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明朝当太后(509)
因为官府的推广,棉纺成为明朝最重要的纺织方式。棉纺有轧花、纺纱、织布三个主要过程。纺和织大体是利用了麻纺和丝织的技术成果,轧花就是除去棉子,是棉纺织独有的。
在黄道婆以前,松江都是用手剥棉子,费时费力。黄道婆做出了搅车用两人各摇一轴,另一人喂棉,效率很低,但比以前提高了几倍。
李阿婆没有读书的经历,但她自幼纺织,尤其进入纺织厂后,厂里鼓励研发,甚至专门设置了基金,她也很用心。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她在今年初成功制成了轧车,用三脚架,高3尺,有径3寸和1石寸滚轴一对,水平装置;大轴木制,用手摇,外旋;小轴铁制,用脚踏转,内旋。利用两轴摩擦力、转速和旋向不同,将棉与子分开,子落于内,棉出于外。这种轧车,一个人坐着操作,每天可以轧百十斤。
主管大为诧异,鼓励她进一步改良,甚至一人可当四人,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前些时候,主管抱着试试的想法把这件事报了上去,汪舜华大为惊诧,招她们进宫展示,和平常用的搅车一比,效率提高了将近三倍,大喜过望,当即下旨在所有官办的棉纺厂推广。
如今李阿婆也受到了重赏,不仅赏了三十两银子,不过这是她在工作时发明的,专利权属于工厂,但有厂里的发明奖励,并不算亏。
李阿婆伏地拜谢,没想到更大的意外是授正六品的研究员,她惊诧不已,赶紧说:“当不得当不得,老身不识字,做不得官;再说,从古到今,哪有女人做官的道理?”
汪舜华拉着她的手:“你虽不识字,却为国家和百姓做出了贡献,有什么当不得的?——这官不是让你到衙门坐堂,而是继续研究。而且有了这个官位,以后你再想要银子搞研发,也就容易多了。”
她发出感叹:“我没有见到过黄道婆,但是能见到你,不遗憾了。”
李阿婆这才叩谢。
只是这真的让官员们很难受——寒窗十年,居然和一个不识字的乡下妇人同朝为官!
这个时候就管不了什么绯闻了,这可是石破天惊的大事,突破了男女大防的大事。
无数人争先恐后的上书,甚至到左顺门外痛哭,汪舜华置若罔闻:“我以干成之事评定干事之人。不管他什么出身、什么资历,只要做出了贡献,就要赏。今后你们如果有了重要的发明,我也会这样坚定的支持你!”
她的语气很是坚定:“如今国势衰微,只要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有利于促进国家强盛、有利于促进百姓富足,不管什么难事,我都要做;不管什么人,我都要用。这是衡量一切的标准。她是女人又如何,并不妨碍生产效率提升,带动百姓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库收入。现在正值用人之际,我凭什么把占国家人口一半的女人拒之门外?你若真有本事,怎么不把里里外外的事情都做全了,免得你娘你老婆你女儿操劳?——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过分了吧?”
小剧场:
(一)
隐帝(八卦):听说你老婆给你送了顶绿帽子?
景帝(怒气):放屁!都是假的!他们栽赃的!我媳妇不是那样的人!于谦不是那样的人!
隐帝:(ˉ▽ ̄~)切~~——老祖宗,大新闻!祁钰被戴绿帽子啦!
仁宗:不许胡说!消息确实吗?
隐帝(得意):刚才出去,听新鬼们说的,现在传的沸沸扬扬;还有民谣呢。
太宗:他媳妇出墙,你高兴什么劲?
隐帝:我就是想说,汪氏她不是好人!
太宗:她再坏,你也是个混球!
太祖:汪氏真的勾结于谦败坏朝纲啦?祁钰!
景帝:祖宗,这都是市井流言,不足为信!
隐帝:无风不起浪,你就是不愿意承认!
太祖:家门不幸!
太宗(怼宣宗):都是你惹出的事,玩什么蛐蛐,后宫那么多女人,就生出俩儿子,一个混账,一个短命!
宣宗:╮(╯▽╰)╭所以都是我的错?
(二)
景帝:证实了,太爷爷,上回的都是假的!那都是个无耻文人受盐商的指使编造的!
隐帝:(ˉ▽ ̄~)切~~这话你也信,还不是被汪氏逼着承认的?
景帝:你怎么可以凭空污人清白?
隐帝:什么清白?你信吗?——你自己都不信,也好来骗祖宗。
宣宗:这时候还有脸说这事?还嫌不够丢人?
景帝:(A^A)
太宗:不许欺负我曾孙子。你儿子全军覆没不丢人,率敌叩关不丢人,就这么个流言,倒丢人了?你就这点眼皮子?
景帝:曾爷爷o(╥﹏╥)o