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全行业导师(170)

作者:南林烟

幸好写的是快穿,而且下一卷也将主角的感情问题解决了,勉强算得上完结。只是本来打算写的系统升级,由正常世界进入不那么正常的世界就放弃了,如果哪天有脑洞,或许会放在别的文里写。

鞠躬,抱歉。

第84章

报纸引起了巨大轰动。

京城之外的官员把它当作了解京城动向的辅助, 再远也要托人辗转带到。

市井百姓把它当作难得的娱乐。买不起不要紧,邻居中有一份就行了,找谁家识字的后生读来大伙儿听, 一晚上就消磨过去了。第二天还可以接着聊昨天听到的内容, 什么三英战吕布;什么关二爷千里走单骑;什么铜雀春深锁二乔;什么貂蝉与吕布。足可说上一个月。

到下个月, 又有新的故事可供谈资。

更广阔也更穷的农村呢?

农人没有闲钱买它, 但不少富户也会买,有那行善的也会使人在村中读。不为别的, 只为报上会写些种地的事,照着去做,居然真的有好处。

别的不说,就说小麦吧,报上说一年可以种两次, 地力不足可以用肥力补足。至于补足肥力的办法,农人已知使用粪尿之物, 但报上说得更细更复杂,让人将信将疑。

要光是这样,大家也不会跟着做。麦饭这东西很不好吃,空着田恢复地力, 也比种两茬再不知真假地照着施肥要好。可是报上还介绍了麦子的另一种食用方法, 这在大魏引起了轰动。

磨麦成粉,以粉制食。富户有钱有闲,不止一两户好奇,让人照着做了磨, 又磨了粉, 叫厨子试做。一做之下,顿时后悔浪费了多年的麦子!

就连天子也让宫中添了面食这一新品, 听说宫中多出不少新鲜制法的面食,以后会在报纸上陆续介绍。

据说就连以后赋税都会变化,麦子的地位天翻地覆。冬麦的种植成为必然趋势,那肥田的方法,少不得要学上一学了。

有人试了,自然就发现好处。发现了好处,就证实了报上所言不虚。证明了所言不虚,下期报纸,就成为这些家中有千万良田的大户们必买的东西。

农人买不起不要紧,他们买了送到佃户手里,叫人读给他们听,让他们学着做。由佃户又扩散到自耕农群体,更有积极做事的官吏主动着人推广。

林晨没想到这事还带来一个后续的变化。

过了几年,那些大地主发现肥田用的粪尿根本不够,那怎么办?农村人是不足的,只有大城市才有足够的人去产生这些肥料。

于是他们大发善心,在城里设立了免费的公厕劝人去上。林晨第一次发现的时候都呆住了,果然利益是最好的驱动力。不过这事吧,还得官方组织才更有效力,她干脆给裴昭提了建议。裴昭上书天子,在各地由官方设立公厕,更由那些法家官吏设下法规并严格督促,叫那些习惯了随地便溺的市井小民们到公厕解决问题。

不去?那好办,罚款吧。

这一政策得到天子的嘉许,却被好几家学派攻击,南山学派觉得多事,怎么能连人的便溺之事都管到,云家学派更不用说了,痛心疾首地认为太子越走越偏。

裴昭坚定地,没理他们。

话说回来,关于报纸,读书人关注更多的是那版诸家学说之文。第一个月的报纸出来之后,士人之间就炸了锅,论辩不绝,甚至还有动手的。

更多的人挽了袖子,准备下一期报上见分晓。

林晨在第一份上就让人加了一句,下期将增加版面,刊读“读者来信”。内容嘛,不限。可谈对国政看法,也可谈学说心得。

那还有什么说的,笔战吧!

林晨看着鹿园堆起来的信,以及卖得飞起,作坊开到第四个仍然供不应求的制纸坊,笑得合不拢嘴。

不过数钱的事还是交给别人吧,她还有个事忙。

这么多信,大部分是学术类的,她没那个能力挑选登报,需要人手。

而太子原来选出来的编辑全是云家学派的人,那非得拉偏架不可,必须重选。

林晨就给他把关,免得他一不留神又偏了心眼,由仲裁者变成下场参赛者。

“你说你怎么想的,明明是坐在上面看人唱戏,不时调控一下的人设,偏偏要自己下场一起唱,难怪你爹不高兴。”她一边在裴昭给的名单上打勾,一边碎碎念,“我有个故事你要听不?我那个世界的真事。”

裴昭正在读第五遍《三国演义》,他比别人拿到的稿子多,已经是剧版改写的

第五集到第八集,读了这么多遍还看得津津有味的。

他从林晨这也知道,三国事是她那个时代的真事改编的,那是一个与大魏相似但又不同,历史更久长的国度。他对那的故事非常感兴趣,林晨无意中说出的“以史为鉴”这个词,他亦深以为然。

上一篇:白月光[古穿今] 下一篇:灵魂追捕计划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