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康熙唠唠嗑(清穿)(191)

作者:默聚

康熙双眼微眯,半信半疑道:“他写了多少,陆游写了九千多首,朕一辈子才写了一千多首,这孙子能超了陆游?”

这事可是事实,秋暖说的毫不心虚,正色道:“当然,全唐诗一共有四万八千余首,作者两千二百余人,这孙……不是,你这孙子一生写了四万多首诗,换算一下,可以说,你孙子一个人斗败了唐朝诗坛的大半壁江山啊!”

康熙掏了掏耳朵,怀疑自己听错了,侧耳道:“他写了多少?”

秋暖伸出四根手指:“四万三千多首,厉害吧!”

心中祈祷着后面的就别再问了。

可惜天不遂人愿。

吸取刚才自己的教训,康熙先试探着问了一句:“你会背他的诗吗?”

秋暖沉默了片刻,看康熙眼中的光快要熄灭,忙重重点头:“会。”

她刚才太过纠结,康熙的信任少了两分,半信半疑:“当真?”

“当真,乾隆皇帝的诗朗朗上口,广为流传。”举起两根手指,做发誓状。

随后像是无意的看了眼窗外,大惊小怪道:“哎呀,这都中午了,我要回去吃饭了,十阿哥肯定在外面等着我呢!”

说着就想站起来跑,被康熙猛的一拍桌子震住。

这样子要说心里没鬼,鬼都不信。

“坐下,把朕这个孙子的诗,背几首来听听。”

秋暖欲哭无泪,乾隆的诗她是会背几首,可那都是因为烂出名的诗,一般能听的诗,她不会啊!

逃是逃不掉了,秋暖挪着碎步走回来:“汗阿玛……”

康熙:“背。”

秋暖……背就背呗,凶什么,心里默默的和乾隆说了句:对不住了,大侄子。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片……”

康熙双眼迷茫不解,秋暖都想唱一句:老朋友,你是否有许多问号。

“飞入芦花都不见。”

“你看,最后一句话是不是点睛之笔,整个画面活了过来,就这首诗,可是被选入小学课本的哦,乾隆皇帝文学水平真的是,登峰造极。”

大拇指竖了又竖,康熙无视她的马屁,独自一人恍惚在那首诗里,许久都未出来。

最后只能替爱新觉罗的皇帝找面子道:“前面三句……”

尽力了,前面三句夸不动:“最后一句不错,颇有童趣。”

这句话夸出来,他的嘴唇都颤抖了两下,心里像百爪闹心一般难受。

秋暖原是不想打击他,但心中的坏心思又憋的难受,最后终是忍不住的小声补充:“其实,后面一句是大臣替他补救的,也就是说,前面三句才是你孙子做的诗。”

咔嚓一声康熙的心碎成了两片,就那一句亡羊补牢的,居然还是大臣描补的?不不,他不信。

捂着胸口难以呼吸,爱新觉罗的皇帝,怎么一个不如一个,不会作诗你就安静会,瞎折腾什么。

当了半辈子的康熙没有这么脆弱,秋暖看他的夸张动作还挺好玩,伸手拿了一个橘子,边剥边慢慢念着:“远看城墙齿锯锯,近看城墙锯锯齿。若把城墙倒过来,上边不锯下面锯。”

随后道:“别难过,这是两首黑历史,他写的还是有好诗的,只不过没有这两首出名而已,我记不住。”

“还是那句话,咱数量取胜,无论怎么样,他都是第一,一天能做十几首诗,多了不起,纵观历史,除了他还能有谁能做到,对吧?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不管怎么样,诗坛上有你们祖孙俩的一席之地。”

这话太过扎心,祖孙俩加起来四万四千余首,只有一首入选了课本上,这也就算了,那最后一句,居然还是大臣写的,丢人,丢人,太过丢人。

心里的难堪消散不去,秋暖他又不好说落,猛的一拍桌子,冲着门外喊:“梁九功呢!还不滚进来,没看见朕的茶都没了。”

梁九功一直守在门外,听他声音不快,忙小跑进来,偷偷看了眼淡定吃橘子的秋暖,心瞬间定了下来。

舔笑道:“奴才该死,奴才这就给皇上换茶。”

康熙点着他,像个困兽道:“去去,把朕的那些诗稿,全都拿去烧了。”

气愤,他现在最最讨厌的就是作诗了。

秋暖着急说:“梁公公,皇上不喜欢,我喜欢,全都送到我家,我要珍藏起来。”

康熙鼻子出气:“珍藏有何用,一堆无用诗。”

随后不知是被自己气的,还是被孙子乾隆气的,发狠道:“以后爱新觉罗的皇帝都不准作诗。”

梁九功腰弯似弓,吓的不敢应声,偷摸的看了眼秋暖,秋暖把橘子放在桌上,摆手道:“不至于,不至于,梁公公你先出去,汗阿玛就是耍脾气呢,我劝劝,刚才的话都不作数,你别往外传。”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