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52)
净赚六钱银子!
对农家人来说,这六钱银子够做很多事了!至少过年时能多吃几口肉。
不止马同峰一家如此,许多人家更是握紧手里的银钱。
还有一家种的地多,甚至比马同峰家赚得还要多,听说接近一两银子了,正张罗着给家里人买新鞋呢,全家老小都买那种!
一时间,全县上下再次兴奋起来,比之前热闹许多倍。
别看现在天气冷了,但大家心都是热的。
所以从常华县随行的货商人有点懵,他带来的东西全都被买完了!连根头绳都没剩!
以往在扶江县卖得最差的胭脂水粉,现在都被抢购一空,以往扶江县的人哪舍得买这些啊。
这货商也不迟疑,直接道:“你们等着,过两天我再来一趟!”
赚钱的事谁动作不快?
赶来买东西的扶江县百姓们笑呵呵道:“那快去快回,我们等着呢。”
说着,两手空空,荷包满满的货商,直接先一步离开,根本不等赶着五辆大车白菜的裘冬欣。
你慢慢赶货吧!我还要回去拉货回来呢!
其实别说隔壁县的货商,他们扶江县本地的杂货铺最近生意也是极好。
这杂货店里的东西平时卖得不好,老板也只是种田之余摆点东西,有人来买就开门,没有人买就算了。
可白菜卖出去之后,他这的情况变得不同。
以前怎么没发现,扶江县百姓那么爱买东西!
荷包鼓起来就是硬气!
当然大家也是在为过年做准备,以前手里没钱的时候,总是凑凑合合过,今年有钱了,肯定要补偿家人。
特别是过冬的东西,除了衣裳鞋子之类的,百姓们更想要的还有修补房屋的物件。
别的不说,先把漏风漏雨的屋子修缮修缮,今年的冬日说不定没那样冷了,收拾房屋准备过年!
扶江县各家百姓又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开始修缮以前修不起的屋顶,女子们把收获下的白菜储藏腌制,再等着常华县的商贩过来。
日子好像越来越好了?
大家都没忘了这日子好起来的原因,如今众人看向化肥的眼神,跟看宝贝没区别。
至于看知县大人的眼神?
那更是不得了。
他们知县大人就是神农转世!
不然能给他们带来这样大的丰收吗?
扶江县百姓高高兴兴准备过年的时候,裘冬欣终于把五车白菜拉回常华县,准备从常华县的水路走,一路送到潞州城。
虽说这五车白菜不算少,但对比常华县这种土地肥沃,土地面积还多的县来说,五车白菜也不算突出。
可裘冬欣把两个县的白菜放到一起,差距立刻显现出来。
为什么人家扶江县的白菜越看越耐看?瞧这叶子饱满的,瞧着根茎健壮的。
再看看自家县的,怎么,就那么蔫呢?
这扶江县,到底有什么种田秘诀啊?
第27章
常华县就在扶江县东边不到五十里的地方。
只是这两个县虽然挨着, 但发展程度可谓一个天一个地。
前者水草丰饶,县城还有两个小码头, 皆是前朝开凿出来的运河, 这运河虽不宽阔,但直达潞州城码头,所以常华县许多物资得以运送, 生活自然比扶江县好了不知多少倍。
可惜那运河并未经过扶江县,而是顺便常华县到了南边另一个地方。
就连扶江县许多百姓想赶集市,也会去常华县凑热闹。
毕竟常华县马上就能成为上县, 而扶江只是下县中的下等。
所以菜贩裘冬欣,看着土地贫瘠的扶江县产出如此好的白菜, 心里不由地疑惑。
扶江县怎么种出来了?
难道他们知县真有什么诀窍?
但在他心里, 知县老爷们只管收税, 怎么会管这些问题, 反正他们常华县知县如此。
等到了潞州城, 扶江县的白菜果然被抢售一空,虽说如今正是白菜上市的时候, 不止他一个菜贩运菜到码头, 可这样好的白菜可不多见。
那酒楼老板瞧着便道:“你们常华县种的菜越来越漂亮, 瞧瞧着模样, 进贡都使得。”
裘冬欣忙道:“这些菜都是扶江县种的,他们今年种的菜格外好,我们可不敢揽功。”
老板想了半天:“扶江县?很穷那个?”
“对, 就那里。”
两人寒暄几句,也没往深了聊, 这几十万斤的白菜虽多, 可放到航船万计的潞州城码头, 还是不够看。
潞州城,虽说不算太富裕,但也是几州航运往返的必经之路,一点点品质极好的白菜,不出一日便被来往商船,或者本地的商贩买走。
临走之前还问裘冬欣,若还有这样好的品质,他们还买。
裘冬欣看着扶江县的菜先卖完,然后才有人挑常华县的,总觉得跟之前颠倒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