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858)

作者:雁于飞87

扬州仁和纺织公司总员工超过三万,每年生产各类锻匹过百万,位居全国第一,排在后面的则是成都、开封。

这样的地方,皇帝自然是要停留的。

正值霜降前后,秦淮以南正忙着收获晚稻,播种冬麦,中耕除草,防治蚜虫;华北地区也在抢收大白菜,尤其忙着收手棉花,过了这日子,棉花质地下降,价格也要低一些;要防着霜冻伤害幼苗,农民们要忙着给地浇水,干土比湿土散热快;熏烟,提高空气的温度;锄地,提高地温;此外,还要深度耕翻土地,提高土壤肥力。

皇帝亲自带人视察农业收成。从泰山上下来,他总想亲眼看看普通人的生活,礼亲王等反复进言,总算同意:让地方官安排,皇帝要临时改变路线也成,但是必须带领大队侍卫前去,以防有变。

查看了储备的仓库,在地方官的带领下随机前往城郊的村落。看到农夫们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劳作,那是与往日雍容气派的亲耕完全不同的场景。

听到皇帝驾到,农人们手忙脚乱的前来迎接。被他随意点中的农夫孙德全,紧张的差点哭出声来,哆哆嗦嗦的向他奏报每年都有哪些农事,每个月要做怎样的安排——其实以前户部的官员介绍过,但那是完全不同的。

皇帝突然明白,即便是每年都参与亲耕,他也没有真正体会农民的艰辛。

那不过是作秀,而眼前这些人,是真正的生活。

他们没有前呼后拥,不是早就有人犁好地,自己轻轻一犁就拉倒;而是要在赶着耕牛,或者把其他什么家畜拴在前面一脚深一脚浅的去犁地;在烈日下去除草、去浇水、去收割,少了一个程序就会影响收成,家人就可能饿肚子。

这是寻常年份,如果赶上了水旱蝗灾,竭尽所能也不过勉强吃饱饭。

这已经很好了,换做以前,那时朝廷的田赋、人丁税、地主的地租更高,简直压得人喘不过气;即便是风调雨顺也不过勉强吃饱,一旦天灾人祸,草根树皮都没有多的。

皇帝忍着不让自己坠下泪来。

当年太祖皇帝举事,不就是活不下去了吗?

那么,今天的百姓,比起百年前的太祖,又好过了多少?

皇帝陷入了深思。

但光思考是不够的,除了召见臣工、查访民情,游瘦西湖、茱萸湾,他还召见了扬州的商人。

闻名遐迩的扬州园林主要是清朝营建的,尤其建极初年被放血,如今扬州盐商还是比较低调的,但即便如此,私家园林也开始兴盛。尤其皇帝身居九重,难得一见,因此盐商们都花了大价钱想在皇帝面前露个脸——求他老人家高抬贵手,在税收的问题上缓一缓;盐价再往上提一提。毕竟商人赚得多,朝廷盐税收入也多。只要不加人头税,就不算违背太后“永不加赋”的承诺。

首先是收买朝臣。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朝臣们开先再怎么清正廉洁,见识到金元攻势后,也难免有人败下阵来;这些年已经有几位负责盐运的官员被查处。

但这还不够,因为汪太后一向软硬不吃,那也不怕,她身体再好,也抗不过自然规律,何况皇帝已经年长了,编造童谣,收买舆论,攻击太后不肯还政是想做武则天第二,把朱家天下变成汪家天下。

还不够,还是要营造舆论,这个就可以明着来。先找典型,然后攻击票盐法导致人心败坏,官方不能与民争利,要求食盐市场化,这样有利于百姓吃上平价盐。

——盐商们或者天下的商贾们不是只在嘴上说说。建极十五年,朝廷放宽了办报的限制,很快江南的商人、学子们就行动起来,各种民报如雨后春笋,其中扬州的《江都报》、苏州的《沧浪报》、杭州的《武林报》、松江的《松江报》几十种等报纸风靡天下。

朝廷会用活字印刷,他们也会。

这些报纸相互呼应,除了刊发朝廷新闻,还会配发评论。他们相互呼应,要求太后还政,要求以民为本、官退民进,恪守祖训、睦邻友好。

太眼熟的东西,汪舜华淡淡的放在一边了。

很快,锦衣卫出动,对民报反映的问题进行查证。说灾年百姓可怜,好,地方官落实责任了吗?赈济的粮食到位了吗?有没有人趁机涨租子?有一个算一个,反正就是画圈的事!

——双拳难敌四掌,我一个人斗不过你们没关系,找人来,你们互相斗吧,要命的事,就不信你屁股转不过来!

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攻击妇女改嫁和不裹小脚的,你这么喜欢小脚,要不我让人给你裹一下?

——这些是评论的,汪舜华没怎么管,他们要是不发两声怪叫才叫见鬼;就算他们不说,也要有人出来说,方显的自己有肚量,反正这些民报就是给读书人看的。地方政府和军队的官报,还是朝廷公开发行的那几样。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