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剧岂可修(230)
谢涵脸上表情倏忽淡了,轻笑一声,“原来如此。难怪君父总会听那些子虚乌有的话,因为他心中一直自卑。”
狐源皱了下眉,“太子,难道你想听君上是因为爱惜你这个儿子、信任你的才能,才会无论如何要把君位传给你吗?”
谢涵一顿,“孤岂会如此天真?”
狐源意味深长地笑了起来,“这想法确实天真。但太子你若认真经营,未必不可,毕竟君上曾经对你是有感情的,又最是心软耳软。”说完,他转言道:“明日我面见君上,太子要否一起?”
谢涵抿了抿唇,“好。”
第二天,狐源果然去见齐公了,谢涵在东宫里候了约莫半个时辰,就听到了齐公传召的旨意。
书房内,仅有齐公与狐源二人,其余的,莫说一个宫婢内侍,就是连只苍蝇蚊子也没有,极其的安静。
谢涵迈步入内,躬身拜下,“儿臣拜见君父。”
“起罢。”齐公淡淡道。他心里还残留着昨天被拂逆的不悦,但现在还有更重要的事,“狐爱卿说,你对国内现在的制度有意见,想做变动?”
就像狐源说的那样,谢皋实在是那种一眼就能望到底的人,他分明是想用无喜无怒的态度给谢涵施加一点压力,但眼里的急切却掩饰的太差,显然狐源已经说动他了。
谢涵忽然想起这么多年来对方看他的眼,是不喜的,不愿意看到的,却绝对不是憎恨的,欲除之而后快的。
所以一切就是他轻信流言的想象?
谢涵不知作何心情地轻笑出声。
“你笑什么?”两人如出一辙的星眸在半空中对视,齐公见对方只凝着他不说话,又是不耐又是不明所以道。
“儿臣很久没有见君父了,看到您,情不自禁开心地笑了起来。”谢涵道。
齐公:“……”他“咳”了一声,“成何体统?你贵为我大齐储君,却如此吊儿郎当,说话更是油腔滑调,宛如市井小人。”
“君父既不爱听,儿臣就不说。”谢涵一笑,在下首地席坐下。
此时,齐公坐上首,狐源居右,谢涵坐左,他一坐下,便侃侃道:“儿臣是不是对我国制度有意见不重要,重要的是敢问君父想变法能立刻着手实施吗?”
齐公皱眉。
谢涵继续道:“不能。因为会有很多阻拦。这就表明君父您在国内受多方掣肘,并非万人之上。”
这句话可谓说到齐公心坎上了。
齐国历史悠久,氏族力量比之许多国家都要强盛,联合起来甚至可以威逼公室。而谢皋偏偏是个过于文弱与温和的国君,氏族就显得越加猖獗,这种被左右的感觉也越加强烈。
就像之前阳溪君吞税一事上,氏族们就表现出了咄咄逼人之态,甚至逼迫谢皋令他难堪。
但他当然不会就这么应下,而是声音不少变道:“纳四方之谏,方是明君当为。”
“可他们的谏言为公为私还很难说。而且谏言并不是帮君父做决定。”谢涵游刃有余道。
齐公果然很快取下伪装,“那你说说你想怎么变?”
相信狐源已经把之前他们商量的都已经说给齐公听了,谢涵于是打算讲他的前期准备,“儿臣拙见,愿抛砖引玉:第一步,当积蓄我们这一方可以和氏族相抗衡的力量,应积累人才,可先从四白学宫开始选拔。四白学宫,本就我国为吸引人才而设,从这里选拔,只能显出君父您求贤若渴,不至惊动氏族。”
“第二步,可以在不起眼的小官上安插君父信得过的人,双管齐下。”
“第三步,学习梁国,推动全民皆兵,对全国百姓进行各种训练与教育,届时氏族一有异动,君父就可随时征兵。且这对我国未来也有大大的好处。”
“有兵还不够,要注意将领的培养。”狐源忽然道:“六军中,本就有一军由公室子弟统领,如今是谢宾,要让他注意调/教人。”
“但这些都是不小的动作,不只要找好理由,还要做出一些能吸引走各大氏族注意力的事。”
“坐山观虎斗。”狐源道:“氏族本就不是一块铁板,要分化他们很简单,只是万万不能让他们此消彼长、利益重新分配,而是要把这利益收归国有。”狐源道。
“所以应该先从小氏族开始。”谢涵道。
“依附拾氏的温氏可,我不日前收到线报,温氏家主的弟弟和波氏家主之母暗通款曲。波氏家主向来厌恶嫡母的管束与擅权,如果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他,他一定会趁机大做文章。我等便可暗中激化矛盾。”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施施然面不改色敲定一条毒计。
素来在列国国君中算得上是“风光霁月”的齐公:“……”他喉头滑动,咽下一口口水,望着谢涵的目光渐渐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