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555)
怎么办?
皇粮国税只能养那么多,剩下的各地方自己想办法解决。后代的公务员还分为国家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呢!再说,基础设施建设各方面都需要钱,不能把所有的钱都问中央来要。
钱是没有的,但是可以给政策。矿产什么不要想,那是朝廷的,但是允许各地发展集体经济——早在建极五年,国家就允许了,这年头主要还是纺织刺绣等手工业。地方公司由地方政府派人管理,缴纳完国税,红利中、省、府抽成;如果是省府一级创办的,那么下面的就省了。
这些钱,你们自己安排,当然都要用到正道上,比如养计划外的衙役、进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开办学校等等,不能揣进官员自己兜里;要发奖金也行,不能超过年俸的30%,而且必须报请中央批准,账目要清楚,随时备查——审计局专门管这事。
这个政策出台,不仅户部上下兴高采烈,各级省府县也是高高兴兴,当然骂声也很不小,但是地方几乎一片倒的支持,总算顺利推行。
地方要搞国企,中央更要搞,盐铁茶之类国民经济命脉的要加强,能够大量吸附人口就业的纺织业则也要花大力气。
此前就有官办纺织业,规模相当庞大。当时镇江、苏州、松江、徽州、宁国、广德以及浙江、江西、福建、四川、河南、山东等地许多州府都设有织染局。其中以苏州织造局最为著名,杭州织造局次之。官府纺织业主要生产丝织品,且岁造有定数,产量相当可观。
不仅数量多,而且种类齐全,花色繁多,堪称“五色眩耀,工巧殊过”,尤其妆花和织金最值得称道。
但这些产品主要是作为皇室特供,现在要办的是面向社会的市场化的企业,自然完全不同。
建极四年,在汪舜华的支持下,户部尚书年富在济南、苏州、杭州、南京、松江、镇江分别创办了大型纺织工厂,属于央企,户部新设国资司管理,正副领导为正七品,由吏部派遣;随后又在大同、太原、开封、洛阳、西安、成都、长沙等地创办纺织工厂,统一命名为光明,后面加地名,再不行加序号;除了国税红利,余下的也可以自己使用。这些工厂多的有上万台织机,雇佣上万工人劳作,少的也有两三千,投入产出都相当大。现在每年仅此一项,朝廷能拿到400万两的红利。
之前的官办织造局主要生产丝绸等高端奢侈品,但现在新办的纺织厂的主要产品,是棉布,这也是民纺的主要产品。
棉花原产印度,早在南宋就已经传入,当时还只在南方一些地区种植。元初,黄道婆改革了纺织工具,棉纺得到重大突破。
太祖建国后,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为棉纺织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
棉花种植和棉纺织技术的革新,彻底改变了中国人以丝绸和麻布为主的穿着传统,棉纺织迅速成为第一大手工制造业。
有关专家估计,明朝中叶以后,中国每年生产约6亿匹棉布,商品值近一亿两白银,其中52.8%是以商品在市场出售的。仅黄道婆的家乡松江,每年可生产二三千万匹棉布。
但这样的棉布,绝大部分不是在工厂里制造出来的,而是由一家一户的农村家庭所织就的。与规模化的工厂化生产相比,前者几乎没有劳动成本支出,老幼妇女都可从事,而且时间也没有成本,任何人都可利用闲暇时间单独操作。
当然,这也导致工业革命最终并没有在中国发生,因为技术研发和推广,也是需要成本的。
第241章 新时代的曙光(下)
因为汪舜华的倡导,仁和织造和光明织造都大力鼓励纺织工具及织造技术的改进和创新。能当官的毕竟是极少数,但工人都要讲绩效,自然会在实践中摸索总结。
有了李阿婆的成功经验,几乎所有官方纺织厂的工人都加倍留心、积极试验了——反正失败了上面不会治罪,成功了反而有奖励。因此大家主动交流起经验,甚至下班后用余料试验。
今年,在棉纺方面再次取得了可喜的突破——这会是一个叫谢大牛的工人。他在纺车的制造方面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
棉纺的关键部分是用纺车将棉条纺成纱。
纺车的革新,是由手摇改为脚踏,这就可解放右手,加多锭数。事实上,我国在麻纺时代,纺车制造已有较高成就。但以往复杂的设备对于棉纺并不适用。棉的纤维短,拉力小,纺的过程,不仅是加捻,更重要的是牵伸。当时的木棉纤维比后来的棉短而硬,自然捻度少,纺起来并不容易。所以初行棉纺,只能用于摇单锭小纺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