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假太子要当真女帝(265)

作者:黄柏山人

知道太子会这么嘱咐他,既是在告诉他朝廷收复西阳省的决心,也相当于是答应会派他前往的态度,崔景怀满怀感激地恭敬应下。

“是,臣一定会做好各方面准备。”

等到崔景怀退下去后,御书房中没了外人,正宁帝才低声问道。

“皇儿,崔景怀他爹的死,该不会是先帝……”

先帝什么,正宁帝没好意思说出口,只用手往自己的脖子那里比划了一下,那毕竟是他亲爹,哪怕两人之间没多少父子情,也是亲父子。

何殊明白他那个比划的意思,“据儿臣估计,先帝可能是存了一些不好的心思,但是几位大安名将都相继战死在那边,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们过往的对手都是草原蛮族,不熟悉西南的地形环境。”

叛变的王氏执掌大安驻守西南的一二十万精兵强将,不仅熟悉那边的地形环境,还很了解昔日同袍的作战风格与优缺点,占尽优势。

而正宁帝没在最初就近调用更熟悉西南地域环境的驻军,而是选择将在对战草原蛮族的战场上立下大功的将军们,陆续派去平叛,这背后的心思与动机也绝对不纯。

若非知道先帝后来的那些骚操作,何殊可能不会这么揣测先帝。

可是知道他竟能做出抹杀那段历史的行为后,何殊基本可以确定,她的猜测绝对是八九不离十。

因为做下亏心事在前,还在后来因此而吃了大亏,才会特别不愿面对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又怕别人从中看出些什么,就选择不惜代价的抹去那些,就能解释得通了。

正宁帝心情复杂地坐到一边,他这几天受到的冲击,实在有些多。

先帝在他心中的伟岸形象,被一再打折,现在只剩下那是他亲爹的事实,让他这个儿子不得不强咽下心中的无数吐槽,千万言语最终都化作一句感慨。

“幸亏朕有皇儿!”

不至于稀里糊涂地当皇帝,最后又稀里糊涂的死去,到死不知道大安的全舆图是什么样,还会一直为自己赶不上先帝之万一而感到羞愧。

何殊随便翻了翻,就能看到许多让她感到熟悉的书籍,毕竟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

“就凭他能暗自保存下这些东西,这宋运林也算是死得其所了。”

说到这个,正宁帝顿时精神一振,点头道。

“对啊,这么多东西,而且是这么重要的东西,那宋运林是怎么保存下来的?他为什么将这些保存下来?总不能是因为良心不安吧。”

对于那么一个能做出谋杀妻儿的人,正宁帝实在不认为对方还存在什么良心,若说对方留下这些,是为了对付先帝,好像也说不过去。

毕竟对方为了给家人减免处罚,或者是为报复先帝留下他的致命把柄一事,虽然选择将大安被抹去的那段历史供出,却又没有说出他其实还藏有这些本该被烧毁的东西。

若非太子聪明,猜到对方可能在私下里留有这种后手,也许这些被精心封存起来的东西,会被彻底埋藏在地下,永远不见天日。

对于宋太师这种人,何殊虽然能猜到对方肯定是那种做事喜欢留后手的人,至于其他心思,她就不一定能猜得准了。

“这些东西足以证明先帝对他的宠信,决定将其封存在自己的墓中,可能是因对方比较享受这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优越感吧,死后还能继续享受的那种。”

第一百零九章

与同僚们一起跟着上官, 来到文渊阁的大殿中时,何昌逸还有些不解,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才会使得他们的上官如此郑重其事。

直到看见连他们门下省的顶头上官秦侍中在内, 翰林院、中书省、尚书省、礼部尚书的最高官员都齐聚一室时, 何昌逸才意识到事情似乎很重重的样子。

要知道, 在场的这几部,除了礼部尚书,其它几部的关系都十分不睦, 都认为对方侵犯了自家部门的权益。

最得重用的门下省,更是众所矢之, 毕竟其它各部都是围绕着皇上, 不是关系到重大决策的日常事务与朝廷决议,都是由皇上按例分配给他们各部负责。

唯有本该只有审议权的门下省是围绕着太子,承担的事务最多最杂,也最为忙碌, 负责的却还都是最重要、最容易立功的一些重要事务, 跳过正常流程。

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在朝堂、宫宴等必要场合, 他们这些部门的官员,为免节外生枝,往往都会尽量避免碰面,可是这次竟然全都齐聚一堂, 看这阵势,就知道这次的事情肯定不简单。

尚书令吴林跃看了眼新到的这些门下省官员, 看似客气友好的笑着开口道。

“秦侍中, 你们门下省的任务重, 像这种整理历史文献的小任务,就不劳烦你们门下省的这些大忙人了吧。”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