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长孙逃荒记(107)
杨永康自觉没什么大本事,那就一心跟着有本事的人走啊,在他眼中,先前最有本事的无疑是周家村的里正周老爷子,现下则是周家的某一位不知名的人。
为何会认定周家人走的路都是正确的呢?那自然是因为杨永康心里的那一番计较了,仔细盘算一下,周家也就是刚来东阳郡的那一阵子,兄弟三个都和他们一样在码头下苦力,一天苦哈哈地挣些铜板。
可是后来呢?没过一阵子,先是周老二开了杂货铺,再是周老三开了豆腐铺子,然后是周家老大也不来码头上做活了,直接去杂货铺帮他弟弟做事去了!
且不提那一阵子周大新外出的时候脸上那笑眯眯的模样,一看让人便知这是有好事临门了,单说周家开的这两间铺子,租金、进货成本等等,这不都得花上一笔不菲的银钱?
同一个村出来的,周家就算先前条件比他们能宽裕些,又能宽裕到哪里去呢?由此可见,在搬到东阳郡以后,周家大抵是找到了什么发财的门路,彻底发达了吧?
正是碍于心底里的这个猜测,在得知周老爷子愿意帮扶村人一把、替他们先垫上船票钱的时候,杨永康对于心里的猜测越发笃定了,与此同时,咬了咬牙,决定闷着头,以后就跟在周家身后混了。
不过,心里的这些计较,杨永康也从未对外人讲过,就算是对着自家儿子,也是深怕他年纪小不知事、被外人哄骗着说出来,故而没有吐露过半个字,杨毅也只知道自家要搬到衡池郡去,为什么要搬、为什么这样着急等等,其原因一概不知。
杨家父子俩住在隔壁的那间屋子,周老爷子、周大新、周长宁住一间,周三全、周二柱带着周长平住一间,女眷那边,周老太太、林氏和李氏住在一间,杨氏带着闺女住另一间,虽说这样分大家都有些不太习惯,可是船上的屋子数量有限,也只能将就安排了。
况且,也就需要在船上的这一阵子将就一下,周家人都不是什么娇气的人,凑活对付着这些天也就过去了。
回到房间里,听周大新说老太太有些晕船,感觉不大舒服,已经躺下了,想起方管事刚刚的话,周长宁又去了船上的厨房,和厨子说了一声,端了一碗熬好的汤药,去了老太太的房间。
进去之前,周长宁先敲了敲门,听到里面来自林氏的声音之后,才推开门走了进去,老太太听见声音,睁开眼睛向着门口处看过来,脸色的确比起上船的时候难看了许多。
“你怎么过来了?这手上端的是什么?一股子怪味儿!”林氏向来是家里嗅觉最灵敏的那一个,闻到味道,登时皱了皱眉头。
“我听方管事说船上有常备的治晕船的汤药,就去厨房给奶奶端了一碗过来,奶奶先起来喝了药再休息吧!”
闻言,林氏和李氏一起将老太太扶起身来,老太太只是有些头晕恶心,倒还不至于到了需要人喂药的地步,接过药碗,皱着眉头,一口气将汤药喝下去了,动作颇为干脆利落,唯有那深深拧起的眉头才能让人发觉老太太很是厌恶那股来自汤药的苦味儿。
好在林氏有所准备,起身去翻找了自家做的白糖出来,给老太太冲了杯糖水,糖水下肚,压下了嘴里不住泛起来的苦味儿,老太太的表情这才好看了些许。
说起来,自从周长宁拿出了白糖方子以后,周家就再也没缺过白糖了,他虽然把方子卖给了齐家,却只是代表着方子不能再做商用了,自家制些白糖还是没问题的。
“对了,娘,在船上的这几日,到了饭点儿,我和爹他们会轮换着给你们从厨房把饭菜端过来的,若是没有其他事情的话,你们还是尽量少出门吧,你记得跟二婶和妹妹也说一声!”周长宁交代道。
林氏自然知晓其中轻重,明白船上鱼龙混杂的,她们都是女眷,万一独自出门被人冲撞了说不定都没处说理去呢,登时便慎重地点了点头:“我知道了,放心吧!”
作者有话说:
西安怕不是有什么“满30-15”的促销活动?前几天刚换上短袖,这两天又把秋季卫衣翻出来了,这两天很是不幸地感冒了,更新会有稍稍的不大稳定,争取后天恢复如常~~
第六十五章 船上
周家村处于内陆, 在此之前,周家人还真没有坐过船,因此, 刚上船的前两天, 一家人都有种说不出的兴奋,即便由于不适应而难免有些头晕脑胀的,也并未阻碍一家子时常透过窗户看看江面的举动。
说起来, 这样的经历对于周长宁来说同样是少有的, 只是他素来习惯即使在家人面前也不会有太大的表情波动,这才没有被其他人看出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