远,价格贵到离谱。她只能从现代买。
可是这样一来,她差的就不只是10万。该怎么把手头的钱转成人民币呢?
她想来想去,只能再冒一回险。
秦无双去了趟杨庆和银楼,鉴于上次她财大气粗买了十锭,这次伙计见到她,立刻将人请到雅间,然后去请了东家过来。
秦无双也不跟他客气,说明来意,“我想做100个上次的50克一两的天足赤金锭。你们什么时候能做好?”
东家这次不慌不忙,请她先喝茶,随后说明来意,“外头在打仗,现在黄金水涨船高,去年才30个大洋一两,现在涨了……”他伸了一巴掌。
秦无双倒是知晓黄金会涨,乱世古董,盛世黄金,再正常不过的自然规律。
她沉吟良久道,“那就翻五倍。我要五百个金锭。”
东家颔首,“好。没问题。”
秦无双付了一半的定金,两人签了文书,约定一周后先交付五十个,剩下的三个月后交付。
这次定的货太多,工期延长也在情理之中,秦无双爽快答应了。
回到家,苏锦绣看到她过来,告诉她一件事,“那几家西餐馆又派人过来,问你什么时候能再运到牛排?”
秦无双把牛排卖完,她就没再补货。一来是牛排进价并不低,却卖不上价。二来是她手头没法把大洋转成人民币,所以一些利润低的项目被她停了。
之前她卖了好几样,有蔬菜、粮食、牛排、黄油、棕榈油、自行车、钢笔、纸、铅笔、自动铅笔、鞋子、衬衫和西装。
蔬菜只卖了两回,她就不卖了,卖菜浪费她大量时间,来回倒腾不划算。
粮食回报率太高,她全部用来喂牲畜。
牛排、黄油和棕榈油三样也被她放弃了。利润太低,不划算。
鞋子的利润也是一样的,卖完之后也被她放弃了。
衬衫和西装是因为她自己有厂,利润低一些也没关系,主要是量大,而原材料结算周期也长,最主要在民国也可以卖给日本人,只要能赚日本人的钱,这门生意就可以继续做。
自行车、钢笔和自动铅笔的利润是最高的,需求量也很大,可以持续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