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第一纳税大户(61)
玉格一口气闷回喉咙。
六姐儿推着她走到摊位上,“好了好了,你在这里守着车等二姐,乖乖地不要动,我和五姐去卖面包糠,你别怕,我们暂时不走远。”
说完,就拉着五姐儿的手跑远了。
至于试吃的东西,嗯,炸香蕉和炸鸡都不便宜,要是谈不下来,再回来拿吧。
玉格那口闷气就这么卡在喉咙,半晌下不去,过了好一会儿,才发出一声不大高兴的哼,不大会儿,又自己笑了起来。
又过了一会儿,五姐儿和六姐儿回来用纸包了一大包面包糠,玉格叫住她们,给了她们十个钱,让她们吃午饭,晚点若是找不到她们就自己先回家去,不管去了哪儿,卖得怎么样,酉初的时候必须回家。
又等了一会儿,二姐儿过来了,玉格同她一道另选了个方向,也是越走越远,这一日她们的重心不在摆摊卖货上。
虽说如此,但也一点不比摆摊卖货轻松,因为她们主要打交道的变成了商贩。
等摆摊车上的东西被卖得试吃得差不多的时候,玉格带着二姐儿把摆摊车放回家,然后和二姐儿带着面包糠去外城。
酉初时分,双方在家门口碰头,玉格扫了一眼六姐儿嘟着的嘴,笑了,“怎么,那么兴致冲冲,多说两句话都嫌耽误时候,还不顺利?”
六姐儿气鼓鼓看着玉格,“你嘲笑我。”
“嗯,”玉格坦然的点头,六姐儿更气了,扭开头不理她。
五姐儿道:“我们跑遍了西四牌楼和东四牌楼,地安门大街也去了,一共卖出去两斤,还是人家好几家分散着买,拢共才凑出来的两斤,价钱是二十文一斤,明儿交货。”
五姐儿说完有些发愁,“这样零散着,明儿送货都有得跑呢。”
对五姐儿,玉格的态度要温和得多,“买的人少,不怕,只要有人买了就行,我和二姐去外城走了一圈,也才卖出去八斤,也是零散着的。”
只要有人买了用了,迟早会卷起来的。
六姐儿支棱着耳朵听了,小声嘟囔道:“偏心。”
玉格瞥了她一眼,慢悠悠的道:“看来还是没跑累。”
“谁说的?都累死了!”六姐儿说完,推开门跑了进去,“我要歇着了,吃饭再叫我。”
玉格和二姐儿、五姐儿慢步走在后头,其实她们也累,她们两头算是分别走了半个城。
家里,陈氏几个已经做出了好几十斤面包糠,用领俸米的布袋子装好了,立起来足有半个玉格高。
玉格四个是走得脚软,她们就是做面包糠做得手抖了,都不容易。
明儿送货也不容易。
玉格苦恼了一会儿,突然灵机一动,“三姐,麻烦你跑一趟马大哥家,问他明儿可得闲,请他帮我们把面包糠送到佐领大人府上。”
三姐儿迟疑着看向陈氏和大姐儿。
陈氏道:“会不会不大好,这还没成亲呢,就这样麻烦人家,往后大姐儿……”
玉格解释道:“没什么不好,那是佐领大人府上,这样重的东西,估计能进到府里去,他去那一处,说不准会有什么机缘呢。”
大姐儿感激的看向玉格。
机缘不机缘的,知道她们家和佐领家的这份关联,往后马家也会高看她几分。
陈氏又犹豫道:“你大舅舅和姨母家的表哥……”
大姐儿抿着唇缓缓低下头。
“额娘,”玉格打断道:“我饿了,好吃饭了吗?”
“嗳,我这就去。”陈氏说着就要往灶房走。
“等等,”玉格看着她轻微发颤的手,叹气道:“额娘先歇一会儿吧,不着急。”
说完又对五姐儿道:“明儿你们送货的时候,告诉他们,若是他们能到咱们家里来取货,就是十九文一斤。”
五姐儿道:“就几两的买卖,能多几厘钱?谁愿意跑这么远。”
玉格笑道:“这几天是这样,但往后就说不定了。”
第37章 、新安排
次日送完货收完款,玉格又调整了自家的经营策略和人员分配。
面包糠虽然算得上一种源头食材,但还没有推广开来,所以他们还需要去各处宣传推销,二姐儿不善言谈,显然是不合适的。
另外,薯条极受官学里的学生喜欢,豆浆和油条也是物美价廉的早餐,并不一定要跑到什么大市街,所以玉格打点好胡同口的官兵,又托官学对面的茶铺老板和官学里的东海多看顾后,就让二姐儿一个人在官学对面专卖豆浆油条和炸薯条。
官学离家里不远,官学生的作息又是很固定的,如此,在官学生们上课期间,二姐儿还能回家里歇着。
与此同时,卖的吃食单一了,陈氏她们也能轻松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