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在九十年代(352)

作者:长胜之虎

“所以你要招收这方面的人才,需要什么人才,你跟人事部说就是,我在会上已经叮嘱他们了。”刘美娟回道。

搞科学研究,一开始总是一片灰暗,困难重重,基本看不到希望。

朱涛就是这样的心态,海豚科技没有一丁点技术积累,白手开始,怎么能赶上别人的技术?

更重要的是,时间非常有限,客户只给了半年的期限,这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老板娘做出了自己研发的决定,朱涛也不能反驳,他只能接受这项艰巨的任务。

网络摄像头是那么好研制的吗?中国直到2018年都是绝对的弱项,用的都是索尼、尼康、卡尔蔡司等国外光学巨头的镜头。

这光学镜头,第一大技术难题就是光学玻璃,这不是普通的玻璃,技术含量相当高,中国一直做不好,这方面只能进口。

第二就是镜头研磨工艺,告诉大家一件事,直到2018年世界上的所有超级计算机都还在计算元周率,光学镜头的凹凸面和圆周率有相同的性质,是永远没有上限,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还有光学自动调焦,难度也不小,这需要超精密的微型伺服电机,这种电机海豚科技目前还没有,需要特别研制。

这光学镜头的精密工艺等级,已经超过了微米级的标准,基本上和当今的芯片制程工艺同步,是电子级的精密标准。

除此之外,还有光学防抖技术,是一种超精密的电子陀螺仪基座,这也是当今最先进的技术,比一些国防装备上使的电子陀螺仪还要精密许多倍。

所以,别看只是一个小小的网络摄像头,要想在半年内研发出来,难度与上天揽月基本相同。

当然啦!刘美娟也不是乱下命令,她给朱涛团队调拨了包括几名七级技工几名电子硬件工程师在内的各类人才,组成了一支综合性研究团队。

海豚科技需要在这种前沿科技上有所作为。

最快更新

第248章 :发动机寿命

刘美娟的巡视之旅第一天就这么过去了,陈子安的出现,算是她这次的意外收获。

ai人工智能语音的重要性,她比谁都清楚,而陈子安却是这方面的宝贵人才,她给陈子安调配十名软件工程师,就是想以他为种子,将这项前沿科技,研究下去,像农夫播种一样,期待着生根发芽的那一天。

第二天,刘美娟同王勇一起,先去办公楼打了卡,她连办公室都没进,就又原路返回了工厂区。

她今天第一个要视察的部门是苗伟团队,苗伟虽然去负责芯片封装测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工人培训的任务去了,但他只是一个人孤身上任,他没从团队里调一个人。

这是因为封装测试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以及工人的培训工作,都要求有专业的知识,他项目团队里的人帮不上忙,他必须依靠新加入公司的那些技术员。

苗伟一走,负责团队管理的人就是董斌,他是当初的三人团队之一,也是苗伟的好友,所以被苗伟任命为他的副手。

现在整栋实验厂房就只有董斌团队的人在坚持做发动机研究测试工作了。

他们只有二十多个人,在三千多平米的厂房内,就显得太空旷了。

空旷归空旷,但绝对热闹,一百台发动机在日夜不停的做着各种高强度的测试,在封闭的厂房内,简直是轰鸣声隆隆,这让初次进入这种嘈杂环境的刘美娟有点不适。

刘美娟是第一次见到真实的三缸发动机,这是她提出要求,苗伟团队研制出来的新型发动机。

与后世的发动机相比,显得更加简洁娇小,就好像是一个玩具一样,让人怀疑它的实力。

可是每一台发动机,都连着一台粗笨的测试设备,那些巨大的粗家伙,也转得飞快,可见这种娇小的发动机,力气并不小,就像是动画片里的金刚葫芦娃一样,个子不大,但力大无穷。

它没有了那些复杂的电子点火线路,也没有复杂的油气混合机构,它的进气与排气管道都异常简单。

从外表看,唯一能称得上电器设备的就是一台精致的电动马达。

就在这时,一台发动机突然突突突几下就熄火了,刘美娟就关心的问陪在她身边的董斌:“董斌,怎么啦!是技术还不成熟吗?”

“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要拆开发动机才知道,老板娘,这很正常,我们这叫破坏性实验,每天24小时都在进行着高强度的实验,发动机不烂才不正常。

这种高强度实验,能实验出哪些零部件易损,它的耐用度是多久等等宝贵的实验数据,一台发动机一般只能运行十天左右的时间。”董斌给她解释。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