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知县(428)
竟然那么喝酒?
竟然那么蠢?
往事不要再提,提就提纪炀吩咐他们做的事。
宣传灌江府羊肉!
这灌江府羊肉,他们三人,甚至他们三家都吃过。
这几年里,逢年过节他们送年礼到灌江府,纪炀自然也安排土仪送到汴京,每年这羊肉送去,基本都被各家抢着要。
连不怎么爱享乐的晁盛辉他爹,都夸灌江府羊肉好吃。
如此距离送来的羊肉,满汴京除了跟纪炀交好的几家,还有林家,葫芦秀才滕显那,皇上那边之外,很少有这样的美味流出。
所以以前在汴京老饕们的耳朵里,其实隐隐听过灌江府羊肉的名声。
可要说想尝尝?
那太难了。
先不说跟纪炀交好这几家里非富则贵,就算自己想买也是找不到路子的。
用现代的话来说,灌江府羊肉在之前那几年里,只在小圈子里有名,这自然也是纪炀的手笔。
只不过那时候没腾出手扬名。
现在让他的好友们帮忙宣传,消息自然传得飞快。
作为纨绔界老前辈,他们能夸一个东西好吃,这还得了?
只要多说几句,就会有人惦记。
等到晁盛辉再把纪炀写的小故事放到广告页面,这下就更加轰动了。
经过一年多的发展,所谓的京都趣闻报纸,已经不止在京都发行,不少走商的人,甚至会买上千份报纸,送到沿途各地,好多地方都喜欢看!
随着报纸的流通,让灌江府羊肉的名声愈发声名远扬。
其实更特殊的,还是这次广告的内容。
先不说其他店铺广告,那都是小小的一块,哪有灌江府扬州这么大的版面。
而且也不是什么枯燥的几行字,什么什么街,什么什么店铺,几时开业,有什么活动,欢迎光临这种客套话。
里面是声情并茂,通过那老爹一个小人物,讲述古博城变迁,讲述边关生活,讲述百姓日子的文章。
其实并没有太多国仇家恨,快意恩仇,就是简简单单一个普通的人的故事,但看起来却十分鲜活,写的就是身边每个人的故事。
看着那老爹从乱糟糟的古博城逃到灌江府,原本以为好日子来了,没想到当地豪强竟然如此苛待他。
再看到那老爹看到豪强吃羊时的艳羡,跟他做梦都想再养一头羊时忍不住落泪。
本以为这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想到朝廷竟然派人过来。
在这,纪炀刻意淡化了自己的存在,强调了汴京朝廷的作用,看着那老爹的儿子那轩当了捕快,看着那老爹被招过去整修牧场。
故事的最后,是已经成为捕头的那轩跟那老爹在草原上做了顿畅快淋漓的烤全羊。
在灌江府羊肉的香味中,结束这个小人物的故事。
那老爹分到了土地,儿子当了捕快,娘子在种牧草,自己在放梦想中的羊群。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其中对美食的描述更加诱人,让人看完之后,既感慨这个故事,又想尝尝羊肉的滋味。
这个故事跟其他连载小说不同,竟然是用大白话讲的,一个生僻字,一个怪词都没有。
所有百姓都能听懂,读报纸的人念得也畅快。
这样的广告模式,实在给太多人带来冲击。
更别说这故事是由真实故事改编,愈发让人觉得畅快。
只是这种行文方式,自然被汴京文报连骂好几版。
可惜了。
人家都说人家是广告了,自然不是你们的锦绣文章,这您也要管啊?
百姓喜欢还不行?
有人骂归骂,可香喷喷地描写,让灌江府羊肉立刻扬名。
再有几个“纨绔”背书,陛下身边的内官也夸,那内官可是去过灌江府的,他夸的肯定没错。
一时间,汴京无数人都对远在边关的羊肉产生浓厚兴趣。
那边的羊肉,真的比他们这的羊肉好吃?
不行。
一定要去试试。
总有些人有钱又闲,还有些商贩看准机会,万里跋涉都要去买卖些那边羊肉回来。
不止是汴京,只要京都趣闻报纸到的地方,灌江府羊肉的名字就响亮到哪。
三月初发行的报纸,四月份就有消息灵通的商贩接到书信赶到灌江府文饶县。
文饶县的赵大人感慨,他们知府刚说过做好大宗买卖的准备,这就有人找上门了,若不是知府不信鬼神,自己都要以为他是掐指算来的!
纪炀自然不是掐指算来,而是早早布局。
这些过来买灌江羊的商贩们,也不止会买这一样东西,羊皮羊毛,或者周边百姓做成的皮制品,都能捎带回去。
果干栗子之类的东西更不例外,基本都是那种,来都来了,肯定多多进货回去倒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