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739)
其实谁都知道安南行省的设立势在必行,否则南方几个省回朝,还要在安南地盘上打尖,想想就膈应;只是希望借此施压,希望太后在某些问题上让步,比如——广开进贤之门?
汪舜华转过头问礼部尚书叶盛:“我朝国中无人。如今已经野无遗贤,却还是连一个行省的官员都凑不齐,这是你这个礼部尚书教化不力,导致人才断层啊!”
不独叶盛请罪,商辂带着内阁学士都要出班谢罪。
汪舜华很抠大家都知道,但谁都知道她从来不会在教育经费上克扣;每年财政预算,唯一会问到的就是礼部的教育经费够不够,需不需要追加——主要是礼部官员都是翰林院出身,清高不爱谈俗务,这些年财政改善,经费到位了也知足了,不去争取,反倒是太后对奖励、社学乃至图书馆的推进特别上心。
当然,兵部和工部也是烧钱大户,但这两个部门作风比较豪放,肯开口,反而是户部要砍不少。
因此,汪舜华拿人才断档说话,大家都觉得难受——缺官这真的不是人才不够的问题,而是官员选拔方式的问题。
——为了省钱,科举每科只录取200人。
虽然太学生有资格参加吏部铨选。但国子监给各地的名额却没有增多,进口小、出口大,自然数量不断下滑。建极三年两京国子监加起来接近一万,现在都不满千,老的老,小的小,青黄不接;能够入眼的自然也就少了。
叶盛不止一次的奏告:“太祖在兴办学校、开科举的同时,又通过荐举途径选官,时称‘三途并用’。如今太后既重进士,不愿轻授于人,何不恢复旧制?”
——不管了,反正太学生也好、推荐做官也罢,甚至是荫官,都是要考试才能授官的,求您老人家开恩,放宽名额,让我们多多选人,否则真的没人了!
汪舜华此前坚决不同意。除了因为刻经之类的文化工程招了吴与弼这样级别的大儒之外,再没有人能享受破格待遇;只可选取的专业技术人才,也到专业衙门去办事,不会到地方;甚至连荫官都取消了。
但是缺人不等于没有人,否则礼部尚书该撞墙了。
汪舜华道:“如果朝廷真的缺人到这个地步,我看倒是可以放开科举的门槛。”???现在科举就没有门槛好吗?只要你真有才学,甭管你是士农工商出身、还是宗室勋贵,不管你曾经是贱籍,还是所谓的“新同胞”,都可以报考。
——还是说太后准备放宽名额?
叶盛精神一震,薛远还想反对,汪舜华淡淡的说:“不是还有女人吗?闺阁中本自历历有人,难道如今选不出几个来?”
此话一出,绝对分量十足。
皇帝猛然回头,张大了嘴,看着珠帘后的母亲。
群臣则扑通跪在地上,尤其叶盛,几乎是摔在地上:“太后,您万不可说出这等言语!牝鸡司晨、颠倒阴阳,这是天下的大不幸,是家国破败的征兆啊!”
汪舜华看他们一个个痛哭流涕、声嘶力竭的说着不行,握紧了扶手,到底没有硬扛到底:“没出息!我只是说允许女人参加科举,还没说什么呢,就这么如丧考妣的痛哭流涕,成什么体统?”
叶盛几乎是吼出来的:“太后说着让妇女参加科考,才是不成体统!——太后,您若真的要下达这样的旨意,臣不仅要挂冠而去,还要头悬国门了!”
说着,他摘下帽子,一副慷慨就义的样子;几乎与他同时,朝臣纷纷摘下了帽子,放在手上。
包括首辅商辂,以及其他阁臣。
整齐划一,凌然不可侵犯。
汪舜华冷冷的看完了,这才道:“瞧瞧你们这点志气,比我这个女人都不如,像是我带出来的吗?——别说我就这么一说,就算有朝一日朝廷允许女人参加科举又怎么了?能影响到你们什么?能威胁到你们什么?如今天下有多少父母肯舍得送女儿进学;即便进学,学的也不过是些《女德》《女诫》之类的。难道熟读了这几本书,就能来考科举?这么多十年寒窗的帝国精英,居然还怕几个压根儿没怎么正经念书的女娃娃,生怕被抢了饭碗,好像真的允许女子考试,马上就国将不国了,就要亡国灭种了!那从前那些没有让女人参加考是做官的,兴亡又算谁的?”
这话一说,下面还抽噎着,不说话。
汪舜华问商辂:“你是首辅,也是三元,读过《三国志》吗?”
商辂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得老实回答:“读过。”
汪舜华道:“《三国志》里有个故事。当年汉中之战,曹刘两军焦灼,诸葛亮问杨洪是否增援,杨洪怎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