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897)
军队回京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各国的王室贵族,也带回了学者、工匠以及艺人,唱的跳的耍把式的表演杂技的,都有;乐府就要首先想各地的歌手请教,了解那里的风俗民情。
汪舜华看了乐府呈上来的各地民歌,也对制作中的官方民歌提出了意见:既要尊重当地的习俗,又要体现时代特色——前一句,是说要有民族地区欢快活泼的特点;后面一句,既要通俗易懂,别老文绉绉的,中原百姓都搞不懂,就别指望那些大字都不认识几个的新同胞了;更重要的,要体现忠君爱国、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时代风貌。
乐府官员们创作的歌曲她看了,也听了,直摇头——这歌在中原地区唱倒也罢了,拿到草原上去,实在不够感染人。
汪舜华想到了后代的ktv,尤其是广场上的神曲,当时不觉得怎么样,现在想想那欢快的曲调,那动感的节奏,那才叫洗脑!
就是要用这种调子,让这些连汉语都说不利索的人跟着唱、最好是跳起来。
有事没事唱一唱、跳一跳,感受到了朝廷的威严和恩德,老老实实的牧羊、种地,就融合到一起了。
汪舜华的手指敲在案几上,《最炫民族风》同时从她嘴里跑出来,乐府的官员先是一呆,而后马上有种想踩点的冲动——要的就是这个调调!
果然,经过乐工复原的几首神曲经过编排很快再次到汪舜华跟前表演,因为汪舜华再三强调要考虑百姓演奏的特点——没有音响,也没有乐队,就是一般就是二胡、唢呐,或者琵琶,所以别整的太复杂,实用当道。
毕竟是专业人员,即便是不如原曲的感染力,也很有几分味道;听曲的时候,汪舜华忍不住打着节拍,左右侍从也跟着节奏点头;稍后找来各国的演艺人员排练,好家伙,本来就能歌善舞的民族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又蹦又跳,老远就能听见“我的马牵山外,听风唱着天籁,岁月已经更改,心胸依然自在”的高亢旋律,一些汉人也跟着手舞足蹈,还有的拿着笛箫等各种乐器伴奏的;甚至戏班子到农村演出的时候,农民也跟着乱扭一气——语言不通,但音乐是共通的;何况汉人也是能歌善舞的,真的。
经过几年的排练和反复修改,如今草原上倒是传唱着几首大明版的神曲,有牧歌,有情歌,但总不忘歌颂带来和平安宁的明朝皇帝,不忘讴歌大明军队的威武雄壮,不忘畅想一下未来美好的生活。
交流是相互的,当草原上连汉语都说不利索的的牧民跟着从北京乐府下乡送温暖的专业艺术家们围着篝火唱着汉语歌跳着欢快的舞蹈时,以北京为原点,中原人民也开始积极学习新同胞们的生活方式——就像当年琵琶胡琴传入中原后迅速传开一样,中原人民自来就对各种新奇的玩意充满兴趣。前几年朝鲜省的马尾裙传入内地,刚开始只有富商、贵公子穿,当时皇帝觉得新鲜,穿了几回,于是亲王宗室也加入了这个行列。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言官上言:“京中士人好著马尾衬裙,因此官马被人偷拔鬃尾,有误军国大计。乞予禁革。”汪舜华只是下旨将偷拔鬃尾的贼治以重罪,对衣服却没怎么管——怎么管?皇帝越管越得劲,每天穿,有时间就穿到眼前晃。
北方平定后,朝廷有了稳定的马尾供应渠道。每天都有马尾巴源源不断得送进关,皇帝不穿了,宗室驸马官员不穿了,但是全国各地的人民开始赶潮流了,尤其是江南地区的富商,上着大襟短袄,下穿马尾裙。由于马尾比较硬,所以这种裙子硬撅撅的,就像一把撑张开来的伞。皇帝南巡的时候,就看到满街的富商士子下半身撑着一把圆伞在街上走来走去,百感交集。
马尾裙才刚刚兴起,南方怀德省的四身衣、清宁省的恰可莉,仁寿省的纱笼,剧烈冲击着中原人民的视觉;尤其是景泰省的纱丽,轻盈曼妙,顾盼神飞,令人浮想联翩,很快得到女人们的青睐,当然也因此遭到了无数口诛笔伐。学究们简直不敢相信,女人们居然穿成这样就敢上街!
骂声不断,但不能阻止各地人民追赶潮流的决心。北京、南京的贵妇少女们穿着纱丽,欢笑着去骑马游春、荡秋千、踢蹴鞠,随着一波波斯美人、汉昌美人的入宫,风气居然蔓延到宫里。
皇帝对这些连汉语都说不利索的美人没什么兴趣,看个热闹罢了,他还是觉得陆贵妃可人意;但选这些美人入宫却是不可少的,是臣服的重要标志。
锦鸾不无忧虑的跟汪舜华说起:“那衣服半遮半露的,甚不成体统。”
汪舜华笑道:“我倒觉得轻飘飘又花花绿绿的,挺好看的。——景泰等省地处南方,常年炎热,不比得咱们这里四季分明,所以风俗民情和咱们都有区别。如今既然是一家人,也就把心胸放宽些;从前盛唐五代的时候,衣服不也是如此吗?这也是开放包容的体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