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35)
驿站乃是朝廷在官道上铺设的,往往都是每隔多远的距离才会设下一个站点,好为来往经过的信差提供补给,而周长宁他们这一行人通过这些天的赶路,早已离开了秦王封地,交战的乃是秦王和楚王,燕王这个青涩的毛头小子暂时还不被他们放在眼里,所以,战火暂时还没有烧过来,这个驿站也就并未关门大吉。
只不过,旁人或许不太清楚,周长宁却是明白,这里的驿站往往都是为了来往的官员或信差提供食宿的,像他们这些过往的行人怕是进不去,心里想了想,悄声在周老爷子耳旁说了些什么,于是,周老爷子便阻止住了众人想要进去歇歇脚的动作,转而向旁边的一个茶水摊子走去。
这茶水摊子不外乎是附近的村民为了补贴家用而过来开设的,反正无非是搭个草棚子、内里添几张桌椅的事情,几乎是无本买卖,挣不了大钱,但是让家里闲着无事的老人过来守着,也并不费什么事,左不过,能挣一点儿是一点儿嘛。
听周老爷子说驿站定然不会放他们进去的,众人心下难免失望,但是,茶水摊就茶水摊吧,不得不说,当屁股切切实实地落在了凳子上的时候,内心居然会产生出一种久违了的感觉,这么多天休息歇脚大都是席地而坐,整个人早已风尘仆仆的,能有个凳子坐,喝点儿茶水,也算是让生活里多一点儿调剂品了。
作者有话说:
第二十五章 驿站
然而,坐着歇下之后,在众人有些诧异的目光中,周大新却带着周长宁往驿站的方向走过去了。
“周叔,大新这是?”董文旭语气有些迟疑地问道,他是开书铺的,跟读书人打交道居多,耳濡目染之下对朝廷开设的驿站还是有几分了解的,驿站的主事者自然是官方派来的人,但是里头干活的其他人却大都是附近村子或镇上的,不过,虽说做的都是些杂事,但好歹也跟官府有了交集,所以,即便清闲到无所事事,这里的人也不可能好说话到哪里去。
周老爷子笑呵呵地回了一句:“我让大新带着长宁去打探些消息,咱们这些人只是闷着头赶路,虽说已经出了秦王封地,但是我这把老骨头还想着落叶归根呢,对那边的战事究竟如何了总得了解了解嘛。”
这话说得在理,众人眼前不由得一亮,连连点头,到底还是周老爷子思虑周全。
不过,周老爷子这话只是说了一半,另一半嘛......周长宁紧跟在自家老爹身后,一齐走到驿站门口,平日里负责接待来往衙差和官员的小二立刻笑脸迎了上来,然而,在看到他们父子二人身上面料做工俱是极为普通的衣服,且因着一路上就连做饭的水有时候都缺呢,更何况奢侈到洗澡了呢,身上散发出的那股子味道着实不好闻,于是乎,小二便立刻换了一副脸庞:
“这里是驿站,仅招待官府的人,可不是你们能进来的地方,来往行人若想歇脚,请往别处去!”也不知是怎么回事,近些日子以来,像这样好似流民的人陆陆续续都在经过这里,也没听说哪里有发生过大规模的饥荒啊?这些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心里这样想着,碍于一眼便看到了在不远处茶水摊上歇脚的众人,到底语气没有太过难听。
人都说,先敬罗裳再敬人,还是由几分道理的,更何况,无须小二指明,周大新也知道他们此时的形象定然是极为狼狈的,心里并未动气,反而极为客气地笑着道:“这位兄弟,不知道怎么称呼啊?”说着便摸出了一块碎银子来,动作极为隐蔽且快速地放在了小二的手心。
察觉到手里的异物,虽然心里不屑,来往的衙差官员随随便便出手也比这人大方呢,但是眼下又无事,左右不过是闲谈一两句话的功夫,小二也就没有推拒,毫不客气地收下了,面色也变得和缓了些许:“我叫大猛,你这是...打哪儿来啊?”
周大新当然不会傻到把自家的老底儿泄光:“我们都是从宛城那边过来的,那里虽然还能过得下去,但日子仍是有些艰难,这不,我姑母可是嫁到东阳郡的大户人家去了,便打算去郡城寻亲,若是一切顺利的话,说不定以后就能在郡城落脚了。”说着,周大新眼里还浮现出些许希冀之色,就好像,他真的有这么一个姑母似的。
大猛在心里嗤笑,还大户人家呢?在这些人眼里,该不会东阳郡的每一家都能称得上是大户人家吧?不过,心里虽不以为然,面上却附和着说道:“那便希望你们一路都顺利了。”
这时,就到了周长宁发挥作用的时候了,只见他轻轻地拽了拽周大新的衣角,凑近着他,用小二百分百能够听得清的音量说道:“爹,咱们这也走了快半个月了,一路上只能吃个半饱也就算了,连水都不够用,你闻闻我身上这味儿,都快馊了,咱们能不能跟这位官爷商量一二,好歹让我们好生梳洗一番吧?就现在这个样子,找到姑祖母的府上的时候,说不定人家门房还以为我们是叫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