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320)

作者:笔下求生

就算现在医疗设备略有欠缺,凭李道明的技术也应该没问题吧?!

等待往往是最煎熬的。

最初,四个人还站在门口闲聊几句。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四个人一个比一个沉默。

明明房门前有一排椅子,却谁都无心坐下,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墙上的时钟。

许问穿着一双有根的鞋,站久了脚疼。

她动了动脚,微不可见地皱了下眉。

路远征第一时间发现许问的异常。摁着她的肩膀让她坐在走廊的长椅上,自己也跟着在她身边坐下,跟她十指相扣。

他没说安慰的话,许问比他懂。

再说这时候说什么都是苍白无力的。

除了等,他们什么都做不了。

良久,路远征忽然低声开口:“媳妇儿,这其实就是我最讨厌的感觉。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等别人宣判!”

他声音特别低特别轻。

以至于在他开口的第一时间,许问都还没反应过来,听清以后,跟着叹息一声:“没有人喜欢这种感觉。”

医院是个救死扶伤的地方,但却是个很难让人喜欢的地方。

这里总是充斥着各种药水的味道。

随时都是生离死别。

关于这一点儿,罗泽民跟谭长林也都没有意见。

“所以,老百姓之间流传着一句话‘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比起没钱更让人难接受的是有病。”谭长林道。

许问倒是很意外他会有这样见解,因为谭长林性格在这儿。

谭长林张了张嘴,想说什么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就在这时,手术室的灯终于熄灭。

等候着的四个人,齐刷刷地站了起来,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两扇由于年代久远已经有些泛黄的门扇。

门玻璃上,两边各贴了一个大字,手和术。

此刻两个字从内往外被打开。

先是两个护士,随即是两个带头的老专家,后面跟着李道明等人,推着病床从里面出来。

路远征上前一步,朝老专家敬了个礼。

这里的医生都是军医,老专家也都是老干部们,真要论军衔,没在路远征之下的。

老专家点点头,示意后面的李道明:“你们都是年轻人好沟通,你们聊吧!”

说完潇洒走人。

李道明等他师傅走远,垮了肩,特别没正形地往墙上一靠,使唤路远征:“来给哥按摩一下!累死小爷了!”

许问也急,忍不住开口:“手术怎么样了?”

这些老专家一个比一个沉得住气,从他们脸上根本看不出喜怒。

护士们嘴也比较严,只管推着人走。

至于郭建业,此刻昏迷中,腰腿上都是密密麻麻的绷带。

唯一一个能说话能解密的就是此刻看着让人想揍两拳的李道明。

“唉!不按一下都没有力气说了!”李道明有气无力道,“哎呦喂!近七个小时的手术呢!”

路远征低头在许问耳边道:“放心,成了!”随即最近噙着一抹玩味的笑往李道明身边走,“那确实辛苦了!来,我给你按按!”

许问一怔,再抬头,只见路远征一手握着李道明的手腕,另外一只手钳着李道明的肩膀。

她怀疑自己甚至听见了咔咔两声骨头响。

之所以说怀疑是因为,李道明尖叫声太响。

“路远征!有你这么对救命恩人的?”

“我没让你救命!”

“以前救的就不是救了?我就说你没良心!不指望你报答我,你也不能忘得这么干净吧?”

“你的意思是在提醒我跟你算,你在我身上做实验的帐?”

“……”

两个加起来花甲之龄的男人,唇枪舌战了好一会儿。

最后李道明败。

“好了,不吊你们胃口了,郭建业的手术……”李道明眼睛黑亮黑亮地掠过在场的几个人,宣布,“非常成功!”

罗泽民跟谭长林下意识互相击掌。

倒是许问有些好奇地问路远征,“你怎么知道手术成功了?”

那会儿李道明根本都没说话。

“他肚子里藏不住事,一脸等着夸的表情就证明成了。再说,你别看他这样,内心里特别娘们唧唧!如果手术真失败了,他都不会从这个门走出来,一定会在里面哭得比郭建业还凄惨。”

许问:“……”

这形容一时间都不知道该怎么吐槽。

李道明自己当然不服,“你才哭得比郭建业凄惨!要手术失败,郭建业就没机会哭了!”

谭长林当天的飞机飞回了京城。

他是项目负责人,不好一直缺席。

八十年代的飞机归部队管控,所以路远征找了人让他坐飞机走的。

罗泽民当天就返回了鹏城。

他之前给许问跑腿出国买设备,回来后又马不停蹄地来海城呆了这一段时间,自己的生意一直放着那,他也会着急。

只剩路远征跟许问,多留了一天。

等郭建业醒了,才离开。

部队医院跟地方医院不一样,一般不需要专门陪床,护士都会很照顾他们。

如果特别重病患需要陪床的,也是单位会派陪床。

对他们来说,只是换了个地方还在部队里。

地方上的人住院,都比较自由,想来就来想走就走,不报销的脸查房都不惧。

但是战士们不行,他们归医院管。

轻症患者,每天就只有半个小时放风时间,其他时间也是不能随意离开病房的。

不仅如此。

地方上的人来医院动手术,都是需要家属签字的。

往往术前还会组织病患家属谈话,告知一些手术的注意事项。

但是部队医院没有这一套,确切地说是部队医院对着官兵没有这一套。

治疗全程都不需要通过家属。

上次路远征也是这样。

要不然,也不至于有他牺牲的传言传回村里。

许问走出医院,站在大门口,回头望着住院部的高楼感慨:“你说你们这是人性化管理还是非人性化管理?”

路远征知道她想起以前的不痛快,主动握住她的手,“对我们来说,是保命优先,其他往后靠。很多时候顾不上讲规矩!”

许问点点头,声音有些闷:“我再也不想来这个地方了!”

路远征轻叹一声:“我也不愿意再看见那个兽医!”

从海城回来后,路远征的时间似乎多了些。差不多能算按时上班下班。

在许问看起来,他每天的工作要么捣鼓船要么捣鼓地。

船是长江号。

马亮的徒子徒孙们,每修好一处,就会去试船,路远征也会跟着。

除此之外,他跟石磊完全像两个生产队的队长。

石磊天天夹着个本子,路远征拿着个卷皮尺。

身后跟着文书,副营以及拉拉杂杂其他几个人。

就围着岛上那点合适耕地的地方来回转。

现在土地分包到户的政策暂时还没全国推广,但是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试行。

不过彩虹岛这地方特殊,有些事可以特殊对待。

比如现在这地,可以说耕地也可以说是荒地。

个人开垦的荒地是可以种植一段时间才交公的。

现在岛上已经有了不少岛民。

对老百姓来说,没有什么比有地种更踏实的。

但是这个地怎么分是个问题。

暂时来说,岛上的土地资源供这些人种肯定是绰绰有余。

可,彩虹岛不会只有这些岛民。

和之前嫂子们上岛一样,人员会流动。

和嫂子们不一样的是,嫂子们再怎么流动,已婚战士的数量就那么多,土地大概就那么些。

可岛民不一样,上岛的人只会越来越多,这个变量是无法预估的。

路远征跟石磊商量了一下,先分了再说,等明年人多了就再重新分。

不过,还有个事,到现在还没解决。

彩虹岛是没有原住岛民的,如果勉强算有,那就是李嫂他们。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