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245)
还有三个人觉得办女学的这趟水很深,他们便索性放弃了这个想法,觉得想要再观望一番。
只有王县令因为将女儿送到灵毓女学去念过书,深深的觉得这个灵毓女学和其他女学是不一样的,跟着时晗雪一起到家乡去开灵毓女学的分院,肯定错不了。
时晗雪现在提出来的要求虽然多,看起来好似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他们怎么不反过来想想呢?
时晗雪提出了这么多要求,这说明她对灵毓女学有感情,想要做得特别好。
与那种随便收一点银子就将自己惠心女学的牌匾授出去的女学相比,谁高谁低,当下立判。
王县令觉得其他现在退出的县令们,都是鼠目寸光的短视之人。他与这些人是完全不一样的。
于是他老老实实地接受了季兴邦和时晗雪的意见,写信给老家的人,找了很好的场地,找了一些出资的人,建了个很大很气派的灵毓女学的校舍。
然后他再恭敬地让时晗雪选择女官或者是亲近的朋友带人去那个地方办学。
话说他老家在的地方还是文风鼎盛的江南一个府。那里学院不少,不过以前更多的是男生的学院,女学甚少,基本没有,王县令所在那个府的府城之中,甚至都没有大景女学。
这并不是代表江南那边不注重女子的教育,而是因为江南那边富户、乡绅很多,文风鼎盛,好些人家请了女夫子,在家中给女儿很好的私人教育。
时晗雪非常看重这件事情,立即行动起来。
作者有话说:
第128章 筹备分院
时晗雪给自己信得过的在京城开办灵毓女学的女官朋友们写信, 问问她们的意愿,有谁想要带着人到江南到王县令的老家荆南府去开办灵毓女学的分校。
信写过去京城之后,在京城的女官们商议一番, 很快便给时晗雪回信了。她们其中有一名唤作殷思晴的女官老家就在南方, 但是不在江南, 更不在荆南府。不过她从小就习惯了南方的气候, 也很喜欢,自己在京城这边发展之后虽然赚了很多钱,有了好些社会地位,但是总感觉有些美中不足。
这个女官很年轻, 但是在京城的灵毓女学之中资助了好几个贫家女孩收做弟子,又收了几名年纪幼小的女孤儿做养女,不缺人。她已经立了女户,是打定了主意想要一辈子不成亲的那种,也不缺坚毅的心性。
她在时晗雪在临汾府开了第一个灵毓女学的分院之后便动了心思, 也想要找个地方开办灵毓女学的分院, 扩大灵毓女学的影响力。当然,地点最好是在南方, 以满足她对于气候和饮食等的要求。
此时时晗雪的信写过来之后, 殷思晴便觉得真是瞌睡碰到了枕头, 太好了!她也正想要带着她的女徒弟们和养女们换个地方开灵毓女学的分院呢。王县令所在的荆南府环境很不错, 她也曾听说过,现在有着王县令族人的帮助,她对于开办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的信心更加足了。
时晗雪收到信之后松了口气,她心目中的第一人选自然是之前与她相熟的京城女官们, 但若是这些人不愿意离开京城安逸的环境去其他地方打拼, 她也不会勉强她们, 而是会另行去物色人选。当然那样的话她可能就会对山长的情况不太了解,不太信任,会加大监管力度。
现在既然殷思晴主动愿意去,她不仅省了好些事情,也更加放心了一些,毕竟殷思晴是与她一同在宫中相处过三年的女官,彼此之间知根知底,对她的性格和人品都是很有了解的。
只不过即便这样时晗雪也不会放她一个人独大,而是会再派遣几个自己熟悉的人监督,或者是对跟着殷思晴一同去荆南府女学的人做做工作,让她不时给自己提供一些荆南府灵毓女学的情况,类似于朝廷的监察制度。
于是时晗雪一边写信让殷思晴在京城之中再招收一些懂知识的女子做教谕,避免殷思晴带走的全都是她的女徒弟或者干女儿,全是与她过从甚密、一心只想着她的人。不过明面上的理由自然不是这个,而是让殷思晴多带点儿京城这么的女教谕去,免得到时候女教谕们都是到江南当地去招聘,将殷思晴这个山长架空了。
同时时晗雪也在临汾府招收一些她认识了很久、考察了很久的女子作为教谕,跟着殷思晴一同去江南开办荆南府灵毓女学分校,作为她的眼睛监察各项事务,同时也不让殷思晴招收的京城女教谕人数太多、势力太大,到时候抱团一起欺骗她。
同时她还写信告诉殷思晴,让殷思晴到了江南省荆南府之后一定要招收一定数量的当地女子做女教谕,方便开展工作,同时,与京城这边的女教谕、临汾府这边的女教谕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到时候殷思晴比较好管理整个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