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196)

作者:MM豆

有人知晓小黑山岛“围师必阙”一计出自裴少淮,借着酒劲夸道:“总兵大人自然是极了不得,可知州大人家大公子的本事亦不容小觑,此次围捕小黑山岛的计谋,便是出自他口。”

大家伙一听,皆好奇,纷纷起哄叫那人仔细说说。

那人也是个嘴皮子利索的,添油加醋,把当日裴少淮的一番话复述了出来,引得同伴们纷纷叫好。

一传十,十传百,不仅南巡水师里传了个遍,事情还传到了岸上。

太仓州百姓受倭寇、水贼袭扰已久,此一战大获全胜,剿灭了一方倭寇,往后日子得以太平,百姓们自然喜笑颜开、津津乐道。

百姓们好奇战况,茶楼说书便有了生意,说书先生们纷纷到处收集消息,自创话本。

故事梗概不外乎是这么几点——知州大人率队夜守城头,南巡总兵精算妙破敌计,百艘战船轮番炮轰敌船,裴公子略施小计全剿余寇。

说书先生口口相传,从苏州城传到了扬州城,又传到了顺天府。

这日,裴少淮和田永玏讨学问误了用膳,干脆约三五同窗,到酒肆里吃饭,期间相谈甚欢。

吃着吃着,裴少淮发现有些不对劲——他们没点这么多菜呀,小二怎么一碟连着一碟端上来,且个个都是酒肆的拿手好菜,价格不菲。

田永玏找来小二一问,才知晓掌柜认出了裴少淮,知道他是知州家的大少爷,特意安排的。

临走时,掌柜怎么说都不肯收下裴少淮的酒菜钱,说道:“知州老爷造福民生,裴少爷出计灭了余寇,这是满城皆知的事情。裴少爷肯来小店用膳,是小店的荣幸,不过是些家常饭菜酒水,权当小店的一番浅薄心意。”

又开怀笑道:“自打知州老爷上任,城里百姓的日子一天过得比一天好,小店生意也跟着愈发红火……裴少爷瞧瞧,早前大街上冷冷清清,如今是不是热闹了许多?”

透过酒肆大门,可以见到街上新开张了许多店铺,临街又有小摊小贩,叫喊声、还价声一片。

酒肆掌柜做了十数年的生意,一直守在这条街上,大街热不热闹,他最是清楚。

田永玏笑劝裴少淮道:“既是老百姓发自内心的一番心意,裴师弟就莫要推辞了。”

裴少淮只好作罢。

随后,田永玏拽着裴少淮进了茶馆,非要听一听那个“裴公子略施小计全剿余寇”的茶话本。

说书先生在前面说得眉飞色舞,抑扬顿挫,情节丰富曲折,座下茶客时而静声细听,时而站起来洪声叫好,唯独裴少淮坐在最后面一排听得满脸臊红——这都是谁写的茶话本?

裴少淮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厉害,只闻——

“……裴公子方方十七年岁,博览群书,精通兵法,常于家中钻研用兵之道,用兵于诡乃是其最善……他三岁便能背诵兵书,八岁研究战法,如今年岁正是大展身手时……面对小黑山岛,四面环山,众人七嘴八舌,裴公子却不急不躁,静生一计……燕总兵道此计大妙,当属上上之策……”

裴少淮实在没办法听完,只好拽着田永玏速速离去了。

翌日,裴少淮来到邹府,见到邹老夫人正在作画,画的正是“围师必阙”的场景,想到此画会刊印在《崇文文卷》上,裴少淮扶额,脸一红。

难道此事还要传到东林书院去?

邹阁老和老夫人皆乐了,邹阁老道:“可难得见到裴小友脸红的模样。”

裴少淮不好意思道:“小子不过是把孙子兵法里的计谋拿出来一用,何至于大家这般夸奖?”

“非也,非也。”邹阁老道,“读过兵法的人不在少,但能施之于行,攻之于心,却不曾多见。”又打趣裴少淮道:“如今百姓不过是夸你几句,你就不好意思了,他日当官,百姓送你万民伞,则当如何?”

万民伞,寓意清官庇护一方,深受百姓爱戴。

邹老夫人在一旁附和道:“小友南下游学一趟,能得这样的好名声,是件好事,不必不好意思。”治民、兵法的名声不同于文采名声,它是实实在在的,对往后的仕途大有助益。

“南居先生、老夫人说得是,小子的脸皮确实薄了一些。”裴少淮道。

今日是过来探讨学问的,裴少淮把文章呈给邹阁老,静待邹阁老点评。

谁料邹阁老将文章折起来还与裴少淮,笑着言道:“文章源于心,你既已知晓自己的问题所在,又肯躬身于行,我已不必再看了……人坐得端正,手里的笔就不会歪。”又继续道,“后年的春闱,你大胆去就是了。”

裴少淮双手接过文章,目光与邹阁老相触,见到邹阁老眼中满是赞许,坚定应道:“小子必定不负先生所望。”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