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卷王(123)

作者:映在月光里

康熙却不能将心底的真实想法如实托出,毕竟除了八旗军,还有绿营在。

绿营全是汉军,采用世兵制,即全家世代为兵,父亲没了得儿子顶上。

尽管在军饷配备上,朝廷明显倾向于旗人的兵营。比如八旗军营的支出,几乎是绿营的三倍左右。

康熙无时无刻不担心,绿营兵心生不满,借此反了。

调八旗的兵来吧,他们一来不懂打水仗,二来养他们,比披甲人还要贵。

退一万步说,康熙就算勉为其难相信绿营兵,还得考虑到实际的问题。

南方的人来到北边,很难适应当地的气候,还没打仗就得损失不少。

最后,康熙思索再三,还是调了八旗北边的兵过来。

齐佑看到康熙的安排,一下就看穿了他的用意。

究其根本,不过是放着汉人,担心他的江山社稷罢了。

齐佑管不到康熙,更没功夫去管,成日盯着地里的水稻与洋芋番薯,恨不得盯出朵花来。

在早晚起床都得打哆嗦的时节,水稻终于能收了。

树叶草木,加上水稻一起变成金黄,衬着蓝天白云,美得似浓烈的画卷。

齐佑看多了美景,虽不嫌弃,却实在没空欣赏。

必须趁着天气好时收割水稻,不然等到一场雨下来,稻子倒掉不说,还会生芽晒不干。

妇人们一大早就下地,挥舞着镰刀割稻子,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汉子们忙着捆好,用板车推到晒谷场,脱粒晾晒。孩童们提着篮子在后面,与飞来的鸟儿们争抢,捡拾掉下来的谷穗。

齐佑坐在田埂边,双手搭在膝盖上,陷入了沉思。

林大牛蹲在他身边,一同望着地里的忙碌,半晌后说道:“七阿哥,您无需太过担心,等到种上几年之后,就应当会好转些。”

水稻收成并不好,远远比不上小麦。

齐佑以前看过资料记录,在东北苦寒之地成功种植水稻,是经过了多年的科学研究,不断改善种子取得的成果。

如果不是北海道来的稻种,估计连种子都收不回来。

虽是如此,齐佑还是小小的沮丧了下。他扯着手里的草根,怅然说道:“还是得读书啊!”

林大牛见到齐佑答非所问,楞在了那里,脑子一时没能转过来。

后世的洋芋能获得丰收,是一代代农业科学家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致力于科学研究,育种改良,使其变成了高产型与抗病虫害型。

尽管如此,在春季种植的品种中,还是缺乏高产以及抗病虫害的品种。长期储存仍然是一大难题,农业科学家们还在孜孜不倦地研究。

齐佑从没有如此刻,深深佩服如袁老那样的科学家们。有了他们,才有杂交水稻与各种杂交农作物品种的产生。加上现代化的肥料与除虫剂,方使得农业大丰收。

读书,讲科学,而不是致力研究八股文,是改变现状唯一的出路。

齐佑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草屑,说道:“回去吧,还有番薯与洋芋呢。”

林大牛立刻笑了起来,说道:“洋芋那玩意儿,还真是好种,番薯也是。”

前两天齐佑让林大牛挖了些洋芋与番薯查看收成,林大牛当时惊喜不已,一颗藤下,居然结了一长串的番薯与洋芋!

以前林大牛没吃过番薯与洋芋,这次齐佑煮了些,请他一起吃。哪怕是水煮,他也觉着美味无比。

尤其是番薯,吃起来甜滋滋,比起没有味道的洋芋,要好吃很多。

齐佑却告诉他,洋芋才能当做饭吃,番薯不能。因为番薯只能填饱肚子,没什么好处,吃多了还会泛酸,对肠胃不好。

林大牛却认为,人饿得没饭吃的时候,连树根草皮都能吃。若是有番薯吃,那已经是天大的好事。

齐佑没有多解释,因为番薯没营养,吃了只能说饿不死。洋芋却不一样,里面富含丰富的淀粉,可以当做主食。

可偏偏,洋芋却不是那么好种。

齐佑边走边说道:“洋芋明年不能种这么多,而且要换一块地种植。唔,就换到山坡上新开垦的地试试。还有番薯地,明年得施肥了。”

林大牛想到种番薯的那片地,土质明显与别处不同,说道:“种了番薯之后,那地就结成了块,一点都不肥沃了。这东西虽然长得好,却吃肥得很。不过七阿哥,为何洋芋明年要换块地种?”

齐佑无法解释种子的退化问题,说道:“洋芋与番薯差不多,需要大量的肥料,明年再种的话,地就不行了。还有,我打算明年再少种些水稻,换成精细耕种,拿来做试验田。”

林大牛种惯了地,以前他们在顺义时,齐佑也提过试验田,很快明白了他的意思,说道:“也是,还是得种能饱肚子的东西。若是明年的水稻收成不好,这地就可惜了。”

齐佑笑着说是,他打算将洋芋与番薯送一些回京城,让康熙下令在云南等地试种。

不过,齐佑对此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果然,狼覃军将番薯与洋芋送到了乾清宫,水稻小麦收成不好,有了这两样,康熙同样挺高兴。

番薯还好,这玩意儿不稀奇,宫里人知道吃多了对身子不好,都是浅尝则止。

听说洋芋能当做主食,康熙喜不自胜,大声叫好。可等这股兴头一退去,他就开始犹豫了。

无他,还是因为赋税的考量。

试种的农作物,朝廷肯定在最开始时,无法收取粮食赋税。若是有人钻空子,将所有的地都拿来种上番薯与洋芋,朝廷的赋税就收不上来了。

齐佑的建议也考虑到这点,提出了解决办法。朝廷要事先规定,起初只能种植多少。

康熙深知,一旦有利可图,朝廷的禁令就是一张纸。

而且,土地大多都掌握在地主与权贵手上,寻常百姓没多少地。

百姓造反不成气候,一旦想到若是地主与权贵联手起来,康熙就坐不住了。

考虑来考虑去,康熙最终还是否了齐佑的建议,只在皇庄试着大面积栽种。

齐佑接到康熙的信,苦笑连连。

朝廷太穷了,一年的赋税都损失不起。他早就考虑到了下面的人会如何应对,朝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等到第二年大面积耕种,就要照着原来的田地收取赋税。

旗人的人口还是占极少数,大清天下还是以汉人为主。而汉人的地位在旗人之下,说到底,还是满汉矛盾令康熙没了底气。

齐佑只能安慰自己,在皇庄种就种吧,总比康熙完全置之不理的好。

从内务府赚了些银子,秋收过后有了空,齐佑趁着这段时日,抓紧让人修学堂。

这天傍晚,齐佑正从外面回院子,许久未见的萨布素等在那里,他愣了下,笑着问道:“军营那边不忙?”

萨布素一身浓浓的喜气,笑着说道:“忙,怎么不忙。只有件大事,哪怕再忙我也得亲自前来,跟您说一声。”

齐佑上下打量着萨布素,诧异地哦了声,“你来了正好,我正要找你呢。”

进了屋,得高奉上了茶水,萨布素只吃了一口,便迫不及待放下茶碗。

话到嘴边一转,萨布素还是将自己的事情咽了回去,问道:“七阿哥找我何事?”

齐佑说了学堂的事情,“这件事耽搁不得,不管有多少银子,都得先将学堂办起来。顺义那边的学堂开办得还算顺利,我也有了些经验。其他教授本领的先生,到时候可以从顺义那边找。北边严寒艰苦些,就多出些俸禄给他们。识字的先生,得托你从流放过来的犯人中找。”

萨布素一口应了下来,“这是小事,流放来的读书人多得很。他们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能来做先生,哪怕不用给俸禄,只要管着他们的吃住,他们就要感恩戴德了。不过七阿哥,我听说今年的庄稼收成不好,也没见您去张家口拉粮食来,他们饭都吃不饱的话,哪有闲心来读书识字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