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595)

作者:桃花白茶

还不砸吗。

砸了,倒看看会不会降罪于他。

徐九祥狠狠眨了下眼。

纪炀,敢这么做?

但别说,徐九祥还真有点激动。

甚至有种隐秘的想法。

若纪炀砸了那些说他们有罪的地方,还是好好的。

是不是说明,就没有因果轮回,就什么天降罪责?

顺着他们的想法来做事。

永远会被圈里面。

“既如此,你带上朕的侍卫,让江云中领头,当你的左右手。有朕的人在,看谁敢拦你。”

“赈灾之事,一定要做好。”

“你的安全,也一定要护好。”

带皇上的人,难免有监视的意思。

但让纪炀的认的弟弟江云中领头,就完全是保护了。

如今的徐九祥对这些,已经得心应手。

纪炀笑着称谢,拿着任命书出勤政殿。

他就要下去看看,既要赈灾,还要铲破谣言。

这天什么时候要下雨,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他们这些赈灾的人,能做多少是多少。

总好过在汴京听他们在那妖言惑众。

纪炀要去赈灾的消息一出,着急的人更多。

借着灾情生事的,借着灾情想发财的,以及下面地方没控制好的,全都在反对。

可惜刚被纪炀打了鸡血的徐九祥已经没那么气恼了。

纪炀都给他打前锋了,他自然要守好汴京。

那些恨极纪炀的人,心里明白这是最后的机会。

如果真让纪炀扛到下雨,扛到灾情缓解,他们就再无把握拉下纪炀。

这次中原大旱灾,对他们来说是绝好的机会!

纪炀离京当天,带着上百人出发,其中护卫三十,女医二十,再有随行官员,仔细看的话,几乎人人佩剑。

江云中更是护在左右,半刻都不松懈。

一路巡查,一路发粮,一路清查各路谣言。

正儿八经的庙宇,自然是不砸的。

借着灾情敛财骗人的□□,有一个算一个,全都下狱。

五月上旬,中原以西各地情况不同,靠近河流的麦子还算能行,其他地方麦子已经彻底枯死,当地用水十分困难。

中旬,巡查以东各地好一些,纪炀甚至发现有些地方谎报灾情,本地其实下过几场雨,缓解不少。可为了给纪炀定罪,故意夸大事实,如果不是纪炀觉得不对劲,恐怕真的要让这的百姓去逃荒了。

五月下旬,各地一路走一路勘察情况,随时就近从各地调粮。

女医队伍更是没有放松,天气炎热,各地的牲畜死亡要及时掩埋,有些身体不好,年纪较大受不了热病的,更要及时给药。

大灾之后很容易有大疫。

林婉芸跟着自然也因为此事。

这路上,还用青霉素治好几个人的肺病。

肺病在古代算是不治之症,治好之后,他们的队伍到哪,百姓们就下意识聚集在哪。

纪炀在外面吃土,事情看着琐碎繁杂,确实处理了不少事。

各处赈灾立刻变得井井有条起来,那些连水都吃不上的地步,立刻发粮迁徙,至少要到能有水喝的地方。

年老体弱的,就近安排到近处有水源的地方。

越是这种时候,越要防治瘟疫,但凡有腐烂发臭的东西,必须要找地方烧掉,普通人不能靠近。

还能有水的地方,暂时不做移动,可粮仓一定要备好。

到收获的时候,很多地方要减产,或者颗粒无收,要做好以后的赈灾粮准备。

各地送来的清热的药材更要煮给百姓们喝,热症能减少很多。

这么一来,各地那些乱七八糟的谣言散了不少。

下面是被纪炀稳住局面。

汴京那边又吵嚷不停。

黎明前总是黑暗的,那些人已经到最后的疯狂。

他们不疯,他们不拼命,等旱灾结束,纪炀回来,他们知道自己的命运是什么样。

五月三十,大朝会。

徐九祥罕见在臣子面前生气,直接将奏章砸到那人头上。

“朕不尊生母,所以有此大旱。”

“既然都是朕的错,要不然朕退位让贤,这皇位由你来坐?”

满朝文武听此,立刻跪地请皇上恕罪。

写奏章的人更是颤颤巍巍,不是说小皇帝脾气好吗,他之前也没生气啊。

再不生气的人,此时也会被逼得生气。

更何况这奏章实在让人再也忍不住。

这上面竟然说,他母后应该自请生母住到正宫。

这是人说的话?

好啊。

一个个威逼到这种地步。

徐九祥并不打算饶了他,质问道:“怎么不说话?是不是要朕退位让贤?是不是你心里更有良主?”

这哪敢有。

宗室流放的流放,死的是。

谁还比当今圣上更有资格。

上一篇:顾总心尖宠她从古代来 下一篇:不羡仙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