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寡后我重生了(290)
陈敬宗:“戚瑾吧,去年比武演示,因为我他们金吾前卫连前三都没进,从那之后他单独见我,眼神就不对了。”
陈伯宗:“他竟然如此心胸狭窄,为了这点小事连朝廷都可以背叛?”
言外之意,他觉得弟弟的理由过于牵强。
陈敬宗只能如此说,不可能把华阳牵扯进来:“你不信我也没办法,总之我会提防戚瑾,也劝你们防着他,当然,这次平叛的事暂且就算了,除非老头子真以为太后娘娘会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这边,真以为凭他的一番话就可以洗脱我与凌将军串通陷害金吾前卫的嫌疑。”
陈伯宗:“这点你不用担心,没有铁证,父亲不会揭发金吾前卫,更不能牵连了凌将军。”
陈敬宗:“那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你赶紧回去吧,我也得继续赶路。”
陈伯宗抓住弟弟的手臂,往他胸口肩膀拍了拍:“有没有受伤?”
弟弟出征在外,母亲日夜忧心,有时候明明在跟他们说完全无关的事,突然自己就红了眼圈。
父亲不会表现出来,但陈伯宗知道,父亲肯定也在牵挂着弟弟。
陈敬宗原地不动,当陈伯宗拍到第三下的时候,他突然吸了口气:“这里刀伤还没完全愈合。”
陈伯宗连忙缩回手。
陈敬宗:“你叫母亲不必太担心,真心疼我,把我昨日孝敬她的银子还我就是了,最好悄悄还,别让长公主知道。”
陈伯宗:……
陈敬宗放声大笑,大步走到自己的坐骑前,翻身而上,握着缰绳对站在路边的兄长道:“回去吧,没事少出城!”
言罢,他催马离去,富贵赶紧追上。
夜色很快吞没了主仆俩的身影。
陈伯宗听着马蹄声越来越远,摇摇头,也上了马。
这日傍晚,陈廷鉴依然是天黑透了才从内阁回来。
陈伯宗特意等父亲用过晚饭了,再来求见。
父子俩去了书房。
陈伯宗将弟弟的猜测转告了父亲。
陈廷鉴摸了摸胡子,问长子:“你怎么看?”
陈伯宗道:“四弟给的理由虽然听起来牵强,可整个金吾前卫,确实戚瑾最有嫌疑,更有可能,他通敌并非是为了与四弟的私怨,而是意图阻拦您的改革,果真如此,戚瑾背后或许还有其他官员支持。”
陈廷鉴看向窗外。
如果这一切都是戚瑾个人所为,此子也太过阴狠,倘若戚瑾只是受了其他官员的指使,那些官员还真是挑对了人,他若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质疑戚瑾,将戚太后又置于何地?皇上太小,很多事情都是戚太后替皇上做主,倘若戚太后对他有了隔阂,改革如何继续?
陈廷鉴相信戚太后的公允,真的证据确凿,戚太后对戚瑾这个侄子也能大义灭亲。
这事坏就坏在,老四解释不清他是如何猜到有人通敌的,任谁看都像凌汝成故意做局提拔儿子、陷害戚瑾。
陈伯宗忽然道:“父亲,我们该庆幸,无论如何,幸好四弟有所防备,不然白河岭一役……”
陈廷鉴脸色一沉。
如果老四没有防备,只带大兴左卫的五千人闯入白河岭的埋伏,以他的脾气,哪里肯束手就擒?
“调查戚瑾与金吾前卫的事就交给你了,切记要谨慎,不要打草惊蛇。”
陈廷鉴太忙了,只能把此事交给已经足以托付大事的长子。
陈伯宗郑重应下。
.
就要过年了,赶在小年官员休假之前,朝廷雷厉风行地给河南八王定了联合造反的罪名。
主谋豫王、叛军主将郭继先等都是斩立决,其他藩王宗室全部贬为庶民,除了保留足够他们安身立命的一点田地,其他私产全部充公。
与此同时,元祐帝也分别给其他藩王送去了一封信,看似在诉说河南诸王欺负他年少的委屈,实则是在藩王们耳边敲了一记警钟,警告众藩王安分守己,莫要步河南八王的后尘。
华阳虽然待在长公主府服丧,吴润自有办法将街头巷尾的消息传递给她。
此外,她的姑母安乐大长公主也隔三岔五地过来坐坐。
“豫王一出事,南康算是彻底老实了,以后肯定不敢再来挑衅你。”
坐在暖阁里,安乐大长公主叹了口气。
华阳是她的侄女,豫王、南康也是她的侄子侄女,虽然她与先帝不是一个娘生的,她与这些侄子侄女们的血缘也隔了一层,可到底都是她亲眼看着长起来的孩子们,突然闹成这样,一个死了一个再也骄傲不起来,安乐大长公主心里也怪不是滋味。
上辈子的这个时候,华阳对南康那边并不感兴趣,此时倒是有闲心问了问:“她现在过得如何?”
安乐大长公主:“跟你一样,待在家里服丧呢,好在你娘仁善,没有迁怒她,该给她的长公主册封都给了,靖安侯府暂且也没有受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